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

净界法师  2021/03/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发心、修行、证果。发心就是成佛的亲因缘,就是种子,就是你对未来的规划如何。我们净土宗两个规划:第一个求生净土;第二个圆成佛道。短期目标求生净土,长期目标圆成佛道。这就种下一个成佛的种子。那么由这个种子,慢慢地经过我们的调伏跟引导,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环境的滋润,最后有一个真实的果实出现。所以我们慢慢会发觉佛法跟外道有所不同。

你们看,佛弟子做慈善事业,外道也做慈善事业,为什么结果不同?诸位要知道,因为佛法是先调整内心。佛法所有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做心理建设,然后才有资格去修善法。你内心有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安住空性发菩提心,调伏爱取,导归净土。

你的心态是先做好心理建设再去修善,这样修的善叫作波罗蜜,到彼岸。外道或者慈善家没有做心理建设就去修善,这纯粹叫作善法,带业的善法。因为他在修善的时候夹杂着烦恼,所以得果报的时候带业,这两个果报不一样。一个是清净的福报,一个是带有业力的福报。

也就是说,先做好心理准备很重要,理观这一块很重要。你看我们前面的理观讲得很慢,因为这个心理建设太重要了!不能有任何差错!到了事修,你懈怠一点,走得慢一点乱不了,至少你这个跑道是对了,修行上路了。你上了高速公路,三不五时跑去休息站休息一下,喝杯咖啡也没关系,因为起码你已经上路了,我们放心了嘛。修行最怕你没有上路,还在原地打转,就很糟糕了!你认不清路头,这样弄到最后,学佛跟学外道没什么差别。

佛法是先有觉悟才有行动的。有心理建设,才叫作称性起修,才有后面的行动。是先有道前基础,然后再往后盖房子的。所以修的善法,才有资格叫波罗蜜。凭什么我们佛弟子修的布施叫作波罗蜜,外道叫作善业?凭什么?因为我们内心有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我们有佛陀清净的传承教授,怎么样去操作内心的世界,我们有正确的方法,外道缺乏这一块。当然我们也随喜他的善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为灵魂沐浴

俗世喧嚣,红尘扰攘,我们在其中摸爬滚打,难免会让灵...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心静欲自消

四十二章经的三十一章,心寂欲除,这个心寂灭了,自然...

捉贼啊

寺院里刚来了一批小沙弥。有天夜里,当新来的小沙弥们...

一个人有所住,就被它所转,就被它所系缚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

证严法师《心灵十境》

一、欢喜地 学佛,一定要经过「菩萨十地」这十个阶段...

一切障不离心,了心的一法

根机利一点的人,用功起来,不算一回事,不假修证,当...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我们什么时候能证道呢?这就全在于我们的信心,在于我...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四种摄受

在经典上说,菩萨发了菩提心以后,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

【推荐】今生如果没有往生,那来生就更难了

我们再看看第二段, 丙二:教主结叹甚难。 前面是六方...

把用在「低头」中的时间找回来

时下,微信在大众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强大的朋友圈...

居士学佛不如法的言行面面观

1、烧香拜佛 求签问卜 祈消其灾 求满其愿 某些居士,...

【佛教词典】有色观诸色解脱

【有色观诸色解脱】 p0556   如八解脱中说。   二...

【佛教词典】大圆镜智

【大圆镜智】 唯识宗所立四智心品之一。修唯识行者,在...

迦遮延尊者度化婆罗门

有一天,摩诃迦遮延尊者与五百位大比丘众,来到婆那国...

李炳南居士:忆佛念佛

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

悭财者世世贫穷,悭法者世世愚痴

这个悭就是耽,是爱的意思。不过耽比爱的势力更强大,...

瞋恚的六种过患

所谓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在佛教里,把瞋恨心比喻...

记恨就是折磨自己

他读的科系,想要在毕业后进入行,要经过学科与术科检...

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过去,佛陀曾生为马王,名叫驱耶,常在海边渡引漂流之...

制怒、心静如水、养心

制怒 有一个煤矿老板,年产值过亿,聪明能干,精力旺...

积阴德以转天心

原文: 人生世间,寿夭穷通,皆由宿因所致。而有大善大...

弘一大师《改习惯》

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

不能起颠倒,这是净土宗的底限

大乘佛法的底限:你可以有烦恼,你可以有罪业,但是你...

杀戒包括我们平常吃的肉食吗

问: 师父慈悲,学人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严持四重戒...

圣印法师:求福报

诚然,从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学问有气质,却没有人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