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顺逆在于一念间

明一法师  2018/0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顺逆在于一念间

绝大部分人感觉自己很不顺,尤其是工作比较紧张的人。在向自己询问问题的各种各样的人中,大家普遍的念头是感觉自己很不顺。总是感觉自己工作不顺利;生活不顺利;学习不顺利……看别人做什么都那么容易,到了自己,一切就都那么困难。

自己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所谓不顺,除了因果的问题之外,还存在一个观念的问题。这个观念问题就是把自己的不顺放大了,这实际上是一种“我执”。因为过度执著于有个我,使得本来很聪明、很能干的他堕落到了一个烦恼的深渊。

因为我们的心向外追求习惯了,从而我们总是把眼光放在外边,把自己的眼光放在别人的身上,看别人如何如何。他们往往只看到别人成功的时刻,看不到别人背后努力的时刻,看不到别人在困难面前的徘徊,看不到别人在困难面前拼命的囧态。

这就是“我执”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我们往往很难看到自己的进步,往往总是把自己的不顺放大,甚至因此把自己的观念动摇了,把自己的内在放弃了,把自己的努力停止了,这是非常可悲哀的事情。可是这样的事情还不少,尤其是在初学佛者身上。

他们的特点是遇到这样的事情之后,就想回避,甚至想出家。这可能就是社会上误解佛教为“遁世”的原因吧,把佛教的积极精神忽略了。其实佛教不是避世的场所,如果是抱着避世的心态进入佛门,将会更加辛苦。当然现实生活中,因为遁世而进入佛门的为数不少。

所以,我们不能抱着回避问题的方式去面对现实。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眼前的一切,即使是犯了法律或者是戒律也要勇于改造和忏悔,因为眼前的一切是我们自己以前一手造成的。过去的事情没有后悔的机会,所以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把握眼前,做好眼前的事情就是对将来的负责。

如果能够把握这样的观念,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自己的一切真的是十分顺利。因为我们不会把眼光总是放在向外追求上面,不会把眼光总是盯着别人,而是把眼光向内观察,把眼光收回到自己的身上,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找差距,从自己的身上来解决问题。

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我们在生活中才不会总是看别人的成功而羡慕。知道自己经过努力,同样能够成功。并不会在成功后忘乎所以,遇到一点挫折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掉入沮丧的深渊,从而处于极端的自信或者是极端的自卑之中,真正地还原平常心的状态。

当然这需要有一定的修行,需要具有一定的定力,要不然是做不到的。所以,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这就是修行自己的行为,就是一种修行。这就是生活禅中所说的,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所以,人生不能生活在埋怨之中,这个世界对每一个人是平等的。你现在努力的话,将来就会顺利;你现在懒惰,将来必然还会不顺。即使是过去有很多的过失,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与补救。这样才是正确的人生观,否则想逃避或者是逃避是不可能的。

不要想着天上掉馅饼,即使你以前做过一点好事,今生天上掉了一块馅饼给你了,但是,如果你不知道继续努力下去的话,这块馅饼也会很快用完。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我们的生活才能顺利;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我们的学习才能顺利;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我们的修行才能顺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正报

五戒即五常,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言...

该如何面对和消除人生中的种种苦难

痛苦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生有生苦,十月怀胎,...

【推荐】危机是人生的常态,不要惧怕危机

圣严法师曾在金融风暴期间鼓励台湾企业家,在面对各种...

当下的念头若是念佛,就不会犯戒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愿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

万境本闲,惟人自闹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

你要用什么思想来面对果报

第六意识扮演的是我们所强调的受用缘起,它受用果报的...

怎样才能既快乐又成功

有些人学佛法以后就有一个疑问,就说:哎呀,我也觉得...

戒定慧在一念间

居士到寺院是为了学习佛法而来,为了修行而来。修行就...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二别境五者:言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

人生有四事最为浪费时间

担忧 庸人自扰是为难自己,让自己每天神经紧绷、忧心忡...

谈感应

有些初入佛门的人对佛理的追求远不及对感应的追求。那...

看清内心的种种烦恼

人有种种烦恼,烦就是烦闷、烦扰;恼是恼乱、热恼。烦...

【佛教词典】庾岭

(地名)在广东省。六祖至此放置衣钵。大明一统志卷八...

【佛教词典】佛寿四喻

(名数)王舍城中有一菩萨,名信相(最胜王经曰妙幢)...

佛法原是教人了生死的,不可当哲学研究

观汝书言学生话,不禁令人好笑。今说一喻,譬如太医院...

何必妄加恩仇执着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

多学习在逆境中念佛

人说世间的境缘,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缘。以这个痛来说,...

一个家庭两代人,母亲和儿子都出家了

出家,就是看破红尘,辞亲割爱,摆脱世俗之家,舍弃世...

迫切需要改变的是自己

同事或者其他人难免会在我们工作中造成羁绊和束缚,这...

星云大师:我要创造人生三百岁

有一则人生三十岁的故事,但贫僧并不相信这样的传说,...

【推荐】星云大师《放下身段》

处境愈顺遂的人,一旦不如意的时候,他就放不下。在感...

佛陀最初发菩提心的因缘

一次,佛陀为大众说法时,喜王菩萨请问佛陀:世尊!菩...

圣严法师《禅的本质》

在开始讲这个题目之前,先澄清一个观念:禅是不能讲的...

八种抗癌第一菜

编者按:现代人为了健康,每天花大价钱养生保健,其实...

以不生灭心来作你的发心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

到底要如何念,观世音菩萨才能听到呢

普门品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