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过去的妄想中走出来

净界法师  2017/03/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过去的妄想中走出来

佛法的功德是甚深广大,它不但有现世的安乐,它更重要是诠释一个来世的解脱。这整个修学当中,我们刚开始进入佛教,是依止一个信仰。这个信仰有两个部分:第一个,对三宝功德的信仰,我们相信佛法僧三宝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它一定有能力能够救拔我。所以我们对于整个佛教的修学,第一个深信三宝的功德是真实存在的。第二个是对于业果的信仰,我们相信生命的背后是有业力来主导,善业一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决定招感痛苦的果报。所以,我们在刚开始修学当中,就是依止一个深信业果、皈依三宝的心情,这两个信仰在支撑着我们修学。

但是这个地方有个问题,其实我们内心当中除了这两个信仰以外,我们心中的光明是没有打开的,所以我们的心还是跟着感觉在走,所以这个时候只有一种善业的修学,只有业力的修学,还谈不上正念。所以你这个时候对临终是完全没有把握的,因为你平常都没有正念,你临终怎么可能有正念,不可能!

所以我们这个信仰式的修学,你对临终是完全没有把握的,因为你不知道临终发生什么事,因为你这个信仰式的修学,有个很大的缺点,因为你的心经不起刺激。信仰式的修学,当你的生命是风平浪静的时候,你就看不出它有什么问题,因为你没有面临考验,但是八风吹你的时候,你就糟了!这信仰式的修学缺点在哪里?就是八风一吹,你的心就动。所以这个地方变成你的生命永远充满了不确定,你要起善念,你要起恶念,你作不了主。你的生命完全由外境,当然这个外境是受业力来掌控,就是完全活在过去,过去的善业要加持你,你的生命就快乐;过去的罪业要刺激你,你就得痛苦。

所以信仰式的修学,我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完全没有把握的,我们完全只有希望佛菩萨加持,不要让我有逆境来刺激我,因为我们没办法去调伏我们心里的波动。所以,我们要从信仰式的修学,提升到一种智慧的修学,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佛陀所说的真理、这宇宙人生到底有什么道理,就是我们常说的空正见。

你开始观察缘起缘灭,人生它是有缘起缘灭的。一个花,春天出生了;一个花,秋天凋落了。“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这个地方是有道理的。为什么春天百花盛开?为什么秋天百花凋落?这个是有道理的。

这个地方是宇宙间有个真理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慢慢慢慢从一种业力的修学,开始慢慢去观察宇宙间的这个现象界,这个缘起缘灭的现象界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道法,是值得我们去参透的。这个就是我们开始深层地全面性地修学佛法了,就不是表面式的修学,就是说你这个人已经开始进入佛教的大门了。我们以前是在佛教大门外面欣赏佛教,没有入门。

所以,我们有志于要追求临终的正念,你的心中除了一念的信仰的皈依以外,你要打开你心中的光明,了解生命的真相,你才可以掌控生命。

人生只有两种情况:要么生命掌控你,要么你掌控生命,这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你不明白道理,你就很被动了,你的生命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你一个人不明白佛法的真理,你的生命只有一句话就说完了,就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的业力注定让你快乐,你就一定快乐;你的业力注定让你痛苦,你一定会痛苦。你的生命是完全被命运掌控,你完全活在过去,因为你跑不掉的,你没有那个智慧去突破那个障碍的。

所以,我们慢慢研究道理以后,我们开始去突破很多很多的问题,我们开始怎么样?化被动为主动,我们开始掌控我们的生命。所以你开始开创未来,这个人就从过去跳脱出来,跳脱过去,开创未来,一定是靠智慧,还有愿力。

所以,我们研究佛法的道理,有一个很重要的好处,就是说,我们以前是受命运来掌控,当你明白道理以后,你开始掌控命运,你开始规划你的未来,你开始不受过去的影响。简单地讲,一个人要从过去跳脱出来不简单。佛陀说,命运是一个生命的水流,这个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当然也可以从现在流到未来。但是我们一般人,要从过去跳脱出来不简单。不要说跳脱过去,你要从昨天里面跳脱出来都很难。你昨天做什么事,你今天一定要做什么事,这种等流性你就跑不掉了。

所以,这个空正见,对我们来说就是生命的突破。原来人生刚开始的,我们把人生归零的时候,是本来什么都没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从本来无一物而建立人生观,破坏我们内心的自我概念。古德讲一句话说,“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我们不断的人生经验,我们从生生世世在三界轮回当中,我们慢慢慢慢把这个本来清净,本来的面目,把它越捏造越小,变成自己的一种活在自我的意识里面。

我们把自己的世界弄小了,不是世界本来就这么小,是我们自己妄想把它越捏造越小。所以我们现在很难走出自己所捏造的蜘蛛网,这个妄想执着你走不出去的。

其实你一个人,最大的障碍是你的妄想,你什么东西都是你自己障碍自己。所以学佛的话,你就是突破你自己的妄想,从妄想里面走出来,面对弥陀的光明。临终的时候我们会起颠倒,也是你的妄想障碍你。所以,你必须要学习般若的智慧。

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有办法在你心中所织出的蜘蛛网当中凿破一个洞,让你走出心中的妄想。这个东西除了佛陀以外,没有人做得到。外道都做不到,虽然外道有高深的禅定。

其实我们后面会讲到人天乘,外道它那个禅定能够入八万四千大劫不动。但是佛陀说:“你还是活在你妄想,只是你那个妄想是跟禅定相应的妄想,是寂静的妄想,如此而已。”佛陀如果没有出世,谁都走不出妄想,只是你那个妄想是比较漂亮的妄想、比较糟糕的妄想而已。

所以《楞严经》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心中的水泡,只是你的水泡,你是修习善业的,修习禅定的,你的水泡稍微大一点,漂亮一点如此而已,但是水泡的本质是没有改变的。

所以我们慢慢研究佛法的真理以后,我们开始试着从过去的妄想中走出来,这个叫做“转凡成圣”。我们必须从过去的思考模式走出来,就是你开始去跟你的内心做很深层很深层的沟通。其实佛教就是一种改革——思想改革,你必须要静下心来,跟过去的你沟通,告诉它,它做错了什么,我们如果思想没有错误,我们不可能生死轮回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临终时要摆脱妄想的执取干扰

什么叫临终正念呢?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是说临终打妄...

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故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妄念有粗有细...

命不好的人,一定没有好口德

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是口业。一个人的命运好不好,从他有...

被自己的成见拖入妄想执着中去

前面我们看了很多有关业的日记,知道了我们的业主要表...

不应当追念过去

《胜妙独处偈》的开头一句是慎莫念过去。 念过去的意...

子真牧牛

石巩慧藏禅师随马祖道一禅师出家修行,一日在厨房工作...

古人修善积德改命的故事

一、孙泰 唐朝的孙泰是山阳人,少年时代从师皇甫颖,操...

一念的差迟,变成失明的乞丐

简单地说,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三种。前面的...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如何用佛法来提高生活质量

第一个方法:以慈悲心来开启快乐的源泉。 很多时候,我...

用自己的力量来度过难关

遭遇困扰和不幸时,不要把原因推到别人身上,而不反省...

彼佛国中有二菩萨最尊第一

【原文】 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①,菩萨光明照百由...

五种夫妻类型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会成为夫妻,除了爱...

【佛教词典】镮钏

印度流行之饰物。镮,即指镮,戴于手指,兼指一般环状...

【佛教词典】净玻璃镜

(物名)所谓业镜是也。在阎魔厅罪人一生恶业之事实悉...

把慈悲心体现在生活中

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大冬天,一个流浪者来到一位比丘的禅...

既省钱又简单易做的种福改运方法

做善事、种福因的门路固然广泛,但很多善事要遇到机会...

曾国藩的平生「三畏」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工作最伟大,服务最神圣

英国格拉斯哥市的一家书店门口总放着一箱旧书,有一个...

莲池大师论出家利益

【原文】 古德云:最胜儿,出家好。俗有恒言曰:一子出...

如何才是真正的吉祥之相

好,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

吃饭也是修行

我们吃饭时也要检查自己的心态:是带着贪心在吃?还是...

宁舍身命也不能做的四事

宁舍身命,不谤正法;宁舍身命,不谤圣贤。宁舍身命,...

心念的不可思议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

这个世间不值得你这样执著

我们一个人不悟到佛法,临命终那一种执实在是没有办法...

大安法师:往生后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是不是违背因果

问: 师父曾说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