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赖耶识的种子有六义

净界法师  2021/09/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赖耶识的种子有六义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大乘佛法一再强调,宇宙万法的生因是阿赖耶识的种子。身为宇宙万法生起的一个亲因缘,它到底是什么相貌?在本论当中提出了六点:

第一个是刹那灭。就是说,这个种子的体性是刹那刹那生灭的一个有为法。简别外道:外道说,一切法的生因是自性、梵、自在天,这些都是不生不灭的,都不能改变的;而我们的种子会因为思想的不同而变化。

比如说,你累积了一种负面的业力,杀生的业力,如果你对这个杀生的行为念念地随喜,这个种子就不断不断地增长广大;如果你现在开始忏悔对治,这个种子的势力就会变小。所以,这个种子的体性是一个可以变化的有为法。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果俱有。这个“果俱有”就是说,这个种子的因消失了以后,这个果报就出现了,这个因灭果生必须是同时成就。比如说,我们现在的五蕴身心是一个人的五蕴身心,是过去的五戒的业种子所资持的。那么这个时候“因灭果生”,同时存在。就是说我们这个身心世界是顿生顿灭、顿生顿灭。

当里面五戒十善的业力消失的时候、释放出来的时候,这个五蕴的果报出现了。这个出现了以后,它又返熏回去,这个果报消失了又变成种子,种子又变成果报。因为我们这个五蕴身心生灭的相貌太过频繁,所以我们看不出它有生灭。其实,我们的生命是:突然间身心世界出现了,突然间全部消失了,又突然间全部出现了……这个“果俱有”就是说,因灭果生它是同时存在的。

当然,这个“刹那灭”跟“果俱有”都是在诠释阿赖耶识这个“转”——前后转变的功能。

第三,恒随转。这个“恒随转”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善恶的种子是一类相续、不失不亡,乃至成佛为止。就是我们今天造了一个业力,比如说你刚刚拜了一部《八十八佛》,那么这个善种子当然可以成就安乐的果报。这个种子只要还没有释放出来,或者你没有去忏悔对治,它会生生世世地跟着你,不会失掉的。虽然它生灭,但是它又相续,它不会失掉的,不会因为你换一个人身就失掉,不会的。

第四个,性决定。生起善恶功能的体性是决定而不错乱的。就是说善的种子是决定招感安乐的果报,恶的种子也决定招感痛苦的果报。这个体性是不能改变的,没有人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种子的体性。比如说,我们现在开始修行佛法,开始去断恶、修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理论上来说,这都是在栽培一种安乐的种子,但是我们现在可能痛苦依旧。这个叫作重报轻受。我们要相信啊!

比如说,你现在拜佛,结果拜佛拜到最后肚子痛。你不能够说因为拜佛而肚子痛,这样讲不对。你以前有这个罪业。这个拜佛是个善业,善业怎么会招感肚子痛?就是说你内心当中有这一部分的罪业,这个时候因为拜佛的因素把这个罪业逼出来。其实所有修行的道理都是这样子的,不可能因为你的修行而产生增加痛苦,不可能!这样子这个善恶的体性就错乱了。不管你现在因为修行而增加多少痛苦,这个都是由罪业所带动的,你的善业是一定招感安乐果报,所以叫作“性决定”。

“恒随转”跟“性决定”都是在诠释这个种子的相续的功能,叫“恒”。前面“刹那灭”跟“果俱有”是强调“转”。

第五个,待众缘。这是讲,种子要变成果报,必须要等待成熟的因缘。不管你现在佛号念得多好,数量念了多少,你也不能够说马上往生。你过去的业力所释放出来一个“人”的果报,只要这个业力的能量还没有释放完毕,你往生的因缘就还没有成熟。就是说,种子要变成果报要等待因缘,就是“待众缘”。不像外道所说的——自然外道,它必须要等待因缘。

第六,引自果。“引自果”就是说,差别的种子会引生差别的果报。这简别外道的一因多果论。外道说宇宙间就是一个因,就是大梵天,大梵天创造很多很多差别的果报。佛法是不同意这个一因多果的,佛法是认为多因多果。

比如说,你过去欢喜布施,所以你今生财富很多;但是你在布施的时候又造了杀业,所以你虽然财富很多,但是你就多病。就是说,你这个果报体,你今生的果报体,是很多很多的“因”的累积,不是一个因。所以,你的生命当中,有些你很满意,有些很不满意。因为你的因地造了很多的善,也造了很多的恶,所以得果报的时候就错综复杂,有些地方你满意,有些地方你不满意。这是正常的。你的因地就不圆满,怎么能够要求果报圆满呢?所以叫作“引自果”,每一个因地都有它相应的果报。

总而言之,我们今天造了一个种子在阿赖耶识当中,它就是刹那灭、果俱有、恒随转、性决定、待众缘、引自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佛经中讲邪淫的果报

佛在《善生子经》上讲: 【淫邪有六变当知。何谓六。...

改善命运的秘诀

不少人在遇到运程阻滞、生意失败、事业不利,或婚姻受...

放生得大福报的5个案例

船底撞礁破裂,放生螺蛳补洞报恩 杭州的商人阮起鹏,又...

其实轮回就是一念的妄想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

小军比丘出家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两个婆罗门,哥兄弟两个人。两个人,...

职业的正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幸福安康

生活在世间,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份安身立命的职业。人们...

轮回的真相——十二因缘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 丙二、别明,分二: 一...

净界法师:宁可在山中睡觉,也不要在都市办道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小国家,这个小国家有一个猎人,他...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一个人是否有智慧,可从这四点来判断

岁月静静流过,无论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遭遇,我们都应...

最近常做恶梦,是否提醒厄运要来了

问: 我最近总梦到爸爸死了,难道是上天在提醒我厄运...

邪淫十二害

邪淫极大地损耗了个人的阴德和福报。印祖说:行邪淫者...

如何调伏对三界的爱取

佛法的修学啊,当我们开始从教理的学习而生起一种智慧...

【佛教词典】慧仗

【慧仗】 p1319 集异门论五卷十五页云:慧仗云何?答:...

【佛教词典】阿耨窣都婆颂

(术语)Anu??ubh,数经论之文字充三十二也。华严疏钞...

魔乡不可停

这个时代的共业就是这样恶劣,你也没有办法阻挡的时候...

三大计划解决婆媳矛盾

我们的先辈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所提倡的设身处地,以己度...

至心到这种程度,就能获得善相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至...

斌宗法师《色身生活与法身生活》

前言 所谓色身:乃是佛教一种述语,在一般人叫做身体...

善巧方便救人于水火

《功过格》里有个公案。有一位固安县的县令叫梅公,你...

净土法门特点是不经过中阴身的,往生在即时

那么在信愿执持名号当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们就...

倓虚大师记忆中的弘一律师

记得弘老来时,是在旧历的四月十一那天,北方天气尤其...

玄琬和尚的故事

贞观年间的某一天,在长安城的皇宫内,正要举行一个盛...

出家为什么要剃发

剃发:又作祝发、薙发、削发、落剃、落饰、落发、净发...

菩萨行利生之道

利行者,乃菩萨行利生之道也。 大凡悟道之人称菩萨,未...

三种涅槃的差别

我们可以知道菩提的智慧影响到你涅槃的浅深大小。我们...

慎独知于衾影

慎独知于衾影,这就谈慎独问题。这个就进一步谈得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