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法华经》的殊胜功德利益

2020/1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法华经》的殊胜功德利益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

02、《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云∶“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03、《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是故我说,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复起塔寺,及造僧坊,供养众僧。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其德最胜无量无边。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量无边,是人功德,亦复如是无量无边,疾至一切种智。”

04、《法华经·法师品》云∶“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05、《法华经·法师品》∶“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06、《法华经·法师品》:“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07、《法华经·法师品》:“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乃至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

08、《法华经·法师品》:“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愍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于我灭度后,愍众生故,生于恶世,广演此经。”

09、《法华经·法师品》:“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10、《法华经·法师品》:“其有读诵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则为如来肩所荷担,其所至方,应随向礼,一心合掌,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肴馔,作诸伎乐,人中上供而供养之,应持天宝而以散之,天上宝聚应以奉献。所以者何?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11、《法华经·法师品》:“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2、《法华经·提婆达多品》:“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13、《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除般若波罗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退者,无有是处。”

14、《法华经·分别功德品》∶“若有闻佛寿命长远,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能起如来无上之慧。何况广闻是经,若教人闻,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书、若教人书,若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香油、酥灯,供养经卷,是人功德无量无边,能生一切种智。”

15、《法华经·分别功德品》∶“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我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又见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阎浮檀金,以界八道,宝树行列,诸台楼观,皆悉宝成,其菩萨众,咸处其中。若有能如是观者,当知是为深信解相。”

16、《法华经·分别功德品》∶“何况读诵受持之者,斯人则为顶戴如来。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须为我复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养众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是经典者,为已起塔,造立僧坊,供养众僧,则为以佛舍利起七宝塔,高广渐小至于梵天,悬诸幡盖及众宝铃,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众鼓伎乐、箫、笛、箜篌、种种舞戏,以妙音声歌呗赞颂,则为于无量千万亿劫作是供养已。”

17、《法华经·分别功德品》∶“若自书、若教人书,复能起塔及造僧坊,供养赞叹声闻众僧,亦以百千万亿赞叹之法,赞叹菩萨功德,又为他人种种因缘,随义解说此法华经,复能清净持戒,与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无嗔,志念坚固,常贵坐禅,得诸深定,精进勇猛,摄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问难。”

18、《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云∶“世尊,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受持是经典者,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隐,使无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为魔所使者,若夜叉、若罗刹、若鸠槃茶、若毗舍阇、若吉蔗、若富单那、若韦陀罗等,诸恼人者,皆不得便。”

19、《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云∶“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著衣服、用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

20、《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云∶“普贤,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佛口,闻此经典;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当知是人,佛赞善哉;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衣之所覆。

如是之人,不复贪著世乐,不好外道经书手笔,亦复不喜亲近其人及诸恶者,若屠儿、若畜猪羊鸡狗、若猎师、若炫卖女色。是人心意质直,有正忆念,有福德力。是人不为三毒所恼,亦复不为嫉妬、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恼,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

普贤,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如有人见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应作是念∶此人不久当诣道场,破诸魔众,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法轮,击法鼓,吹法螺,雨法雨、当坐天人大众中狮子法座上。”

21、《法华经·随喜功德品》云∶“佛告弥勒,我今分明语汝,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祗劫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祗,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祗不可得比。”

22、《法华经·法师功德品》∶“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

23、《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者,亦得无量无边功德。若有女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受持者,尽是女身,后不复受。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嗔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妬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

《印光大师文钞》中云∶“法华奥典,位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以上所示乃《法华经》无量殊胜功德之点滴也。

总而言之,读诵、受持、书写、解说、供养者,皆具无量之功德,其之功德,佛智筹量不得其边。皆是大菩萨,自舍清净业报,愍众生故,生此人间,为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与如来共宿,诸佛护念,一切魔外不得其便,一切烦恼所不能侵,现世安稳,所愿不虚。

凡闻《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释迦摩尼本师即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读诵《法华经》能得如是无量无边殊胜利益故,读诵受持者无不成佛故。普愿见闻此无上妙典者,发愿生生世世弘扬、读诵、受持《妙法莲华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真实义

接着再看第二点,是约着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

经常念佛的十大好处

(一)未进入佛门的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经常口念...

持诵《地藏经》的功德利益

《地藏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是大乘...

空有无碍,进入中道的平衡实相

智者大师云 【隔真妄,破九界,显佛界,为缘修。】 智...

把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中品中生,首先辨定其位格,是小乘下善凡夫人。小乘根...

一天当中所收进来的随喜功德不可思议

众生赞叹随喜的业不大成熟,人家一说谁好,他总要挑点...

希望庄稼长得好,可以念地藏菩萨圣号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以诸种子植于荒田或熟田中。若...

「阿弥陀」三个字意义重大

【阿弥陀】这三个字,在净土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你若执著它,那你的烦恼就来了

《般若心经》讲的是什么?当然讲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

普陀山的和尚讲普陀山的事儿--慈眼视众生

今天我们来到了普陀山的西山景区。这边住的都是尼众的...

有一个明心见性的善知识非常重要

有时候我们听古德说:修行是依法不依人。其实这句话我...

一个人的成败就是看你离心性有多近

我们一般的因果的修证是向外,从因缘所生法去修因证果...

【佛教词典】识等五支

五种熏发名言熏习发识等种,未必一时。虽有前后,杂乱...

【佛教词典】辰那饭荼

(人名)Jinabandhu,译曰最胜亲,大乘尊之僧名也。见...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

有一天,有学僧问慧日法安禅师: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人生仿佛两条船,一为名来,一为利往。然而,计利当计...

八正道

「苦」是人生实相,离「苦」得「乐」,人之所欲。学佛...

地藏占察前,为什么要念一千声地藏圣号

地藏菩萨说,除了供养十方诸佛,还得供养我地藏菩萨。...

禅机的参悟需要一颗玲珑的禅心

修禅修心,倘若自己心中对禅理一知半解,只凭嘴上空说...

至诚改过,行善改命

古德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这...

「光明和尚」善导大师

洛阳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

谈「苦」

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说得苦不...

随顺世缘远离得失

我们禅修要有信心,不要被表面的平凡所迷惑,因为禅就...

心里放不下是自己没有智慧

心是人的主宰,具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随时随...

石头变成佛

有一个沙弥耐不得禅院的寂寞,老觉着修行得太慢,感觉...

众生和佛的因缘深到什么地步呢

今天我们的内容是讲到了缘起门的第二个理念,就叫做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