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阴无我,虚伪无主

本源法师  2019/08/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阴无我,虚伪无主

这个地方讲“五阴无我”,也就是讲前面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为什么这个地方讲阴呢?阴是遮蔽的意思,它遮蔽了我们清净的佛心。

所以说,在五阴里面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我”。这个“我”是什么意思?是自在主宰义。我们得不到自在,得不到主宰,也就是说五阴里面找不到一个“我”。

底下就讲到了真相,都是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生灭,有生必然有灭,当中的过程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个就是宇宙万物的真相。但是我们现在认为他是恒常。佛陀在这个地方,用佛眼去看世界,这个世界,我们所看到的这个相都是假的。就像冰跟水的关系,这个水0℃以下它可以结成冰,它换了一种相。

但是温度提升了,它融化又变成了水。如果再提升到100℃,又变成了水蒸气。它因为种种的因缘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产物。人其实也是一样的,这个宇宙万物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一个冰,你去执着这是一块冰,但是它遇到了缘以后又变成了水、然后变成了水蒸气,再冷凝下来又变成冰。所以这个世间所有的都是假相,它就跟我们看到的那个冰是一样的。

再举个例子,像面粉它可以做成油条,也可以做成馒头,也可以做成面。种种的相在变,但是它的本质没有变,本质都是面粉。所以我们现在就执着于这样的幻相,这是馒头、那是面条,就执着于这个假相。所以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因为我们有时空的障碍。

如果说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我上一次跟大家讲一个例子,如果站在另一种高度去看待我们人,就好比我们站在粪坑上面去看待蛆虫一样的。我们可能觉得这个生命很长,过一百岁就很了不起了。但是一百岁,我们人间的一百岁到天道去看的话,这一百岁很短暂,一刹那的功夫。那我们人到了一百岁,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去比的话,那可以忽略不计了。

就是说,你不要觉得你的生命很长,其实很短暂,而且在这个里面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我”。就像我们的身体,你不要觉得你现在有一点福报,可以主宰一些东西,其实这个都是虚伪之法,你没有办法去主宰。

比如说,你讲你希望主宰你的身体,不可能。你的小孩子,很小的时候他听你的话,你叫他不要跑他就不跑了。但是长大了以后,他不听你的话了。你太执着他了,为什么小时候听我的话,现在长大讨了老婆,听老婆的话了,你会很痛苦,是不是这样的?所以这些都是虚伪无主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本源法师文章列表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

阿罗汉修无常观,他得到的智慧,古德用四个字来形容:...

世间的一切成就都是无常的

我一生看过许许多多纷纷扰扰的事情。这么多年轻人死了...

所有的魔障都跟五阴有关系

我们来看甲二的内破魔境。这地方有三段,一、总标五阴...

五阴的本质,到底是真还是妄呢

我们看丙二的迷真起妄: 丙二、迷真起妄 真本无阴 佛告...

狐狸傲慢的启示

我今天我再讲一个故事听听。这个故事是这样,有一个书...

净界法师:修净土的人不要想着你造的善业

这个颠倒的有情众生,对于「摄藏此识」,这个第八识的...

法性本来空寂,是谁造业?谁来受果报呢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

佛教讲的无我是什么意思

无我,佛在小乘藏教里说三十七道品,其中有四个道品,...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蕅益大师开示的三种念佛

念佛理观与事修之应用: 一、惟念他佛──专注佛境──...

一句佛号作大舟,载运往生极乐国

生值佛世难。只有生在佛世,才有机会见到佛。而法是从...

把三界的苦「观」出来

我们对于痛苦应该持什么态度呢?你不能逃避,也不能断...

逃离复杂,奔向简单的人生

生命驰速,人生苦短。生命脆弱,无法负重太多。人生易...

【佛教词典】八不正见

八种违悖正理之见解。即:我见、众生见、寿命见、士夫...

【佛教词典】一位一切位

(术语)言得一位,则同时得一切位也。为华严经所明。...

虔念观音圣号,化除刀兵厄

印祖当年还请许止净居士,专门编了一本《观世音菩萨本...

工作与休闲

近年来有些提倡重视休闲生活的人士认为,不要因过度认...

印光大师对《梵网经》的开示

《梵网经》者,如来陶炼一切若圣若凡,俾其究竟断除三...

《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是否能流通修学

问: 最近全国各地流行的《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一...

净界法师:净土宗修学法要

学人这次奉和尚尼的慈命,来跟大家讨论,我们净土宗的...

【推荐】疾病与念佛

病乃人生八苦之一,人人必然遭遇之事。既属人之所遭,...

身心愉悦的秘诀在于能够放得下

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就要用佛法的般若妙慧,把我们对这...

本焕老和尚:佛教与慈善事业

诸佛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怀救度一切众生。我...

为什么有时会突然闪现非常恶的念头

问: 有时非常恶的念头会突然闪现,这是为什么? 大安...

以貌取人,人间的通病

宋朝的江西从悦禅师参访云盖守智禅师的时候,对谈不到...

欲利人,先须克己

【原文】 堂名大义,已为宣示。然欲利人,先须克己。倘...

检视自我,清楚专注地活在当下

午后的阳光穿透深色窗帘,投射在云来寺的会客桌上,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