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样修习发菩提心

明海法师  2020/02/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怎样修习发菩提心

如果我们能在内心真切地生起对三宝的净信,当这个净信的力量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就会对自己的生命发生一个新的决定,就是要把生命从现在到尽未来际,全部都投入到如诸佛菩萨那样为利益一切众生修习佛法这个崇高的目标上,这个就是菩提心。

大家注意,这就是我们谈到的三个要素:第一个是佛,第二个是我们的心,第三个是众生。所谓的菩提心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对这个正见充满信解,对自己从现在到尽未来际生命的价值做最大的决定、最彻底的奉献,这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里面涵摄了出离心——对因无明、惑而发生的生死轮回生起真实的厌离。因为自己知道这是苦,生起厌离,那一切众生也是一样的。所以禅修的第二个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发心要具足。发心的核心内容就是发菩提心,包括了发出离心。

《华严经》里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如果没有菩提心的摄持,你修积什么善法都是魔业。什么叫魔业呢?就是这些业没能变成菩提道的资粮,只是三界之内的世间善法,仍然没有超出三界之外,没有出离魔王波旬的掌握。

打坐也是一样。如果你不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成就菩提道发心,坐得再好也只是三界内的一个善法而已,基本上可以说是外道——心外求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一味地打坐,就容易成为盲修瞎练,练不出正果,而且很容易出魔障。

菩提心的功德在《华严经》里讲“不可思议”,一个真实地发起菩提心的修行人,就是佛子,就是未来佛,就是要继承佛的法位,就是佛陀的接班人。

发菩提心通常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刚才讲的就是愿望,从愿望上做最大的决定,对十方诸佛、诸大菩萨所走的这条菩提道产生最彻底的认同:尽未来际,不管遇到多大障碍,我都要走这条路。这个是愿。

有了愿以后能落实到日常的行为及身、口、意的造作上,就叫行菩提心。行菩提心通常表现在受菩萨戒上。因为菩萨戒就是由我们的根本发心——菩提心出发,具体落实在生活中的一系列的要求、自我训练,所以又叫菩萨学处。

过去、未来、现在的菩萨都是在这些事情上训练自己,都是在这些境界中提高自己的菩提心。受了菩萨戒,在日常生活中按菩萨戒去做,就是行菩提心。

另有一种分法:我们在因地不管是愿还是行,都是方便菩提心;我们真实地见到自心和诸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实相的时候,就转入究竟菩提心。究竟菩提心当然要不断地落实,落实到圆满就是佛果。全部大乘佛教的核心就是菩提心。在不同的修行阶段,菩提心会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境界、深度和广度,所以也可以说全部的大乘佛法就是菩提心。

前面我们讲到忏罪,真实地在内心生起菩提心,其中一个功德就是能净除我们以前多生多劫的罪业。就像一堆干草,一根火柴就能让它化为灰烬。这堆干草比喻我们过去生的罪业,这根火柴的火比喻我们内心生起的菩提心。菩提心的火苗也许很小,但是当它遇到干草的时候,就会燃成熊熊大火,将干草烧成灰烬,所以菩提心有净障的功德力。

我们来禅堂坐禅,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发心呢?我们打坐之前要检查、观察我们的动机。有的同修可能身体不好,希望通过坐禅让自己身体健康,这就不是正确的动机;有的同修听说打坐可以让身体很舒服,这也不是正确的动机;有的同修也许想通过打坐让心智更敏锐,工作更有效率,学习更有效率,这也不是究竟正确的动机;

也许有的同修想通过修习禅定,此生命终能生到天上,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这也不是正确的动机;也许有的同修想要通过打坐断尽三界所有的烦恼,证入无余涅槃,不再回到六道中来,这是小乘发心的动机,也是不究竟的。

究竟圆满的动机唯有发心为所有众生成佛修行,这才是最真实、最圆满、最究竟的发心。用这个发心来摄持坐禅,所有的问题、挑战,包括坐禅中要忍耐的痛苦都变成了功德。为什么变成了功德呢?就是由于你的发心,所以发心的功德不可思议。

本焕长老碰到修行人总是说“发心、发心、发大心”,总是勉励我们好好发心。我的感受是,这个老和尚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发心”这个词。他所说的发心就是发菩提心。

他老人家一辈子受持《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行愿品》里讲的就是十方诸佛要成就无上佛果,必须要修的因行,用普贤行愿的因行之花庄严无上佛果,所以这品经也可以被认为是《华严经》的浓缩。本焕老和尚一辈子读诵和受持这品经,也劝人要发心、发大心,他说的发心就是发菩提心。

《华严经》里还有一品经也能帮助我们修习菩提心,就是《华严经·净行品》。《净行品》讲,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做什么,都要依照所面对的境界、所做的事对法界众生发起善愿,所以它都是“当愿众生”。

出家人的《毗尼日用》五十三个偈子也都是从《净行品》里摘的。《净行品》是修习菩提心的一个很好的法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品经并不长,但它是一个实修法门,功德不可思议。当我们刚开始按照这品经修行的时候,重点可以落在“当愿众生”——你有没有真实地从内心深处生起愿众生能够离苦得乐的意愿?

在修发菩提心的时候,另一个作意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要把所有众生都看成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父母在六道轮回里头出头没受苦,我们忍心自己一个人解脱吗?不忍心!所以要经常思维,面对不同的有情众生,不管是人道还是畜生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面对所有这些众生都要数数地作意:他们都曾经多次做过我们的父母,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是最大的,我们不忍心让对我们恩德最大的父母在六道轮回里受苦,所以要“当愿众生”。当愿的愿如果发自内心、从心窝里出来,那就比较容易和诸佛菩萨相应了。

你面对生活中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的一切境界,都可以依《净行品》的方法发愿。《净行品》只有一百多个偈子,不能覆盖我们生活的全部,但以菩提心作为根本推动力,“当愿众生”后面的内容可以自己添加,但你发的愿还要跟所面对的境界相应。

比如《净行品》里说:“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因为是用水洗手,手的功用是持,所以发的愿是愿众生得清净的手受持佛法。这就叫缘起。因为你是用水洗手这样的一个缘,以这个缘所发的愿,也是由这个缘的相状引申而来。在《净行品》的前面讲到,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怎样得缘起善巧(善巧的缘起),所以《净行品》的这个修法非常深奥,你看那个偈子很简单,其实很深奥。因不同的外境而发相应的愿,你这样修就是未来善于通达缘起智慧的因。

不管遇到什么境界,你都是“当愿众生”如何。因为外面境界的相状是千差万别的,我们用感官去把握都很复杂——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合我们意的境界,也有不合我们意的境界,所有这些千差万别的外境,你都把它带回到“当愿众生”,这不仅能让我们的心具足正念这个功用——就在“当愿众生”这一点上建立正念,而且外面千差万别境界的实有性,都会在“当愿众生”的这个作意中失掉。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不管外面是什么,在我心中都是以“当愿众生“的正念来摄持,那么外面这些境界是实有的吗?慢慢地它就显得不是那样实有了,如梦如幻的那一面就会呈现出来。外面这些境界既是有差别的——吃饭、洗手、走路,看到树,看到花果,看到相貌端严的人,看到丑陋的人,确实不同,但是它又都统一在“当愿众生”这个菩提愿上了。所以如果你具足正念、恒常地修行,一切外境就不是实际地有一个什么境界,它如幻的那一面就很容易在心中呈现出来。

《净行品》的几句话是同时在修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同时在修慈悲心和大智慧,是悲智双修、悲智双运的。以众生为所缘的大慈悲心和一切外境如幻的智慧,都可以在《净行品》的修行中统一起来,所以《净行品》是我们修行菩提心的一个很好的法门,在这里跟大家特别地强调。

在汉传佛教的修菩提心的资料中,还有一篇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这个也应该学习,要经常诵。实际上很多大乘经典就是讲菩提心,在这里我特别地跟大家推荐、赞叹《妙法莲华经》。

在《妙法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把诸法实相和盘托出。要与《妙法莲华经》相应,要靠信解力。信解力分开讲,第一个要有净信心,要生起圆信。如果你能生起圆信,一定就能打开圆解;如果你能打开圆解,你的菩提心一定能建立起来。所以你也可以把《妙法莲华经》看成是一部圆发菩提心的教授。

有的人问:我要学习它,怎么下手呢?有个最简单的办法:你先诵经,使劲地诵,诵几百部以后再说。你再去看祖师们的讲解,特别是智者大师讲《妙法莲华经》的著作,最重要的是《<妙法莲华经>玄义》。

因为《玄义》的原文特别长,所以后来明朝的蕅益大师把它节要,有了《<《妙法莲华经》玄义>节要》。《节要》文字并不多,可以看。智者大师还有解释《妙法莲华经》经文的文句,就是《<妙法莲华经>文句》。另外还有《摩诃止观》,一共三部。

这三部里面,我觉得最起码前面两部一定要看,有时间可以读《摩诃止观》。《摩诃止观》的内容也很多,但是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叫梁肃的居士将《摩诃止观》也做了一个节选。他的这个节选,在《卍新纂续藏经》“天台宗”这一部分。

这是讲我们怎样修发菩提心。修发菩提心最终要落实到受用上。“落实到受用上”的意思就是,通过发菩提心,我们做一切事的心态变了,出发点变了。有个根本的转变就是一切事情都落实到利他、利所有众生。利他不一定是要你马上就去帮各种人,利他的意思是,你所做的一切根本动机就是利他。

你睡觉也可以从利他的动机出发,这是个训练。所以《净行品》里讲:睡觉的时候“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睡觉起来的时候“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你睡觉、吃饭……一切都是为了成就菩提道而做,当然也包括了坐禅。

这里有一个误解,通常一听说发菩提心,有的人就认为“我马上去做一件帮助别人的事”,不一定。从菩提心的根本动机出发,你现在吃饭是在帮助别人,睡觉也是在帮助别人。不过不要误解,听我这样一讲,你不坐香,天天在屋里睡觉,那就有问题了。

你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坐香的时候坐香,该在丛林里发心就发心,该当执事就当执事,该当清众就当清众,该闭关就闭关,该住山就去住山……这就是以菩提心为根本动机,都是利他。

千万不要以为到山里去住一定就是自利,不一定。如果是以菩提心为根本,在深山里与世隔绝,一辈子不见人,修苦行,也是在发菩提心;如果不是以利益众生为根本动机,在红尘中做很多相似的弘法善业,也未必是在修大乘法。是不是修大乘法,不取决于形相,取决于你是用什么心摄持你所做的事。发了菩提心,一切三业的造作都是成佛的因。

台湾有一个老和尚,叫广钦老和尚,别人到山里去拜访他的时候,他就说:“我是以修行来弘法”。广钦老和尚度化了很多人,他说他是“以修行来弘法”,我们也可以把老和尚的话引申一下,也可以理解,有一些修行人是以弘法来修行。他到外面是以弘法修大乘心,老和尚到山里修行是以修行来弘法利生。不过在这个时代,纯粹地以修行来弘法利生的人少了一些,以弘法利生来修行的人也不多,都不够。

我前面讲的都是一些理,这些理对于真正发菩提心的人来说,一定会变成他心地上的受用。刚才我说他三业的造作都是成佛的因,这不是他想象的,也不是停留在概念思维上的,而是他的心地现前的受用,这才算发了菩提心。仅仅是在想象、观念、思维、逻辑上,这不行,必须变成心地上的受用,心念的相续,在身心中形成力量。这个力量能帮你克服困难,对治烦恼,勇往直前,这就是菩提心不可思议的地方。

希望所有的同参道友,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要发菩提心,用菩提心来支持我们的禅修,这才是真正成佛的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明海法师文章列表

昌臻法师《修行人应经得起八风考验》

八风,指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之风...

身虽不出家,但心要出家

出家里面还有四种形态,一般我们会讲:出家出家,就是...

真能念佛,即是现前修行六度万行

汉传大乘法门里面所讲的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

圣严法师《好事多磨》

俗话说:好事多磨,成就一桩世间好事,尚且要费尽心力...

学习动物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在美国新泽西州,有一位叫莫莉的著名科学家,劝告人们...

修行,是从「修不行」开始的

修行,其实是从修不行开始的。各位在炎热的夏天里还来...

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

检视自我,清楚专注地活在当下

午后的阳光穿透深色窗帘,投射在云来寺的会客桌上,照...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看清内心的种种烦恼

人有种种烦恼,烦就是烦闷、烦扰;恼是恼乱、热恼。烦...

慈悲充实了生命

慈悲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懂得了慈...

大乘的空观与小乘的空观有什么不同

这个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个空观。几乎所有的调伏烦...

【推荐】佛法智慧与身心健康

据统计显示,近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及各种压力的...

【佛教词典】宝积部

大乘经五大部之第二。系集大宝积经四十九会一二○卷,...

【佛教词典】己界

(一)即佛界对众生界自谓己身为己界。此系为别于众生烦...

祖师禅的手眼

出家人有这样一句话,叫久住有缘,久坐有禅,说一个人...

文殊普贤,指归念佛

【原文】 按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云。大师于大历二年...

念这个名号超胜作一切功德

阿弥陀佛因地当中发愿就是用名号度众生,名号里面有着...

八字既亡,则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

耻,德之基也。耻是恥的俗字,这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一...

是什么牵引我们进入未来世呢

每个人在饱尝了一生的苦乐之后,都不可避免地要趋于陌...

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

用钱修佛像还是用钱来帮助穷人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有人用比较大的钱做佛像建寺院,很...

民国高僧谛闲法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的净土祖师,几...

最终都要归于一把灰

一个亲戚去世了,我们送她到殡仪馆火化。我对火化的环...

回光返照,做你该做的事

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这时第六意识开始修观─回光返照...

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问:有人闻说西方净土,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欲到无求品自高

古语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