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调伏对三界的爱取

净界法师  2024/09/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调伏对三界的爱取

佛法的修学啊,当我们开始从教理的学习而生起一种智慧的观照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你在观察因缘的时候,一定要把人生分成内外的差别,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你一个人内外的因缘混淆不清,你今生就不可能成就了,因为内外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外在的因缘是由过去的业力所变现出来的,这一部分能够改造的力量非常有限,所以外在的因缘,佛陀只有讲一句话而已: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

所以我们对于已经成就的果报,比方说我们的身体是否健康,比方说我们的金钱是不是富足,比方说我们人际关系如何,这个地方能够改变的相当有限了,因为它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业力所变现出来的一个果实。所以外在的因缘你能够不碰最好是不碰,轻轻的走过去就好,因为你浪费时间是没有用的。

第二个是你内在的因缘,就是无穷无尽的土地跟无穷无尽的种子。这个是我们应该花很多时间去经营的,因为它影响我们未来生命的方向。那么,从无量劫的生死流转当中,我们内心当中,从唯识学的解释,我们内心有很多很多的杂染的种子,也有很多清净的种子。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内心当中,有无量无边的地雷,也有无量无边的宝藏。所以你的修行,就是改变你的内心的思想,就是内因缘。

所以佛教都是讲内观,观心法门。这个观呢,其实它有观照义,也有调整的意思,你要自己调整自己,跟自己沟通。

那么从大乘的角度呢,它主要的调整,有三个方向:

第一个是出离心。我们开始修学大乘佛法的时候,第一个要调整我们的贪恋娑婆的心态,这个是非常严重的,因为我们在三界当中,流转已久,我们跟每一个人每一块土地非常熟悉,所以,首先我们一定要透过无常的思想,诸行无常,人生是变化的,我们是没办法去掌控的,慢慢的调伏我们对三界的爱取。

一个人一旦贪恋三界的果报,你的格局就不大了,你就成不了大功德了,就像《楞严经》说的,你贪恋一个小水泡,你就得不到大海了。所以这个出离心,主要的切入点就是无常,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贪世间的财富?我们为什么不贪人天的果报?理由很简单,因为它会变化,它会让我们失望。

我们一个人,如果从来都没有,我们可以接受。你看,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拥有过,我可以接受。但是得到以后的失去,那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们无量劫来,都是在这种无常当中得到很大的伤害,不管是感情的伤害,或者物质的伤害。

所以我们睁开我们眼睛以后,看到我们生命当中,没有一个安稳的东西,没有一个常态的东西。所以你慢慢慢慢的从无常观,我们开始产生对三界的出离,这第一个善根先种下去,出离心。

第二个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有两块,一个是上求佛道,一个是下化众生。一个思惟佛道的功德庄严,生起好乐;一个思惟众生的苦,生起悲悯。当然每一个人有所偏重。那么这个就是先从出离心当中生起菩提心。

第三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谈到的空正见,太重要了。当我们建立出离心、菩提心善根的时候,我们要避免妄想的干扰,这个就是空正见了。观照我们一念心本来清净,本来没有妄想。

那么这个就是我们在大乘佛法当中的三种根本,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这三个柱子先种下去,然后再修其它的波罗蜜。这个是大乘佛法主要的根本,三种根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临命终时你如何走出来,这个很关键

同样的烦恼、业障,表现在内心有大乘善根的人,它的势...

这一句佛号是方便,也是究竟

这个息灭贪瞋痴,它很重要的,诸位要有一个很正确的观...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动和静,昏和散,这是一切事物乃至生命存在的基本形态...

佛陀会做这7件你我都难做到的小事

华严经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曰常随佛学...

星云大师《人生二十最》

人生有二十最是我从生命中体验出来的,好的要保留,坏...

舍弃是一种智慧

前几天见到了一个事业有成的亲戚。他很年轻,却拥有一...

世间还有什么事放不下想不开的

我们自己庄严无比的主人翁,在佛教早晚课诵本中有一句...

把自我意识放下,跟着愿力走

我们刚开始在学佛的时候,只想到一件事,就是痛苦跟快...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宏海法师2018天津行开示

好,各位,那我们先,既然是今天大家来行这个佛事,特...

佛教的因果思想是「三世两重因果」

业力的转变他都是在死亡到来的时候才算帐的,就像我们...

学佛要学结缘

我们佛教,其实主要就是「结缘」,我们今天拜佛、普佛...

培养自己心灵的力量

佛教对人生的解释,它主要依止的理论就是建立因缘观,...

【佛教词典】廅波摩那

(界名)Apramā?ābha,无量光天之梵名。人至此天,则...

【佛教词典】四种意识

唯识宗将有情之心识分为八种,复将其中之第六“意识”...

阿罗汉的三个含义

《疏》阿罗汉含三义。一应供,为人天福田,乞士果也。...

把48大愿作为我们发愿的参照

当我们对念佛法门和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建立起了一...

用什么心态来修学,才会比较圆满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阿难尊者发了愿以后...

警惕「卧室杀手」

卧室是我们修养生息、放松身心的地方,因此很多人在装...

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环境中,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

星云大师《规劝青少年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您可知道我们现在的社会多么混乱啊...

星云大师《为社会失业者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请您垂听我诚恳的祈愿:世间上充满...

如何把极乐世界的莲花念出来

在宋朝有一个越国夫人,这个《净土圣贤录》有讲到。这...

净土法门为何易行难信

净宗经典反复申言:净土往生法门是极难信之法。因净土...

你有善因好缘,怎么会没有感应呢

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希望能有宗教的体验。宗教的体验不...

念佛一法,顿得成就

通途教法,一般要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断一份惑,证...

突发疾病去世,如何判断是否往生

问: 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