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妄想不管烦恼不停,你修行什么呢

体光老和尚  2021/08/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妄想不管烦恼不停,你修行什么呢

学佛的主要任务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你仔细观察一下,昼夜六时,你那个戒定慧还在不在?这话头是不是看了?能不能看一枝香?看十分钟呢?

我们接受别人的供养,就要赶快踏踏实实的用功啊!这吃的、用的,盖房子,这都是别人的力气呀,都是为了我们打七了生死,在功夫上、见地上、受益上得到一点实际,这全在乎自己。

妄想太多,烦恼太重!没有清规戒律来管制不行!不是说一定要把人管住啊,你的妄想不管,烦恼不停的话,你修行什么呢?

丛林下说,出门三五里,各有一家风。就是说禅和子不如随和子,什么是随和子?到哪个丛林你就得随他那个样子搞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体光老和尚文章列表

什么样的修行人才能住山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

同样的心里,你为何要充满烦恼呢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 同样的心里,你为什...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

【推荐】我从前生的妄想而来

清朝有一个居士叫王鼎实居士,这个居士从小就很聪明,...

培养临终的第二念

净土宗要培养临终的正念是什么意思?临终第二念的正念...

星云大师《福报与福气》

福报,这是人人所希求的!人的身体胖了,就说「你发福...

明心见性并不难,悟后起修才是个大问题

【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得念:得到正念,总持就是说...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饮酒的三十六种过失

佛言人于世间。喜饮酒醉。得三十六失。何等三十六失:...

阿伽陀药,万病总持

原文: 予昔在炼磨场中。时方丈谓众云:中元日当作盂兰...

常做这五件事,就会消耗掉福气

从一个人的行为上就能看出这个人是不是有福之人。常做...

净界法师:菩提心修学述要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诸位...

【佛教词典】观察门

(术语)五念门之一。观想极乐净土庄严相之法门也。见...

【佛教词典】尼僧正

(杂名)南宋文帝元嘉十二年敕尼宝贤为尼僧正。见释书...

念经、拜忏、做水陆,何以不及念佛

念经、拜忏、做水陆,何以不及念佛? 以念佛,人皆能念...

【推荐】送别公公——我所亲见的死亡过程及思考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久病于榻的公公病逝于长沙。最后的...

做供养要具备这三个条件

做供养要具足三个要点:第一,福田清净;第二,意乐清...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问: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大安法师答: 安乐死说...

如何将中道之理运用于实际修行中

十番显见的道理,就是在说明我们一个菩萨在行菩萨道的...

从痛苦中觉悟,往生的力量才能坚定

佛陀出世以后,先讲生死流转的果报。我们前面讲人天乘...

消灾延寿的药师佛

药师佛,全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大医王佛、医王善...

圣严法师《解铃系铃》

问:法眼文益禅师有一次问弟子:虎头金铃,是谁解得?...

人得好意,其福难量

不杀生是佛法中的大戒,杀罪有大有小,是不一样的。而...

一个终身受用的测试题

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经过一个车站。...

略说四谛--苦集灭道

苦谛 即三界六道之苦报。此苦报包括有情及有情所依处,...

不仅要将心打开,还要请佛住心

修行,就是要将心打开。如果背诵了很多佛经,知道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