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净界法师  2019/09/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个正常人,好像又要入世扮演我现在的角色;可是我现在扮演现世各种复杂的角色的时候,我还要有道心。就是在道人跟正常人之间的平衡,请师父再来开示一下。

净界法师答:我们一般人开始学《楞严经》的时候,会进入到一种不正常的状态,真的!这个是正常状态。你如果学《楞严经》以后,还很正常,那就不正常了。因为你学完《楞严经》以后,你得到的讯息就是“这些都是多余的”,你本来都没有嘛,本来无一物嘛,你自己去惹尘埃了,你自己去找的,人生业力是你自找的,一念妄动才有轮回嘛。你会觉得本来无一物,你何苦去惹尘埃呢?

所以一个人学完《楞严经》以后,会落入不正常状态,可能会三年;可能会五年;甚至有些人会十年,但是我觉得我们要有包容心,因为每一个人都要经过“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阶段,叫“从假入空”。他待的时间会由他的善根、悲心不同,有些人慈悲心比较重,入了三年,他赶快就从空性跑出来,又重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但是我告诉大家,每一个菩萨都有一个不正常的状态,这是正常的!如果你现在是堕入空性当中,你会对有些事情很排斥,你不要太自责自己,每一个人都这样走过来的,包括我们都是这样子走过来的。刚开始会先远离它,带一点排斥,都有可能的。

但是你《楞严经》学完以后,如果你走不出空性,我建议你读《法华经》,《法华经》又不一样了。《楞严经》它把所有相状的东西,说得一文不值,“离一切相”,它就讲这个相状,根本你就是自己找麻烦,这是灰尘。你为什么要用灰尘,往清净的身上洒呢?《楞严经》就是这样。《楞严经》告诉我们,所有相状的东西,都是带给你痛苦的,是一无是处的。

但是《法华经》就不一样了,《法华经》叫“藉相修心”,佛陀说你要成就无量的庄严波罗蜜,你还要去面对众生相,把你以前丢弃的众生再借回来,藉众生相来修布施;藉众生相来成就你的忍辱,这个时候“即一切法”。你要成就布施的法,从哪里来呢?从众生相而来嘛!你不去面对众生,你怎么修布施的法呢?所以相状不能求,但是法要成就啊。但是你没有相,你就不可能有波罗蜜的法,万德庄严之法,你不可能要成就阿罗汉嘛。

所以阿罗汉跟菩萨最大的差别就是:菩萨入了空性以后,他还有《法华经》把他救出来。我现在还不敢讲《法华经》,为什么?其实很多人在期待,我希望大家在空性的法水里再多泡一会。因为我们的执着太重,不要急着出来。你读《法华经》以后,你会有一个冲动:“Do something!”,做什么事都好,就是干点实事啊!

《法华经》就是这个知识,用大悲心。因为相状不会伤害你,你换个心态——“藉相修心”,它反而是你一种成就。但是现在我告诉你这个,你可能会产生矛盾,你说你要我把相放掉,现在又要找回来,大家会有一种冲击,是吧!

所以我希望大家《楞严经》学完以后,能先沉淀一下。《楞严经》的思想,是扫一切相,离一切相,这些尘埃都是多余的。我本来都没有这些相状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吧!

所以如果你现在落入《楞严经》的空性里面,不要着急,正常过程。在空性的法水里面,洗涤你的尘埃,先待一会,也不着急着出来。但是当《法华经》讲完以后,你会有不同的心态。

《法华经》佛陀太厉害了!佛陀有本事把你带进去,他就有本事把你带出来。你《二十八品》听完,利根人有可能前面几品就出来了,法说,就从空出假了!中根人在中间一点,中根人是因缘说。后根人佛陀讲譬喻说的时候,你肯定要出来,三周说完,一定让你出来。所以我读完《法华经》感觉佛陀太厉害了!

佛陀有本事,让你从因缘假相里面“从假入空”,他用《楞严经》的法水,把你从有相里面带到空性,他也又用《法华经》的法水把你“从空出假”,从空性把你带出来。真的!但是如果你现在觉得好像跟生命格格不入,这是正常情况。每一个人在治疗的过程当中,这是必经的疗程。

只有极少数的人,他可以马上从假入空,又马上从空出假,这是极少数的人。他可以即空、即假、即中,空假一次解决,这种人现在几乎没有了。

正常都要分成两个疗程,两个阶段,先从假入空,经过《楞严经》三年的法水的洗涤,五年、十年都没关系。

但是你学完《法华经》的时候,你的心态就不一样了,你会觉得相状没有错,“色不迷人,人自迷”。其实因缘假相,它本来不会沾惹到你的,你只要“安住空性”,你还可以藉这个相状,它反而是你修行的一种增上缘,“转因缘成菩提道”。

但是这个法,我们现在不急着传授,我们希望大家先在《楞严经》的空性里面,先待一会。你先深入一下空性,但是你不用紧张,佛陀后面还有药,会把你从空里面拉出来的。佛陀太厉害了!你只要把《法华经·二十八品》听完,你自己会受不了,从空性跑出来。因为那个相状,它不但不是过失,反而是你一个成长的增上缘,历事鍊心、藉假修真。

现在我要讲的就是说,同学之间,如果有些人,他学了《楞严经》会变得很奇怪,希望大家多一点包容。因为他从一个攀缘外境的情况,他要经过第一个疗程,这个是正常的,这正常的!因为你不断地去指责他,他自己会惶恐,是不是我自己做错了,其实他没有做错,这个是正常过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念佛什么时候成就呢

问: 净土是念佛往生成佛,密宗是现今成佛。请问净土...

佛教寺院是否可以供养修炼成精的动物

问: 关于信佛,现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家里都有供仙位的...

五逆和谤佛之罪不能往生吗

问: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

只要平时念过佛,今生一定就能往生吗

问: 现在外面有些助念小组说:只要平时念过佛,就坐...

家人寿尽的时候没有师父助念怎么办

问: 请法师开示,家人寿尽的时候,去寺庙办佛事和在家...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问: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

【推荐】平常没什么感觉,临终时你就知道怕了

如果一个人,他对过去的业都没有处理没有处理的意思,...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

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可以说在人生中,所得利益总加起...

不应当追念过去

《胜妙独处偈》的开头一句是慎莫念过去。 念过去的意...

傅大士:劝君常修十法

劝君一:专心常念波罗蜜,勤修六度向菩提,五浊三涂自...

美女放荡患宫颈癌,临死前现身说法警醒世人(图)

一名美艳的女子,有着扭曲而不幸的人生经历。她曾经因...

【佛教词典】佛教年表(前623年-661年)

前623年   佛陀释迦牟尼诞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

【佛教词典】散供

(物名)散末,散华,散钱等。谓放散而供养者。...

外界是自心的投影

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外境是从哪里来的?世间...

这样回向功德会大得不可思议

佛在世的时候,有个讨饭的女人,她捡了一枚金币,捡了...

改变风水其实就是要改变心

很多人都感觉风水神秘莫测,但是我所理解的风水其实很...

星云大师《无常的真理》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这就是无常的写照!月有阴晴...

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为何还要愿往生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

一代高僧一诚长老印象记

一办心香冲天上,数声钟鼓落人间。祈祷和平干戈息,祝...

舍己利生的净儿

从前有一户以屠杀羊只为业的人家,家中蓄养的羊将近上...

钱不要来得太快,也不要来得太多

世人苦,就苦在要追求一个好上。就想着,生意一直都很...

马无夜草不肥,人有外财不发

干了亏心事,即使别人不知道,但天知、地知、鬼神知,...

比佛更大无上福田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虽然他的终极关怀是出世间法,...

不记得前生并不意味着前生不存在

问: 法师您好,我是一个愚昧的人,佛说有三世因果,人...

做父母的要以五事来对待儿女

人人都会生儿女,但不见得人人都知道教儿女;生儿女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