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净土三篇

宏海法师  2019/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宏海法师:净土三篇

《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下午吉祥。

万法皆是因缘,此起彼伏,相续不断。今天我们以法缘缘在一起,有三天的时间,来跟大家一起学修几篇净土宗祖师的开示、著作。

当然有这样的法缘能够聚在一起,本身这个缘起就说明了我们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净土法门的甚深因缘,也希望借这三天的法事,能够给我们的往生资粮,再注入新的生机和动力,或者说提醒吧。

同生西方净土中,这个已经确定无疑了。在我们凡夫的眼光中,好像是当来才可以的事情,但是在圣人的眼光中,像《华严经》讲到的初发心即成正觉,每一个因缘都是果地上的成就。所以非常感恩这次弘法办,还有普门讲堂宝陀讲寺常住成就了我们这样一个三天法会。

为什么说我们要建立同生西方净土的这个缘起呢?因为我们这几天所讲的内容中,讲的人,是已经往生了净土的人,现在已经是清净海众中的一员了。讲的法,是劝修、劝信净土的法。所以选择了历代祖师中以文字般若最为出彩,当然他们的法缘也非常广大,度人无数的这三位大师。

今天讲的一篇是《印光法师文钞》,然后还有《彻悟禅师语录》,那么还有蕅益大师的一封书信。就是在他们的这个法语开示中,为什么选这三篇,当然时间关系,也不一定都能讲完,反正是讲多少算多少,随缘。也就是说通过他们,一个,他们的悲心,这样的苦口婆心,二一个,都是有修有证的称性流露,那么希望我们至少在现前的法缘中,大家有一个真实的受用。

因为我们的念头呀,是无时无刻不随着因缘走,无时无刻不在随着因缘在进行。所以我们就只能借这个闻法之机,能用净土法门的甚深见解,把我们当下的心念能够罩住,如果能够罩得住,那这个法可能就会得受用。

因为我们听闻佛法,无非就是两种受用。一个是现前受用,你能够在这个讲解的过程中,在心性上有多少共鸣,产生多少法喜,迸发多少灵光悟性,增加多少信心,这叫现前受用。还有一种,是当来受用,可能今天不会有什么效果,也是因缘法,也就这么带听不带听的,一滑而过。但是这个种子种下去了,很可能在某一个时刻,未来的不知道什么情况下,会触发产生法味,这个就是凭因缘碰撞,待后而观了。但是不管怎么样,就取决于我们平常诸位的闻思功夫的积累,和今天现场的用心和关注程度吧。

那么能够产生的效果,无非就是劝信起行,劝信起行。如果讲到信,我们再再说到佛法说信仰,说在信净土,实际上诸位要知道,我们是远远还不够的。一方面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其实修行人呀,修道人,他会不经意间随着时间的推进,功夫的增加,信心的笃定,那么他会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

从客观上看,光信这个功德也是没有止境的,特别是净土。你怎么判断净土的信心成就呢?一直要到我们往生大业成就的那一刻,也只能算是合格了吧。实际上要到我们真的在极乐世界,以一生补处这样的身份,在净土圆成佛道,那个才算信,算到头儿了,信佛成佛,才能始信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所以说所有的开示,都是为了让我们信,信了再信,再增进信,把这个信要体现成功夫,要出来禅定,要喷发智慧,还要出辩才,乃至显神通,所有的这些都在无上圆满信心中。

另外一个起行的话,如果说我们真正的能够信到合格,那么这个行呢,它是任运,是你控制不住,是任运而行。所谓经典里面讲到的一心不乱呀、念佛三昧呀,它也不是我们,也是通过主动这种信愿的积累,那么慢慢形成这样一个不乱的地步。

那么我们就转入正题,这三篇开示,第一篇开示是《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这是印光法师写的一封回书信。第二篇是《彻悟禅师语录》里面,用信愿行的脉络,把它抽出来的三段开示。那么第三篇是蕅益大师特别出众的一篇回信,叫《答卓左车书》。一共就这三篇。

统讲祖师们的开示,我们这样要认识一下,它都属于什么,经、律、论,属于论典的范畴。那为什么要有论典呢?就是为了要我们与时俱进,要同步来解这个真的甚深法义,来解经的。因为在经典的因缘中,佛说的原经,有时候我们时节不在那个层面,那么根机也会有差,在这样的情况下,那我们有时候要靠这些有修有证的大祖师,说他是亲因也罢,说他是增上缘也可以,来牵线,让我们能够更透彻、有效、适合地来解了经义。

所以这些祖师们给我们开示提供的角度也罢,修法也罢,见地也罢,就是对我们这个时代来讲是量身定做,更加的契机契理,让我们能够信愿行发挥到最佳或者说恰到好处,这就是论典的第一个意义。就是让我们同步来解经的,不是要超出经外什么高妙的东西出来,也不是跟经典相悖,走到另外一条道路上去。

再一个当然就是断疑生信,能够建立见地,净土也是极需要见地的。一般我们对于教法的正确领悟,你比如说入到禅宗这个体系里边,那就觉得见地当体就是行持。好像净土法门就非常简单,会念佛就可以了,也没什么道理可讲,也不需要参悟,也不玄也不妙,那错了,如果这样的话就不算得上是叫三根普被了。因为净土的信呀,它分两类,一个是直觉上我就信,我们常讲到说福德深厚的一些人,他也不懂什么道理,老婆婆拿着念珠念佛,她直觉上就信。

还有一类,要从逻辑上来信,要思惟。但是我们现在,基本上都属于半吊子状态。所以最需要也是最要求高的是什么呢?是用逻辑的作用来拔高我们的心性,无上限地接近直觉之信。这就是祖师开示的重要性,也是我们这三天讲这个法的根本目的,这就是法。

因为这几篇文章,全部是他们从证量中称性流露出来的,我们在学习这些里边,因为非常精彩,甚至有的貌似是跟别人在问答之间在进行辩论。但是大家还要知道,论典的功德,就是我们常说经律论,“论”是什么意思呢?叫止言,为什么我们这里叫断疑生信呢,就是来来往往的开示问答呀,它不是让你为了话说得越来越多,而是为了说得越来越少,因为没有问题了,分别心少了,智慧就广大了。所以佛法辩明,越辩越明,就是明白,明心见性的这个明。不是说非得说清楚一大堆道理,而是把疑根给它截断,这就叫论典的“论”。

你看在论典本身里面也打过一个比喻,说什么叫做论典呢?就是等于说,比如说有一个宝珠,那么本来是张三的宝珠,张三给丢了,被李四给捡走了,结果张三也说是他的,李四也说是他的,两个人就在这儿争论不休。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知情者来说明说,这就是张三的,与李四无关,这个事情就了了,不是为了辩解说谁今天说话占了上风。他主要是说,到底是谁的,说明白,有人证明了,那么张三也不争了,李四也不吵了,把它拿回去就可以了。这就叫论典。

那好,我们今天先看第一篇《印光法师文钞》,这篇《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是极其重要的一篇。我们现在翻开《印祖文钞》,第一篇一般都是《一函遍复》,那是因为印祖老了以后,没有精力了,那么他当时就是以一封书信,代替所有的来问者,面面俱到,针对当时念佛法门,特别是一些女信徒常见的问题,进行一个总持的开示,所以后来把它排到第一。

实际上真正《印祖文钞》增广部分里边,也就是正篇里边,最先排的是这篇《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这里边,印祖不管是宗、教、禅、净,也不管是见地也罢,也不管是教史教理来看,都是深入经藏,信手拈来的智慧结果。所以说在逻辑次第上是严丝合缝的,在见地上也非常圆融,值得我们一学。

那题目上面有一个大兴善寺,现在我们的首都在北京。曾经隋唐时期,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诸位都知道首都在西安,西安当时叫长安,不是有一种说法,十三朝古都嘛,就现在的西安。我们有时候觉得说,到了北京看见中国的树叶,枝繁叶茂,说到了西安才能看到中国的树根,它很有摄受力,这么一个城市。那么随着历史上国运的昌盛,佛教的弘传也很兴盛,最鼎盛的就是隋唐时期,宗派奠定了基础,慢慢成立了。

这个大兴善寺,本来是在晋朝的时候就开始启建了,后来因为国家推动,它的影响力特别广大。到隋朝的时候,当时要扩建这个都城,扩建长安城。那么扩建它有一个规划,新城区规划里边就叫做大兴善城,就像我们现在的新区一样。那么因为那个时候佛教兴盛,它要建立一个规划,也要配套一个佛教的大本营,就叫做兴善寺,因为在大兴善城里边,所以传统上就把它叫做大兴善寺。

这个寺院的历史地位是很重要的,当时八个宗派,有六个祖庭都在西安。那么大兴善寺跟我们众所周知的开元三大士的渊源非常深厚,善无畏、不空、金刚智,就这三位印度来的梵僧,当时翻译经典,特别是弘扬密宗,我们现在日本的这个唐密,就是这个寺院,也算是一个大本营。那么到印祖的时代,大兴善寺应该已经转成禅的道场。现在天下几乎都是禅寺。

印祖跟大兴善寺的住持体安法师应该有一些渊源,所以这封书信写于三十八岁,至少是之前。那我们就看一下印祖在三十八岁,一般我们都知道他老人家是五十多岁出道的,在我们普陀山也有甚深的因缘。但是三十八岁他就能写成这样的文章,可见呢,本末,从本而言是大势至菩萨再来,从末而言,也是早早地就把自己的道业已经稳稳地安放在那里。

所以我们有时候讲到印祖呀,确实是现在百万言的这个《印祖文钞》,太有名望了,一般我们说起呢,都觉得说,这是一代的高僧,这高僧也不是白来的,给诸位说几个点,你就知道他有多厉害。

从小就忍力十足,就很小的一个小孩子,在他们村里去看戏的时候,看戏的时候他拿个凳子坐在那儿,他起身了一下,结果邻村隔壁的小孩过来把他的凳子一脚给踹了。他回来拿他的凳子的时候还欺负他,顺着脸就扇了一耳光,把印祖给打了一耳光。纹丝不动,一言不发,默默地把凳子拿起来就走了,很小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忍力。结果后来这个打他的小孩还被他的德行给折服了,稍微长大以后,他路过他们家门口,他还把印祖,当然那会儿还没有出家,还给请到他们家里面倒的喝水,佩服他。

后来到了六十二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名望就高了,当时时任的总统给他赐了一块匾,法雨寺,赐了一块匾,叫做什么,“悟彻圆明”,送到普陀山来了。那我们现在来讲,这还了得呀,总统大人送的呀。那肯定是在最显要的地方赶紧再裱好了挂起来,印祖直接就放在二楼的阁楼上面,还说我没有实德,惭愧不已,这是过誉了,根本不值一提。所以你看人家忍力十足,具足刚骨。

当时有个老财主送他一串琥珀,那我们现在有识货的也知道,现在的琥珀基本上都是熬制出来的,那个时候的琥珀还是真的清朝遗留下来的,那是确确实实真实的,原封不动的琥珀。送他一串手串,琥珀,他给人家说了一句什么?说你看错人了,完全不买账,一句话,你看错人了。所以我们现在想想他老人家一生的行履,跟《圆通章》里面所描绘的一模一样,“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就这么一位老和尚。

那我们今天先开始讲他呢,就看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大家来看第一段。

第一段讲到说,“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这句话,首先你看第一句,就是印光法师对于一代教法的总括。我们很多时候有时候掌握不到这个纲宗。纲宗,到底佛法是干什么的?诸位看这一段里面最后讲的一句话叫做“匪仗佛力,决难解脱佛法是干什么的?这个定位没有了,整个佛法都没有了,在这个解脱法上,它是有次第,有眼目的,条理要分明的。

什么叫做“教”呢?诸佛菩萨的言教,讲的佛法,通过什么方法什么内容,告诉诸位。那我们学天台知道,里面有化法四教,化仪四教,就是度化众生的教法内容,度化众生的仪式方法,这就叫做“教”。通过教法的闻思,那你要明白佛法所诠的究竟之理在哪里,它的核心义理是什么,这就叫“理”。那么你依着教法,明了了这个理,依之而行,具体体现在我们身口意上,这就叫“行”。一旦行到尽头了,因果关联,必然会证“果”,成就。这就叫“教理行果”,这是整个佛法的纲宗,道理要明确,操作要统一。

但是印祖他不是要推这个法,他是要推下一句法是什么?不管你教理学得明理起行证果这一系列,都是为了成道而已嘛,对不对。如果大家是为了成道,那就等于说怎么样成道都算成道呀,这里面成道的方法有好多嘛。你像我们常讲到的,路途,也有快点儿,也有绕着弯儿走,也有上台阶走,各种各样的方法,什么自力呀他力呀,在这里就显现出来。印祖他要推什么?推这个他力法门,说两点间的距离什么呢,肯定是直线最近。所以他说,忆佛念佛,念佛法门是成道之捷径,最快的。这个快的速度,你不入甚深的净土教理,你就根本不知道它快在哪里,深在哪里,一步就能够反转,“得道之捷径”。

当然我们后话再继续介绍,这里只不过一开始因为印祖要给体安和尚先铺垫一下教法,教法里边还有别行法,就是从成道上来讲,管他红猫黑猫的,反正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现在介绍一个好猫,就是忆佛念佛。

那后面我们再来看,“在昔之时,随修一法,而四者皆备。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很多时候我们听了这个话根本不服气,诸位要知道,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道人呀,也有功夫呀,也在专修法门呀,有时候还有一些感应,甚至还出来一些境界,但是他说“若舍净土”,则果证还不是一部分无,是全部没有,不能接受。当然印祖也很客观说,曾经的年代,就是随便修一个法门,止观也罢,参禅也罢,对吧,乃至说唯识、华严、中观,你起这些观法,只要你修,那么教理行果同步都能够具足,古人都是这样的。

其他的不要说,你比如光我们说礼拜,就说最简单的拜佛忏悔,拜佛忏悔人家就能同步教理行果都能具足,为什么?你看,如果从教法上来讲,拜佛,那十大愿王,礼敬诸佛,对吧。我们常讲到礼佛能够忏罪,所以有这个《灭罪经》里边都是讲到要多礼佛,这是它的教,光拜佛这一个法。

那么它的理呢?真正的理是什么理?拜佛不是为了在那儿锻炼身体磕头,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能礼所礼性空寂,为了罪从心起从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这是它的理,究竟理。如果你理上明了,那么每天你该拜多少拜多少嘛,三百也行呀,一百零八也行呀,四十八也行呀。反正你只管行去,行到拜得终有一天脱落了,那么没有能拜的我,没有所拜的佛,依然佛我一如,相续不断,这就叫教理行果,全部在拜佛一法中就能够具足。

但是我们现在呢,现在你随便修个法,你都搞不清楚前后,一会儿这个行了,一会儿那个又不对了,要么见解上出问题,要么信心上生烦恼,乃至身体四大不调,等等诸如此类的,就麻烦不断。所以说“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

为什么,“良以去圣时遥,人根陋劣。匪仗佛力,决难解脱。”那刚才我们讲到有时候我们不服气,为什么不服气呢?容不得我们不服气,当我们应世的因缘呀,大家来,这辈子来这也算是来应化的呀,你应世的因缘已经出现在佛前佛后,已经出现在八难之中,那就决定说明你已经“人根陋劣”。就是自力已经很难奋起的时候,才会落到这个下场,现实非常合理的解释我们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所以只有“匪仗佛力,决难解脱”。末法人修道,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大集经》里面讲过。

所以大家看,祖师爷讲法呀,为什么我们刚才讲到叫严丝合缝,你看这段话里边,直接痛快酣畅地就把教义也说明白了,理也说明白了,行也说明白了,果也说明白了。什么叫教义呢?这里边的内容就含藏了有圣道门、有净土门。圣道门教理行果你去修,净土门念佛忆佛。那么你依着教理行果这就叫难行道,依着净土门忆佛念佛得道之捷径就叫易行道。他把教义就即刻给你描绘清楚了。

那么在教理上来讲,“教”完了以后,“理”是什么呢?你自己在这个世界成佛,这就叫自力修行,这就叫“理”。所以说“随修一法,而四者皆备”。那么你往生到极乐世界在彼国成佛,这也是“理”,“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那么“行”来讲呢?“匪仗佛力”,大家要咬紧了,每一个字都有无上的妙义的。

“匪仗佛力”就一语道出了净土法门的修法特色,就是以他力、佛力、四十八愿为主,这是核心底盘。如果没有这个,“决难解脱”。所以说所谓的“行”,就是仗佛力,信愿行。所谓的“果”就是往生成就,现见西方三圣,依正庄严。一段话就把三藏教法马上就给你厘清了,这就叫文字般若。

那好,我们再往下看。“夫所谓净土法门者,以其普摄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禅宗,实诸佛彻底之悲心,示众生本具之体性。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这个话真的是排山倒海。

你看这里讲到“夫净土法门者”,那我们首先要明确,虽然大家都知道,以后我们跟同修们分享,这里所说的净土法门要单指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净土有很多种,琉璃世界也是净土,妙喜世界也是净土,兜率天也是净土,但是呢,缘起不同。为什么这里讲到说,所谓净土法门特指极乐世界呢?

因为前面已经讲过了,仗佛力能够仗彻底的,只有极乐世界。缘起就不同,阿弥陀佛在法藏比丘的时候,他怎么建的极乐世界,他首先他心急,大家知道吧,在经典里面他给世自在王佛说了,我于此世要速成正果。他就要快速地要成就。还给佛说了,“斯义弘深,非我境界”,你说的这些教理行果我达不到,你给独辟蹊径,愿佛为我“敷演诸佛如来净土之行”,这是经典里的原话。

所以说这个缘起他的这个接引的独特,独特在哪里呢?阿弥陀佛的接引法,就是他不但在教法上接引,他还在事相上临命终时来接引。所以由于这个功德,才说明能够“普摄上中下根”。一般我们听到上中下根,下意识的就只想到人道里边了,说他呢,还可以,是个上根器,这辈子修得不错,念佛得力了,有可能往生。说他呢,完全就是属于这种庙里边来蹭一蹭,待了一会儿,一辈子再没有因缘。

好像这就是上下之根的差别。诸位,不是的,这里讲到的“普摄上中下根”,要放在什么?佛顶山有一个匾,叫做“九界同归”。上到等觉,也在阿弥陀佛的愿力网中,下到五逆十恶,乃至畜生,《净土圣贤录》里边有鹦鹉念佛,还往生了的嘛,还烧出来舍利了。所以为什么那个匾叫“九界同归”呢,就讲的这个“普摄上中下根”,“同归净域”。

当然这里讲到说“高超律教禅宗”,不晓得诸位法师各有自己的所依法门,不要听这个话听得怎么样。但是我这里也可以略作一个介绍说,确确实实没有丝毫的夸张、吹捧,就净土法门之高律教禅,超律教禅,实打实的总持法门。怎么叫总持法门?就总一切法嘛,总一切法就是里边已经含藏了律教禅宗。持一切门,只要你但念阿弥陀,明后天我们更会讲到这个,往深处讲了,但念阿弥陀就具足了这一切的行法,没有问题,所以这是法门殊胜。

你看比如说从律宗来讲,在座诸位里面有我们息耒禅院过来的学律的师父们。律宗来讲,我们不能够铺开讲,就只说一个层面。戒律戒律,“戒”叫做什么,叫做有所不为,一般我们通常粗略的这么讲,“律”,当有所为,叫戒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对不对。

那么从净土法来讲,厌离娑婆就叫诸恶莫作,欣求极乐就所对的正是众善奉行,这就叫做“高”,这个法,因为它已经在其中了。那什么叫“超”这个法呢?一般我们戒律里讲到说止恶行善,对不对。止恶行善体现在哪个地方能够超出来呢,就是净土法门能够超出来,你看为什么说等觉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等觉菩萨修的善那要多大的善,九法界的善他已经占到顶位,善法已经修到头儿了。

那么最终还是要舍了这个善,往生极乐。下至五逆十恶的众生,五逆十恶哪里有戒行可说了。但是他同时五逆十恶临终能够舍恶,念念相应,求生西方,也能够在这个法门之中。所以我们要从这上,等觉菩萨之善,到五逆十恶之恶,如此的大善恶,皆能够同步顿舍,这就叫做“超”。因为我们修法刚才讲了,不过就是止恶行善嘛,最终善恶皆空。所以你看,大家要往这里会,这是从律宗来讲。

如果从教下来讲,教下的修法,无非就是信解行证,对不对,信解行证里边最难的就是开解这一关。天台宗大开圆解,意味什么,就开悟了,明心见性了。那么净土法门他修这个信愿行,他把最难的解这一关直接给并到什么,并到最难信的决难信的信心上,只要你信了,这一关就过了,这就叫做“高”。把这个解,最难的解并到这个信里面来,信愿行就可以,他只需要三样,这就叫做“高”。以信量的功夫,得极乐世界证量的依正庄严,这就叫做“超”。

所以不但是律,还有教,那禅宗呢,更是如此了。因为禅宗我们都知道,是方便中的无上的真实方便,直指人心。但是净土之高禅宗呢,是不指之指,本身就是禅,但念佛就是禅,往哪儿指呢?你说我们一般说依指见月,所以有一部叫《指月录》,禅宗要直指。实际上讲来,哪里需要指呢,到处都是,你往哪里指呢?你一指方立向,反而是背道而驰了,所以净土的高就高在这里。净土的超,超在哪里呢,方便就是真实,当体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印祖这里讲到的说,“高超律教禅宗,实诸佛彻底之悲心”,确实如此。所以说才能够“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这确实如此。

这里讲到的这个“三乘五性”呀,三乘我们都知道,声闻、缘觉、菩萨,就是这样的一个根性吧,各种行者,凡圣同归。五性很有意思,为什么说到五性,一般我们五性就是指的根性,那在佛教的专业术语里边,根性,你比如说他有一种叫声闻种性,他就是修四谛法的,罗汉的根性。缘觉根性,他就是善观,我们放生的时候也会念十二因缘,对吧。

那菩萨的根性呢,他修这个六度法门。还有一种人的根性,叫不定根性,不定根性是什么样的?遇到什么缘,他就起什么缘,听了什么法,他就修什么法。当然这个也跟净土也是同步的,那给你讲了净土这个极乐世界,那你信受就可以了。最难摄的是什么呢,是无种性,没有种性,一阐提种性,那这里讲到的“汇三乘五性”,一阐提种性,大家想想怎么能够让他同归净域呢,他没有这个法呀,没有这个佛法习气,完全没有这个种子。

怎么让他同归净域呢,诸位要晓得,就是靠的弥陀愿力。就阿弥陀佛的愿力来现前熏习他的这个种子,就给他熏进去,现前就让他显现这个种子,所以叫做“同归净域”。没有种性之人,也可以入这个法。所以它的高超是确确实实当处可现的。从上菩萨,到下凡夫,共证真常,说九界众生离这个法呢,就不能够圆成佛道。离开净土法门,不能够圆成佛道,大家要悟,我们后面还有开示,再会涉及到这个论题。

十方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那就说明什么,唯有阿弥陀佛净土才是法界可以完全弘开来的不抉择的圆通法门。《楞严经》里面不是讲到“获二殊胜”嘛,获二殊胜就是说跟佛同一慈力,跟众生同一悲仰,正好这里讲到,舍此法不能普利群生,离此法不能圆成佛道,是一个法。

所以这里讲到说,“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这一直是净土法门的面貌。这一段是印祖把整个净土的背景,作了一个总括的交代。

下面我们开始看呢,他老人家具体写到的,从教证来论证。你看,“自华严导归之后,尽十方世界海诸大菩萨,无一不求生净土。”这是指的《普贤行愿品》嘛,华藏世界海菩萨,善财童子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就不用细说。

由祇园演说以来”,这是说什么呢,说《阿弥陀经》。《佛说阿弥陀经》是在祇树给孤独园讲的嘛,所以说自祇园演说以来,特指什么,持佛名号。因为净土三经里面,另外的经典里面还讲观法呀,还讲愿力,只有《弥陀经》里边只说执持名号。

所以说,“由祇园演说以来,凡西天东土中一切著述,末后皆结归莲邦。”就是没有一个不导归净土的。

那现在想想我们,你说基本上,一句阿弥陀佛成了学佛的标志。我们身为道人,不管你的修行习气投放在哪个法门,实际上净土法门是不可替代的大靠山。已经下意识的成为我们的这个最后的指归,一个汇总,“末后皆结归莲邦”。

那么后面开始,这里就比较具体,首先,印祖他是从这个教史上,教史上从历史脉落,从人物的这个法脉上,他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介绍,大家来看。

粤自大教东流,庐山创兴莲社,一倡百和,无不率从。”这个话是指的庐山东林寺的慧远大师。你看为什么说庐山就代表慧远大师,因为在教内一般说到,如果单说慧远大师,特别容易混淆,有一个庐山慧远,还有一个净影慧远。净影慧远大师,他的著作也是,当时所有大部头的经典,都有注释很有名。现在我们能够看他的比如说《大乘义章》,也是等同于像《大智度论》这样的一个大部头的经典。所以一般祖师们讲到庐山慧远大师的时候,就用庐山给他替代了,所以叫“庐山创兴莲社,一倡百和。”

因为佛法传入中国以后,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开始大兴。大兴,诸位法师要知道,那个时候它是译学比较多,传过来一部就翻译一部,大家都不断地在学习,有嚼头。什么叫有嚼头,就是也能听也能写,也能说,还能讨论,每天都能摆布这些。唯有净土法门,除了往生,它不能算数的,你还能说什么呢。说没有办法,这个时候慧远大师就振臂一挥,他当时,诸位要知道,他是教界的领袖呀。

在当时南北两个地方,有两大佛教中心,北方是鸠摩罗什的草堂寺,南方就是庐山东林。所以那个时候慧远法师这样的人物,他抛开了所谓一些教典的繁杂,你想如果他这样的根机,他要是去广弘教义,现证圣果,这都是不在话下的事。但是他就观机逗教,发现了当时所有的人都有轻慢净土的倾向,已经出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有用真修实干来论证,聚集了一百二十三个人,当时结莲社在东林寺念佛,发愿要往生。

所以你看为什么净土法门我们又叫莲宗,极乐世界叫莲邦,对吧,一块儿念佛的同修叫莲友,那当时创兴的叫莲社,这样的一个载体流传下来,每个人都有往生的瑞相。大家要知道,我们现在能够听到这个公案,你比如说慧远大师,临终的时候给他的弟子说,他毕生三次在定中见到西方三圣,还见到那个水流,十四支水流,微澜回流。

同时在这个莲社里面的刘遗民,梦到阿弥陀佛给他来袈裟盖身,兜罗绵掌来摩顶,都是这样子的。用这样的一个现证来说明净土的真实不虚。我们能听到这件事,听到这一百二十三个人有这样的莲社,听到这件事也算是我们的福报。所以这个一倡百和,就是指的当时有一百二十三个人结社,“无不率从”,是指的慧远大师从东林寺开始奠定了净土宗初祖和祖庭的地位。

你看现在的东林寺,还在大弘净土,大安法师,也是在这个打佛七呀,百万佛号呀,十天闭关呀,等等诸如此类的,不断地在推广,在成就净土行者。这是真的,我听到太多了,现在有一些去念佛念得说,念着念着上下左右全是阿弥陀佛,听到一个声音,都是阿弥陀佛,没有其他声音,这虽然是一种境界,但是他也要功夫感来的境界。这是慧远大师。

我们再往下看,“而其大有功而显著者”,这特别说了一个说明,“大有功”,等一下我们就要知道这个功到底显著在哪里。“北魏则有昙鸾”,昙鸾大师,“乃不测之人也。因事至南朝见梁武帝,后复归北。武帝每向北稽首曰,鸾法师,肉身菩萨也。”大家看到了,这是介绍第二位大德。印祖很巧妙地先介绍慧远大师,再介绍昙鸾法师,诸位要知道这里面有甚深的他的用意,这两位人物,一个代表了净土的深度,一个代表了净土的广度。

因为如果我们单从佛教史,净土的教史上来看,净土宗的弘扬在教系上分了三个系派,就三个特色。像慧远大师,庐山慧远系呀,他那个年代呀,是开导出净土法门的新时代,因为论证了净土确实真实不虚嘛,你们这个教理这么丰富,再怎么说,但是我们确实成就往生了呀。所以他当时注重于念佛是现证三昧,也就是像《般舟三昧经》里面所说的行法,他主攻于什么呀,还偏向于自力投入比较多,而且重证量的这个特色。那个年代因为都是上根器,所以人人皆可以,那我们现在一般就给他非要划一个系,叫做庐山慧远系。

另外还有一个系呢,到了唐朝以后,慧日法师叫慈愍三藏,当时皇帝给他赐的名号。这个慈愍三藏,他因为不可回避地要面对中国禅宗和净土历来并驾,相互矛盾是非的这个尴尬。所以他为了不让禅净两门的行者在解和行上产生矛盾,他开始会通禅净,双修。因为当时,很多的禅人禅和子如果走到误区里边呀,容易轻视戒律,那么有时候呀,又在这个因果的微细上不假思索,所以就导致了一些狂禅,妄谈般若的这个风气的出现,到现在还有,到现在还有。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为了提倡,你也不能说禅的不是呀,禅宗确实也是胜妙法,但是为了又跟净土融合,他就代表了禅净双修的这一系。后来永明延寿禅师,实际上就是继承了他这一派,他们的思想。

但是这两系呀,跟大家讲,实际上都没有把净土最能够挠人的那个七寸给它展露出来,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要么带着融合现实,要么带着自力投入,只有还有一个叫善导大师系,最具特色,最具宗教情怀,把净土易行难信的这个法呀,给大幅度地扩充开来,善导系。善导大师的源头从哪里来,就是昙鸾大师。昙鸾大师对于净土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来什么呀,一个是难行道,一个是易行道,难行道要靠自力为主,易行道靠他力接引。在此前还没有这么明目张胆的提倡这个法,所以印祖这里说“大有功而显著者”,昙鸾大师。

我们现在,昙鸾大师在日本被尊为初祖,昙鸾大师。他当时也很有意思,他这个人呀也是,他不知道学什么。本来是还学外道,然后后来又觉得佛法好,他就给一部佛经叫《大集经》,他想给它注释,注释注释的途中,身体吃不消了。身体吃不消了,又想起外道来了,就到处去寻这个仙方,说有没有世外的仙方能把我的身体给我治好,因为我能够长生不死嘛,我再好好地去研究佛法。

结果果不其然,还遇上了。遇上一个道士叫陶弘景,就给了他十卷仙经,他就准备照着这个仙经就去修长生不老去了。结果也就是,你看这里讲到的,遇到梁武帝了,就在这个时候,到南方嘛,拿了这个仙方以后,往北走,往北走的途中,不仅仅遇到梁武帝,还遇到了他的大贵人菩提流支三藏。

菩提流支法师问说,你这是干嘛呢?他说我迟早要死,我现在要炼一个不死药,先好好地学佛。菩提流支说,既然迟早要死,这世界哪有不死的人嘛,我给你一个不死的仙方,这个保准你能够尽未来际没有生死。结果就把《观无量寿经》两卷给了昙鸾法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昙鸾大师就通过《观无量寿经》,特别是后边的三辈九品的这种佛的金口宣说,他慢慢地就悟到说,原来净土法门修行的诀窍,最快的速度,反而在仰仗佛力,提出来了难行道易行道。他认为在这个时代来讲,这样最为契机。所以,连梁武帝都礼拜过他,叫他肉身菩萨,肉身菩萨。

下面又接着一位,“陈隋则有智者”,智者大师,天台宗的祖师爷,东土释迦文。那么我们从这几位,印祖把他们从佛教的历史长河里面,把他们给请出来,大家看很有意思。一个像慧远大师,我们刚才讲了,他结这个莲社,他共修念佛一行三昧,他这里面就有自力,有他力。他的功德贡献在哪里呢,是真修实干地给我们铁板钉钉,有这么一笔,这是对净土宗的贡献。

那么昙鸾大师是把净土的教法进行了深度的挖掘,把这个法门的殊胜给它表现到最大化,真正净土思想的正脉就在昙鸾大师,还后面的道绰大师乃至善导大师这一系,他给它引出来。后面的智者大师代表的哪一些呢,他代表了天台宗有一个什么,“教演天台,行归净土”,他代表所有各家各派导归净土的这一系列祖师。

所以等于说印祖就把净土法门给人家占全了,全部给它包揽过来,所以说“陈隋则有智者”。智者大师最明显的一个贡献,就是著作了《净土十疑论》。《净土十疑论》里边把当时最为核心的对于净土怀疑的一些想法呀,作了逐个的解答。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去研究看一下《净土十疑论》,“陈隋则有智者”。

再往下看,“唐则有道绰,踵昙鸾之教,专修净业。一生讲净土三经,几二百遍。”那就说明道绰大师,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位,他每天念佛七万。他讲经的时候,讲《观无量寿经》是最多,他的法席特别盛。他的这个净土心发起来,也是看了当时在这个寺内的石碑上,看到昙鸾大师驻锡过的山西玄中寺,玄中寺有记载昙鸾大师事迹的石碑。他看了以后,从此才入的净土。这就是印祖把刚开始的几位重要级祖师,各个角度给进行了一个汇总,从教史上看这些重量级的人物,对于净土的观点。

后面的话,“以至承远,法照,少康,大行,则莲风普扇于中外矣。由此诸宗知识,莫不以此道密修显化,自利利他矣。”大家来看,这里讲到的后面的几位,“则莲风普扇于中外矣”,后面的这几位都是净土的历代祖师,都是净土的历代祖师。

大家看,承远法师,承远法师跟法照大师是师徒。那么法照大师有一个因缘,值得我们关注一下,就是五会念佛法,现在已经失传了,我们没有福报听到了。这个五会念佛法是法照大师在定中入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以后,见到阿弥陀佛以后,他向佛请法。结果阿弥陀佛当时就给他说,我这里有一个无价的五会念佛法门,你可以把它传到你们五浊恶世。诶,那他一听非常欢喜,佛说完这个话以后,整个极乐世界的诸佛菩萨众,水鸟树林,就开始齐声念佛,就用这个五会念佛法念。法照大师当时依着自己的记忆力,只记得那么一点点。

一点点回来以后,佛就告诉说你回去传扬这个法门,谁用这个方法念佛,那么他们的声音就跟极乐世界的清净梵音是同步的,所以当时五会念佛法成就了很多人。但是,佛也给他说了,这个法在你们五浊恶世末法只有五百年的因缘,现在没了。现在也有一些道场或者其他地方也在想说把它,用五会念佛法,但实际上已经不是当时的那个,从极乐世界传来的那个套路。

那么法照大师怎么拜承远大师为师父的,也是一次到极乐世界的定中,他见到阿弥陀佛旁边站了一个和尚,这个和尚穿得破不零丁,一点都不起眼。他站那儿,其他都是华丽的清净海众,只有这个老和尚站在那儿特别刺眼。他就打听说,跟菩萨们问说,这是谁呢?这些菩萨们回他说,这是承远大师。

南岳的承远大师在那里筑了一个弥陀台,修念佛三昧,所以你看师父的名声是以徒弟给他衬托出来的。本来他在山里边,承远大师苦修到什么程度啊,有吃的,有人来送点吃的就吃点。没有人送了,他就吃点野果子,穿点破衣服。有的人来访问,慕名来访问,访问这祖师爷大修行人,结果看在他在那儿挑水砍柴,还以为是他的侍者,上去跑去问说,承远大师在哪里呢?打听了半天,一问才知道,这就是证了念佛三昧的人。所以法照大师是去了极乐世界的定中以后回来,才拜的承远大师。

少康大师是后面的祖师了,他最出名的事情就是,谁念佛他给他一文钱。我们有时候十五礼祖的时候,咱们普陀山也有这个传统,有的寺院里面礼的是莲宗十三祖,那么都会讲到少康大师。少康大师每念一声佛,口里就出来佛的形象,连续念,那么口里连续念十声,口里就出十尊佛(的形象)。他在法会的时候,就让他的弟子们看,有的弟子,他坐在那儿念,有的弟子能看到,有的弟子看不到,着急。那他也跟授记一样,说什么呢,如果在场的弟子,如果能够见到我念佛出佛的形象者,保准能够决定往生,在场的弟子们听了很欢喜。那么说还有少数没有看到的,那么你的罪业还有,障碍还在,应当更加精进念佛,这是少康大师的行履。

由这几位祖师爷一脉这样下来,你看后面说,“由此诸宗知识,莫不以此道密修显化,自利利他矣。”诸位法师,中国的祖师爷们,大家稍微去关注一下,历来如此,密修显化。什么是“密修显化”呢?有的他是修净土的,说修净土修净土,从始至终一直在修净土,印光法师就是这样的,没有改。那么有的呢,是曾经没有修净土,没入到净土,后来是转修净土的。

你看教史里面许多大祖师爷,开始他发心很大,说生生世世要住在五浊恶世,与其在莲花里边享受,不如在无间地狱度众生,结果最后稍微生一场病,就觉得不堪一击了。元照律师就是这样的,一开始他就看不上,后来还给《观无量寿经》作注,这也叫做“密修显化”。

还有一部分,是用其他的,比如说在禅门下开悟了,莲池大师就是这样的,在参笑岩下开悟了以后,转弘净土,彻底放弃了禅宗。所以,祖师里面有一句话叫做什么,说悟后不劝人修净土者,敢保你老僧没悟。就用这个来印证你的见地。

那么还有一些呢,是好像在一直坚持弘扬其他的法门,但是导归净土的,刚才我们讲到的智者大师,还有天台里边的很多祖师爷都是这样,传灯大师也是如此,都以净土为大靠山。或者有的像印祖这样的,虽然是明弘净土,但是诸位要看《文钞》里边的内容呀,还能看到他暗护诸宗的成分。就是其他宗派里面有了疑情,有了偏颇的见解,他都能够给你扶正,这是印祖的功德。

还有一些密修显化,是自己内心已经完全系心净土了,但是他显化的还是其他法门,比如在住持禅宗呀,弘扬天台呀,讲学教观呀,中观呀,华严呀,等等这些。因为什么呢,因为净土在,这些法也必须在,如果这些法也没有了,那么净土也没有了,它是一衣带水,一脉相承的。因为净土宗它是没有教法的呀,所有一代的教法都是净土宗的教法,所以印祖这里讲到,“莫不以此道密修显化,自利利他矣”。

从上面这一段开始,所有讲的都是教史、人物,全部介绍给我们了。后面开始,就要论及什么呢?要论及教法了。在教法里边,因为历代除了禅宗就是净土,基本上我们的行门就这两个。所以禅宗和净土是纠缠最多,是离不得见不得,一直就是这么一个关系,当然,这是说没有明心见性的人而言。如果开悟的人嘛,那禅净就是一家,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这里印祖就是最把禅宗和净土,乃至空有,佛法的核心义理,在这两段话里面讲得特别透彻。

大家来看:“至如禅宗,若单提向上,则一法不立,佛尚无著落处,何况念佛求生净土。此真谛之一泯一切皆泯,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显性体也。

上半段话是讲什么,讲空。大家要知道,禅宗是什么,禅宗是离心意识,现前当下的本来面目,所以我们一般不是把它叫做向上一路嘛,妙高峰顶嘛。妙高峰顶是不在人情世故,不在爱见、见解上论的。本来面目,本来无一物,那么既然一法都不立,一法都不立,不仅仅只有世间法,还包括出世间法。一法都不立,不仅仅只说九法界法,还有佛法,这确实有此事,确实有此理。

所以你看,印祖说,如果从禅宗的角度,不立一法的话,那么佛都无著落处,何况念佛求生净土。当然我们也要知道,这里讲到的“何况念佛求生净土”,是指的何况念佛求生净土之相,不是破何况念佛求生净土之行。诸位一定要把这个建立起来,不要走偏。

那么,如果从禅宗来讲,痛快直接。实际上大家要知道,从教法上来讲,也是这样的一个道理。也有经典的依据的,《心经》里面讲到的,“无智亦无得”,那么就讲的其实就是“佛尚无著落处”。“无智”就是菩萨法界也没有,“无得”就是佛果也没有可得嘛,没有一个佛可得。《金刚经》里面讲到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所以禅宗公案里面不是讲到,给座位上写了一个佛字,结果,这行者就不敢往下坐了,被他的师父给在那儿耻笑说,你还有这个。这就是这里讲到的,“佛尚无著落处”,何况你还在这不断地灌输说,念佛求生净土呢。但是大家要知道,这是二谛圆融中的真谛而已。只是从空的真的角度,一法不立的角度,来讲这个法。后面不要忘了,还要从什么呢,世俗的角度,万法的角度,一法不舍的角度来讲这个法。

大家看,“若确论修持,则一法不废,不作务即不食,何况念佛求生净土。此俗谛之一立一切皆立,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显性具也。”印祖把这个给辨别得多清晰。说在道理上来讲,见地上来讲,那么你要知道,万法皆空。但是从行持上来讲,从具体的法上修持来讲,你要知道因果宛然,一法不废。

你看印祖很巧妙,他引了禅宗大德的典故。因为这里的百丈怀海禅师嘛,那是禅宗的代表啊,你们禅宗的老祖师爷都是这样的行履,天天跟着出坡,徒弟们看见老和尚太累了,把他的出坡工具给他藏起来,他就赌气了,就不吃饭,绝食,说我今天没干活,不能吃饭,所以没办法只好又把他的这个工具给还回去。

所以,你看印祖,我们常讲到“二谛圆融”,就是讲的真俗二谛,从现象从本质上两头入,但是它是一个法。你从真谛来讲,那它一法不立,可是你从俗谛来讲,叫一法不废,一法都不能废,不工作都不吃饭,何况念佛求生净土,不能把它灭掉。所以说,“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显性具也”,性体就是一切法的本体,性具就是一切法的相貌,本体就是相貌,相貌就是本体。但是我们凡夫一听这个法,是听不开的,为什么说听不开呢,你肯定马上把它分开了,真就是真谛,俗就是俗谛,空就是空,有就是有,但是实际上,空有是一个法。

你看这一段,印祖讲:“必欲弃俗谛而言真谛,则非真谛也。如弃四大五蕴而觅心性,身既不存,心将安寄也。若即俗谛以明真谛,乃实真谛也。如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即四大五蕴而显心性也。此从上诸祖密修净土之大旨也。但未广显传述,故非深体祖意,则不得而知。

大家从后面倒着往前讲,要理解一下,印祖为什么要开示这一段话,他就是为要厘清放诸于缘起性空,空有的这个根本大乘教法下,到底禅宗和净土是怎么样的一个关系。禅宗只贵于立见地,以见地为行持,净土只贵于事相上老老实实地建立信,建立愿,老实念佛而行,它这两个是并行不悖的。如果你把它非要对立起来,那就成了不是一个佛法了。

所以你看他这里融合的就是,如果你想弃俗谛而言真谛,就是你想破坏净土的修法而说万法皆空,说净土的修法也是空的,那你这个空也不是真空。为什么,因为空性就显现在现象上,就显现在现象上。你看《楞严经》里面,《楞严经》里面,如果大家有涉及的话,不是最后什么七处征心、十番显见嘛,最后有一个环节是什么呢,就是会通四科皆如来藏妙真如性。

说白了是什么意思,就是一切万法本来就是空性的,代表的就是空性,体现的就是空性,就是空性本身,就这么个意思。你不能逃离万法而说空性,你也不能执着万法而说空性。你也不能离开空性建立万法,你也不能当体说,在执着的情况下还去讨论空性,着相的时候空性是不显现的。他就在这上面不断地让你里外陶冶。

所以你看这里讲到的说,比如说我们讲到的空性,就是从万法的现象上来讲,你不能抛开四大五蕴。就像我们这个色身,大家现前观照一下,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色身,你说我们常想到佛法的明心见性的这个心性从何处去觅呢,是离开假的这个色身而另外掏出来一个心性吗?不是的,这个心性处处就体现在我们当下的见闻觉知中,全是本有的心性,就是空性。这个空性放在耳朵上说的时候就叫闻,放在眼睛上看的时候就叫做见,四大五蕴当体就是心性,就是空性。所以这段话是很难理解,但是如果能够把它悟过来,基本上佛法再就不会出现问题了,就是佛法的总知见你已经确立下来了。

最近你看我老作一个比喻吧,在普济寺讲《地藏经》的时候,前几节也讲过,这里因为我们有另外道场的师父们,把这个也跟大家作一下(比喻)。我们最好这里打一个什么比喻呀,就是真谛俗谛,它是相即不相离的,空有也是相即不相离的。那么,像佛门有一个公案,叫做什么呢,比如说,白鹤在雪地里面翩翩起舞。那么,凡夫看见雪和白鹤,一般他只见到白鹤是白鹤,在雪地里面起舞,他只看到雪和白鹤,这就是这里讲到的俗谛。圣人能在雪和白鹤的现象当体能见到这个白,因为雪和白鹤都是白,除了白没有任何东西,这就叫真谛。但是诸位要知道,白跟雪、鹤,它是相即不相离,是圆融的,是即真即俗的。为什么?因为白在雪上面它就叫白雪,白在鹤上面就叫做白鹤。所以这里讲到说,“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如果你离开见闻觉知,独立去找一个白,不可能。就等于说离开雪和白鹤要去见白,雪和鹤都没有了,白将安寄呢?

大家以此类推,当下我们所有的现前法界,宇宙万法,哪一法,禅宗里面讲到,法法头头皆是佛法,当体就是。我们不要忌讳说,这个说的是这样,可是心性缘不到呀,你哪怕现在随文入观,起这么一念,就是成佛的正因。

所以你看真俗圆融,说从来这就是什么呀,历代祖师密修净土之大旨也。什么叫做“密修净土”?这确实也是很难会的。“密修净土”,比如说,禅宗的祖师密修净土,怎么样能够不失禅,而同步证行净土呢?那大家想想,禅是什么?一切法都是禅,没有一法不是禅,你能在法法头头上皆见都是祖师西来意,都是这个佛性,那么你咬定青山,随便你在这个青山里面,想上这个树就上这个树,想下那个山就下那个山,念佛求生净土,万法皆是禅,念佛求生净土也是万法中的一法,当体即是禅。所以说,“世人但念阿弥陀,便是无上深妙禅”,这就叫做“密修净土之大旨”。不废禅,而密修净土,不废净土,而当下入禅。祖师们都可以互换的,互换,这就是个大旨。

但是问题是什么呢,他们互换,他们已经融通,已经一切天成了,互不妨碍了,可是众生不行啊。所以只能够什么呀,你看,“未广显传述”,所以我们不能够“深体祖意,则不得而知。”一般人总是在净土和禅宗上面互相犯斗诤,觉得是两个法,觉得是两个法。

这一段是第二个版块,印祖把一代教法作了一个交代,又很巧妙地引出教史上代表性的人物。那么再用这一段话,把核心的教法,禅净给你厘清,再进行融合,这篇文章实际上最主要的内容,文钞到这里,就是最精华的部分已经交代清楚了。

那么后面的部分就是说,历代祖师一直在密修净土。那么,我们就看一下怎么个密修方法,取历史上的事实来进行论证,一直在修净土,大家都在导归净土,几乎所有的都是以净土为归。我们来看: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修行以念佛为稳当。”诸位要知道,禅师呀,我亲耳听过,广东云门寺佛源老和尚,佛源老和尚圆寂前,最后一次在禅堂讲开示,讲的是什么话,念佛为稳当,“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禅和子多有刚骨呀,禅堂里面号称说念佛一声都要漱口三天的,要罚你天天扫地拖地的。但是真正开了眼的祖师,“又曰,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那我们想想,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现在天下的丛林,谁敢说马祖、百丈的不是呀?说他们立的不对。但是他们立的规矩里面,在祈祷病僧化送亡僧的时候,大家聚集这个共修堂,然后共同发愿,发愿发什么呢,先举唱“阿弥陀佛身金色”,然后一起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称念完以后怎么回向呢,说“诸缘未尽,早遂轻安”,就是你还有命格,还能活,那么就快点好起来。“大命难逃,径归安养”,就直接往生极乐世界,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这是禅宗所立下来的祈祷病僧的规矩,化送亡僧的仪式。

所以现在普天下,哪个禅宗,不要说禅宗,哪个寺院不是以净土为归嘛?五堂功课以《弥陀经》为压轴,晚课。那我们现在做佛事,特别是往生佛事,能不念阿弥陀佛吗?能不说往生咒吗?能不唱“愿生西方净土中”吗?事实已经说明了一切了。所以印祖拿出来,你看他很巧妙,他净拿着禅宗的大佬来说净土的事儿,他为了说服体安和尚。

所以后面又说,“及真歇了,谓净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真歇了禅师,那我一听倍感亲切,我现在暂居在白华庵,白华庵就是有一个歇了泉呀,那我们祖师堂里还特别写了一个,真歇清了禅师,把他供起来。真歇禅师在普陀山的贡献是非常大的,首先是他老人家在普陀山,普陀山全山才成了禅宗的道场。

他的德行呀,当时很多渔民都因为他改变职业了,不捕鱼了。你看昨天是捕鱼,微信圈里面,大家都在发,千帆竞发,大家传开了,全部都到海里面干什么去?杀生去了。真歇禅师在普陀山的时候,他的德行,让很多渔民转到其他岛上,或者贩卖东西啊,或者开一些另外的营生,不捕鱼了,不打渔了,不杀生了。那他说什么呢?他说净土法门呀,是直接上上根器的,一般我们说上根嘛,修修禅宗,中下流嘛,修修净土,他这里反说了,说净土法直接接引的是上上根器。其次,附带的,再接一点儿中下之流。

确实在经典里面,我不知道诸位法师有读到过没有,《般若经》里面有一句什么话,诸佛为钝根,就是迟钝的钝,不是顿悟的顿,为钝根说诸法空寂,说般若波罗蜜。诸佛为利根说诸佛相好,忆佛念佛。所以你说法,到底什么是上根,什么是下根,什么是妙法,什么是方便法呢?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但是这么多的祖师开悟了以后,他发现净土最适合。真歇清了禅师。  

“又曰,洞下一宗,皆务密修,以净土见佛,尤简易于宗门又曰,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可以见其梗概矣”。

你看,这印祖引的真歇清了禅师的话,他这里又讲说到,“洞下一宗,皆务密修”,因为他们当时全是曹洞宗下面的法子,曹洞宗几乎就是最后都以净土,密修嘛,都以净土为归了。为什么,他说修净土想见佛,比禅宗要容易得多。后来彻悟禅师就会通过这句话,他说为什么见佛比开悟还容易呢,因为宗门的目标,第一个水平就是要先开悟,彻悟禅师说见佛比开悟容易。

为什么?说开悟的话你要离心意识苦参,灵光迸露,明心见性了才能叫开悟,太难了。我们现在不要说离心意识,参都不会参了呀,什么是话头,有几个人能搞懂,能抓得住,能盯得紧?你搞都搞不清是哪个环节,哪个部位,你怎么盯它呢?所以说开悟难。为什么说见佛易呢?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还是慢的,不是快的。

什么样是快的呢?“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众生,心想佛时,是心作佛,还算是慢的,是心是佛,即刻就是佛,这就是快。所以说“以净土见佛,尤简易于宗门”,就是这个,开悟难,见佛易。你敢信这个法吗?所以说“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可以见其梗概矣”。这引的这几位呢,是具有一些思想特色。那么最具思想特色的是谁呢?永明延寿禅师。大家来看:

及至永明大师,以古佛身,乘愿出世。方显垂言教,著书传扬。又恐学者路头不清,利害混乱,遂极力说出一四料简偈。可谓提大藏之纲宗,作歧途之导师。使学者于八十字中,顿悟出生死证涅槃之要道。其救世婆心,千古未有也”。

这段话是着重介绍永明禅师的四料简。大家有机会的话,去看一下印光法师讲的《净土决疑论》,特别特别重要。他对永明延寿禅师的四料简,作了一脚踏到底的解释。现在我们一读的话,什么叫四料简?就是“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那么“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诸位法师,我们一听,好像基本上不会把自己判到“无禅无净土”,对吧。你看,我自己也常拿着念珠呀,每天都看看这颜色有没有变深一点。这就有净土吗?有的人呢,腿子功夫好呀,往禅堂一坐,双腿一盘,他确实能坐,一大半天就坐过去了。什么叫做“有禅”?

印祖说,不开悟就不叫有禅。什么叫做“有净土”?想来生做大法师,做祖师爷,这辈子修行即刻立竿见影得好处,乃至生到他方国土,做祖师,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广弘佛法,广利人天。只要有这么一念心夹杂,都不叫有净土,都不叫有净土。只有唯西方是图,这辈子只想往生西方,什么事都不想干了,这才叫“有净土”。

所以仔细掐指一算,我自己对照一下,我是典型的“无禅无净土”。为什么?禅宗没开悟,净土还不死心。稍微现在我们庙里住了几个禅和子,有时候互相开示讨论讨论,还觉着这个禅味还十足,还挺美滋滋的,就把净土给放生了。一不留神,就管不住自己。

所以你看印祖赞叹,永明延寿禅师那他厉害了,现在是不是他的生日我们叫弥陀圣诞,对吧,是阿弥陀佛示现的嘛。那么他说的这个四料简,一般我们听了都跟顺口溜一样。有一些邪知邪见,还以为说四料简不是永明延寿禅师作的。大家一定要回去看一下,因为时间关系,不可能逐讲。看一下《净土决疑论》里面怎么讲的,什么叫“四料简”,什么叫禅,什么叫净,什么叫有禅有净,什么叫无禅无净。你如果学通了,仔细对照一下,我们现在是典型的无禅无净土,两头儿不靠。民间有句话叫,“两家靠,烂锅灶”,你饭都吃不了。

那好,下面的这一段,等于说“其后诸宗师,皆明垂言教,偏赞此法”。

像长芦赜,长芦赜这是很有名的祖师爷,他有一篇文章叫《莲华胜会录文》,大家可以读一下。天衣怀禅师,他的名作是什么,“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就是天衣义怀禅师说的名句。因为有人问他说,如果确实真的去修净土,那么为什么舍净求秽,就有了取舍之情了。如果说没有净土的话,那么佛说有净土,难道这是矛盾的吗?说和尚怎么会呢?他就说:生则决定生,要相上而言;去则实不去,从性上来会。你看这就是刚才讲到的,真俗二谛,一样都不能少,偏了一个,另外一个也理解错了。

圆照本禅师,这个圆照本禅师呢,当时是庙争着抢他,本来在苏州驻锡,杭州的庙想请他来,结果苏州的人还不放,杭州的人又想要,最后没办法,给苏州的人打了借条,借师三年,说杭州这边为此方众生植福,说将来还还给你苏州。最后苏州的人闹得不行,还终于又给还回去了。这叫圆照本禅师。

大通本禅师,他的行履非常严谨,佛站着他就不坐,佛坐着他就不卧,是这样的一个。往生前三天,给他的徒弟们伸出三个指头,所有的人还以为这是怎么了?最后才说,剩三天了,要走了。

天如惟则禅师,《净土或问》是他的代表作,天如则。

中峰本禅师,是元代最负盛名的汉传佛教的代表。大家要知道,元代是外族统治呀,外族统治,他们崇尚的不是汉传佛教,但是中峰明本禅师被奉为国师,你想想他的德行有多重。后面的这些,那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

那么“诸大祖师,虽宏禅宗,偏赞净土”,这一系列,是以史实为论证。最后说到点上了,“至莲池大师参笑岩大悟之后,则置彼而取此。”为什么?“以净业若成,禅宗自得。”终于说到点上了,净土修成了,禅宗带着就来了。“喻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身到含元殿,不须问长安。”就是已经到了故宫太和殿了,还到处问北京在哪儿吗?还要找北京吗?念佛念得已经是无上深妙禅了,还要去修圆顿止观吗?还要去参究,苦参密究,生生世世不放吗?

那后面讲到,“自后蕅益,截流,省庵,梦东等”,这些都是净土的祖师,超级祖师。梦东就是彻悟禅师,第十二代祖师,印祖是十三代。他这段话,我们粗讲一下,也就是把净土的祖师们给作了一个疏理,先是从外到内,从整个教法,到净土一门,从转修的,密修的,到专修的。

最后说什么,为什么这样?“盖以因时制宜,法须逗机。”大家要知道,其他的不是不好,不是不能修,问题是什么?修不了了怎么办?吃不消了怎么办?消化不下去了呀,那你吃了就等于白吃,有的吃了还要遭病。所以“若不如是,则众生不能得度矣”,众生不能度矣。

所以这就是如果我们不专弘,专修净土的话,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众生真的没有得度的机会了,没有。我们自己也是这样,你习点禅吧,有时候还控制不住地就妄谈般若,说心说性,有时候还会藐视戒律。那我们有时候学点咒嘛,还弄得神秘兮兮的,增加自己的执念,门户之见特别浓。

所以这是印祖看到这样的一个,才给体安和尚呀,可以说是一封,吐心吐胆的一封劝诫信。你看后边,这里讲到“弟”,他跟体安和尚的关系应该是非常好,他这里讲“弟以阐提出家”,他确实曾经还诽谤过佛法,后来忏悔了。“自揣根性庸劣,罪业洪深。故于宗教二途,概不敢妄行染指。惟于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一法,颇生信向。”

就是我不行,我自己也是这么试过来的,我自己治病有临床试验的经验,不是虚说的。为什么,这一段话就表达了我们修道要有自知之明。有时候,所见所闻会让他觉得真的不能够自不量力,你看他说,我见了这么多的人,有的临终的时候都是“手忙脚乱,呼爷叫娘”。但是有老实持戒念佛的人,虽然他的信愿还没到头儿,可是“皆是安然命终”。这是印祖用他的见闻来论证。为什么?“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自力没有发挥出来顶上事,他力没有彻底靠圆满。

我们有时候,刚才讲到的,对于带业往生一法,那么有一种说法,说只带旧业不带新业,这个法师们倒是可以关注的,你自己也思惟一下。因为我们有时候出去,也要应对这样的问题。什么叫带旧业不带新业,有这种说法。难道我们说信了净土,信愿具足了以后,再就不造业了吗?你还没有业尽情空,肯定还要继续造业,那到底是带还是不带呢?

所以诸位要晓得,带业往生,就是带什么呀,带所有的业,断不了的业。你尽力去粗持五戒,你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持佛名号,求生净土。但是你断不了的业,因为我们自没有力量了,到这地步了,所以才求佛带业往生,接引呀!带业就是带我们自己的业呀,什么新业、旧业。另外一点,再反过来说,带的什么业?带的是信愿念佛之业,这也是业。正说反说都行。带业往生,带什么业,带我信佛、信弥陀、信极乐,带我愿往生,带我念阿弥陀佛,带这三条业,足矣。这就叫“带业往生”。

那这里印祖给他大概介绍了一下,说净土的书虽多,这一段是给体安和尚,怎么讲呢,给他介绍最切要的书。你看说“最要唯十要”,就是指的《净土十要》。说“十要中断疑生信,尤推或问”,《净土或问》,还有《西方直指》,还有《西方合论》,“为破坚冲锐之元勋也”,这是指的解教书,解教书,就是建立净土见解的教法,是《净土十要》最要紧,诸位法师也知道一下。

其次,“其外净土圣贤录,历载诸菩萨祖师居士妇女,及恶人畜生往生事迹。读之则知历代禅教律诸四众求生净土,如群星之拱北,众水之朝东。”这是给介绍的行教书,解教,行教,这么多的众生都往生了。

最后一个,“而龙舒净土文,言浅义周,词详理备,为接引初机第一要书”,这是给介绍的接引书。那大家心里也有数了,接引初机修净土,《龙舒净土文》。让他取信,这么多的人确实有往生的,看《净土圣贤录》。想了解净土的甚深法义,尝到法味,深读、细读、精读《净土十要》。

为什么,因为时间也差不多了,耽搁到这里,一直没有放手呢,就是想给在座的法师们,介绍一下印祖介绍的这几部书,介绍一下。后面大概的意思就好说了,讲到说印祖也是说了,他曾经遇到一个算命的说,他这辈子寿命只有三十八岁,他说已经快到了。所以如果说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如果无常来了,那咱们就后会无期了,不知道沦落到哪儿了。

但是因为他跟体安法师是老乡,印祖也是陕西人,所以他说我把这封信写给你。还打比喻说,你常吃好吃的,我这个算是采的野果,野草,野蔬菜给你吃一点,希望你不见弃。最后说,希望能够弘扬净土,占着这么大的道场,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专弘净土,希望体安和尚专弘净土,说“法门幸甚,众生幸甚”。

实际上也是我们现在诸位师父们的职责,因为不管多少,不管深浅,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因缘。在我们的因缘中,你能够把知见树正,修行护好,护自己的,其次,把别人的有缘者修行护好,这是我们的当务之责。

所以讲这些,至少我们要关注佛法,要关注身心世界。实际很多时候,我们不仅仅是不认真对待外在的世界,乃至佛法,我们几乎都不认真对待自己,佛法说的“不负己灵”嘛。但凡如果说能够知净土,而且与自己的身家性命有关,与一切众生的有关,随顺佛语,即生皆能够成就的,决定能成就,任何人都能成就,最赖最差的人也能够成就。就是这个法。

今天时间有点多,不好意思,明天开始就更加的干净利落,会少一点。但是明天的法,开始越来越增进,就是越来越干净利落,直指人心。

明天讲的是《彻悟禅师语录》,后天是蕅益大师的《答卓左车茶话》,如果法师们有兴趣的话,回去看一眼。这样的话可能听起来会更容易顺风顺水。

好,今天就到这里,感恩诸位。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真心求净土者,勿忧临终之退悔也

【原文】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

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就成功了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内涵当中,不管你是修什么宗派,都有...

大安法师:念佛人正确的目标定位

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每天系念佛号这很好,...

只要真信切愿必定往生

【原文】 如来悯念众生自力了脱之难,于是特开一信愿念...

【推荐】往生的人要把生死业力降到最低

净土宗要做两件事:第一个离开三界,第二个投生净土。...

修净土后不读其他经律这样对吗

弘法宜持论公允,理事圆融,不可偏执,不可意气用事。...

持名念佛在四种念佛中最为殊妙

念佛一法当中又有多门。这多门就是讲有四种念佛,再加...

千念万念为的就是临终的正念

净土宗它最强调的,就是临终的正念,千念万念为的就是...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深信因果是学佛的根本

我们要知道,一个国家里面有这样多的人,难免有良莠不...

常吃五种食物保持健康

有些食物吃对了会让你一生的健康之路走得更平坦,同时...

学佛从受戒开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净土...

烤鸡鸭背后的真相

学习传统文化一年多了,今年四月,偶然回家乡一趟,闻...

【佛教词典】说戒制意

含注戒本·戒经序:“佛言新受戒者未得闻戒,不知何学...

【佛教词典】无体随情假

【无体随情假】 二种假之一。无体随情假,乃世间所称的...

如何花钱花的有意义

在现今社会上,有一些人的生活过得非常奢华,出入坐的...

助念生西须知

助念之要 各位大德莲友: 今日大家参加盛会,学人来此...

闭关念佛二十一天的感悟

二〇一五年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净土文化夏令营。在七...

你从什么地方来

无始生死根本,有人分别心就想:我今生是生死人,这生...

心法两空是真实相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法...

如何消灾免难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自然界有很多灾害,人为的...

把文字转成心中的光明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我问师父(宏海法师答疑)

问: 我有三个问题请问师父: 第一个,阿罗汉在有余涅...

十善业道之除贪嗔痴三毒

不贪欲 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

在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中修行

不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

临终接引时,阿弥陀佛现的是什么相

问: 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

退让的智慧

汉代一个叫公孙弘的人,年轻时家里十分贫穷。后来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