佛弟子文库

佛告诉你为何心静后智慧就来了

道源法师  2016/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告诉你为何心静后智慧就来了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圆觉经》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众生的心念,本来浑浊不清,要把它静下来、澄清。众生这一盆水,本来有泥沙,叫做浑水,你把它静下来就澄清了,取静为行,就是为澄清诸念。我们众生的苦恼在哪里?苦恼本是一盆浑水,天天用手搅,当然浑浊不清;你天天动新的贪嗔痴,等于用手搅浑水,越搅越浑。这个时候,他用功修行,把一切妄念都停止下来,用这个静功。

“觉识烦动”,人念念生灭,一念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都是妄想心,我们坐下来回光返照,一刹那九百个生灭,观照不出来;一念九十刹那,也观照不出来,就是念念生灭的粗念头还观照不到。为什么观照不到呢?我们的妄想心,攀缘外面的六尘境界习惯了!你坐那儿打坐,闭着眼睛,没有看到外面的境,耳朵也没听到声音,还是要打妄想,想的不是法尘吗?你得用功,把听到的法相都对上,你说没有对着五尘境界,你的分别妄想却是法尘,妄想心缘的法尘还是外境,没有观照到自己的心。这个时候观照到了,“由澄诸念”,把妄念降伏下去,“觉识烦动”,觉到自己的妄想心,就是第六识在那儿“烦动”,一觉到它,它就没有了。

“静慧发生”,佛法学的是心法,般若智慧不是佛给我们,是本来具有的,这时因为修静功,所以静慧就发生出来了,学佛法能学到这里,才得到真正的法乐,才晓得佛说的法,都是我们的心法,般若智慧本来现成。

“身心客尘,从此永灭”,前面讲过了,四大假合的身体,把它执着是自己的身相;六尘缘影,把它执着是自己的心相,不晓得四大种以及六尘都是客尘,客,不是主人、不是我,是我圆觉自性以外的东西,客是从外面来的。你不“静慧发生”,灭它不掉,因为它是无始劫来的习气。所以我们学佛法,不脚踏实地用功,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假合,尽在那里说,打你一巴掌,你就受不了,还没有拿刀子刺你一下呢!你说身相是假的,打你一下,就假不了,没有打你,人家骂你两句就受不了,心里面就起了分别,虽然知道心是六尘缘影,心还是我的心。他说你的坏话,你听见还是起烦恼,因为客尘没有灭。

你要是用功修行,把身心客尘都灭掉,“便能内发寂静轻安。”“轻安”,身心得一种自在的法乐,你不用功,不晓得身体之重,不晓得心里之烦。等到你用功,才知道身体这个臭皮囊一百多斤,你天天背着它走路,是多么苦恼!心里面你越叫它安,它越不安;你越不叫它打妄想,它越打妄想;身不轻,则心不安。

到这个时候,心里不动,身体轻飘飘的,好像腾云驾雾到天空那样的境界,叫做“寂静轻安”。从哪儿来的呢?这是内发的智慧,不是佛给我们的,这是一种定功,定功的前方便,叫做轻安,是内发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静思语录》

1. 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2....

有五种心态,决定五种果报

同样的修行者,有五种的心态,决定你五种的果报: 第一...

稍得世间智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

【原文】 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昔日六祖遇卧轮禅师,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

两个泥牛斗入海

洞山良价禅师问潭州龙山和尚:「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

各位尊敬的护法居士大德,每年的九月份,也就是水陆法...

偏执无生之理,轻视往生之事

执著有往生的事相,虽然不了解无生的道理,但老实念佛...

把心带回到心性时,应该怎么修

当我们把心带回到心性的时候,应该怎么修呢?全修在性...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消灾延寿的药师佛

药师佛,全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大医王佛、医王善...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夫欲念诵,灭罪障,助菩提,应须发愿。先净三业,十指...

百岁本老与一位幼童的传奇因缘

本焕长老圆寂前见到的最后一位居士是谁?他就是跟随本...

人得好意,其福难量

不杀生是佛法中的大戒,杀罪有大有小,是不一样的。而...

【佛教词典】畜贮积谷帛开制

亦名:贮积谷帛开制、谷帛贮积开制 子题:帛 资持记释...

【佛教词典】羯磨身

(术语)密教对于显教之法报应三身,而立种子,三昧耶...

佛教与物理

物理学是研究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内部结构、基本性质和普...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问: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大安法师答: 这里...

信守承诺的力量

承诺就是答应别人、对别人所许的诺言,务必兑现,也就...

这样去观想才能减少痛苦

佛教导说:要经常思惟,现在我们生存的现实和周围环境...

三界无安是火宅

我们以前有个例子说得非常好,千里来书为栋墙,让他三...

打妄想就会把过去的业给牵动起来

当业力跟妄想结合的时候,人生无解,真的无解!其实人...

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问: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有专修与杂修,何谓专修?何...

有病痛的时候,如何身苦心不苦

问: 有病痛的时候,如何身苦,心不苦? 妙境法师答:...

出离四流便得四乐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的时候,对比丘们开...

星云大师《云何应住》

无壳蜗牛,没有房子安住,成群结队的向政府抗争,要求...

怎么做好人生的收尾

问: 阿弥陀佛!我想请教一下,怎么做好人生的收尾? ...

高处不胜寒

现代的都市都是靠高楼来代表它的雄伟壮观,现代人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