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拜忏时怎么做才能感应到三宝的加持

良因法师  2020/08/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拜忏时怎么做才能感应到三宝的加持

问:拜忏时怎么做才能感应到三宝的加持,才可以灭罪呢?

良因法师答:“  依此运心,随所兴起,计功分课 " ,依着这个仪轨虔诚恭敬,随文入观,然后要 “计功分课”,每天要做定课,比如发愿拜十万拜。如果没有固定的功课,心的力量沒办法集中,今天想拜就多拜,不想拜就少拜,总是随心所欲,这样懒散的心,跟虔诚恭敬的心是不相应的,而且也不是专注的。

但如果规定每天五百拜或一千拜,直到拜到十万止,有这样决心的时侯,就会很专注。就像太阳底下拿个放大镜来聚光,火就会烧起来。专注,才能感召三宝的加被,才会有力量。

事忏功德的生起,其实不是因为很努力的拜而生起,是因为努力的拜忏,感召到三宝的加持,所以能够灭罪。

事忏的关键是他力的加持,三宝的加持力。因此要感应三宝的加持,必须得专注,专心的拜八十八佛,专心的拜大悲忏,或者专心的持百字明。专注到这个点上的时候,滴水穿石,就会有力量,就会感应到三宝的加持力。自已的专注就像放大镜,三宝的力量就像太阳,两者相互作用,火就着起来了。

问:为什么说修事忏要有依止,修理忏也要缘事相呢?

良因法师答:“第一段叙忏意”叙述我们修事忏的意义,首先是“叙境心”,就是具体说明在面对修忏的境界时,应该怎么用心。

“如世常行:或依堂塔、或依缮造、佛名经教、礼诵诸业,皆缘事起。依此运心,随所兴起,计功分课。”首先讲到依止,“或依堂塔、或依缮造”  ,就是说要修事忏,必须有个依止。堂塔指殿堂或者塔庙,缮造指经典,比如修大悲忏、八十八佛,都要依据经论。塔庙、经典这是依止处。于所修的佛名号,或者经教的仪轨中。或是礼拜,或是读诵,这些业行,皆缘事相而起。就是说修事忏,必须要有三宝的境界,作为我们内心的依托。使修忏者心有所依,方能感应三宝的加持,而能灭罪。

在此附带一说,理忏一定不缘事相吗?并不是的。

比如我们拜八十八佛时,如果能同时观察能礼的我不可得,所礼的佛也不可得,却仍然虔诚恭敬的礼拜。能这样的礼拜,实际就是理忏了。所以说理忏,并不是一定把经本丢掉,把佛号放掉才叫做理忏。

就算缘着事相,持咒念佛拜佛,只要内心的智慧跟二空真如理相应,那就是理忏了。这里说事忏缘着事相而生起,但不要误解,缘着事相的仪轨而修,就一定叫事忏,把仪轨舍掉就叫理忏。

所谓的理,一切时一切处,穿衣吃饭都离不开这个理。要懂得这个理,拜佛也是理忏,持咒也是理忏。

弘一法师《南山律在家备览》忏悔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良因法师文章列表

往生到极乐后还会迷吗

问: 《妙法莲华经》说我们原来是佛,现在迷了,那我...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

动物死亡时是否也要经历四大分离之苦

问: 昆虫之类的小动物在死亡时是否也要经历四大分离...

圣严法师关于自杀的问答

问: 日本有年轻人透过自杀网站相约自杀,而台湾也有自...

佛弟子如何看待婚外情

问: 作为佛弟子,该如何看待婚外情? 大安法师答:...

今生遭到果报,老本是还了,但利息又生了不少

我们要相信因果,现在受的都是因果报应,有什么好抱怨...

念到一心不乱,还会遇到恶因缘现行吗

问: 法师曾提到说,我们今生可能是八识田中众多的种子...

供养僧人用钱如法吗

问: 请问师父,现在居士供养出家僧人,一般都直接用...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五种邪命,皆为利养

【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

仰信三宝,自感僧福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

一天之中如何对治贪嗔痴

我们要知道贪瞋痴它生起的这个次第。好像医生去帮人治...

皈依的四个误区

今天我们的内容想跟大家说一说,有关皈依的误区。那么...

【佛教词典】一向修奢摩他

【一向修奢摩他】 p0010   瑜伽七十七卷三页云:世尊...

【佛教词典】萨埵王子

(本生)过去世有一国王名大车。有三子。太子曰摩诃波...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

放生是否属于著相

问: 放生是否著相? 大安法师答: 持戒,戒律的开遮持...

念念不离阿弥陀佛

一个参禅开悟的人,他是要选择求生净土的,这是一个反...

楞严咒是每个佛弟子必诵之咒

楞严咒被称为佛经咒中之王,虔诚称念,功效感应殊胜。...

【推荐】星云大师《以智慧来代替金钱》

我做事的原则是:用心去成就一切,用智慧去成就一切,...

念佛行人不能希冀的念想

若其未生净土之前,纵令授以人天王位,亦当视作堕落因...

生死的体验及观察

生与死,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题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圣严法师:最快乐的人

禅定能让我们的身心暂时放下负担,享受完全的舒畅和放...

把这些认识清楚,才会生厌离之心

《佛说阿弥陀经》云: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

如何为自己卜得一只上上签

明朝憨山德清禅师说:抛却身心见法王,前程不必问行藏...

地藏菩萨最初的发心

【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问: 请问师父,师父说忏悔业障要拜八十八佛,不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