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教诫比丘们如何舍贪

净界法师  2022/0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教诫比丘们如何舍贪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这个地方是讲到佛陀的教诫。

我们看看佛陀教诫弟子们是怎么修学的。佛陀教诫比丘们修行是用乞食的,而且是循方。你不能够故意地去跟谁乞食,不能有特定的对象,要按照你所走的地方,按照一定的次序来乞食,它的目的就是舍弃心中的贪欲。

因为你乞食,你就不用积集财物了,也不用从事生产事业,不要积集财物。反正你今天吃完了,明天,明天再说,一天过一天。不要累积太多的饮食跟财物,舍弃贪欲,这样子依此舍贪来助成我们的菩提道。所以诸比丘在大戒当中是不能煮饮食的,佛世是这样规定的。

他生命的目的是“寄于残生,旅泊三界”。身为一个比丘,他对生命的看法,他经常观察生命是无常的,我只是在大海当中暂时产生一个水泡,暂时地借用这个色身来修行而已,“旅泊三界”,在一期的生命当中只是暂时的借住。“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每一个修道人都有最后的准备,这是最后一生了,从此以后就要成就圣道,就不再来三界了。所以他把自己整个生活所需降到最低。

这个是佛陀的教法,跟前面这种自称善知识的累积财富越多越好当然产生对比。佛陀就对这样的事情产生了严重的教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佛预言出家人容易得两种「恶疮」

《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又出家人有二痈疮,何谓为二...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有一种招感,就是...

因小失大的商人

从前有一个生意人,借给人家半个铜钱,那个人好久都没...

不贪的人才是宝

春秋时,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一块美玉,献给做官的子罕,...

莫以为做和尚容易,除非你不修行

他们看到和尚没儿没女,自由自在,以为当和尚好玩。其...

圣严法师《少烦少恼道心强》

一般人的烦恼,都是从男女的爱情,父母、兄弟、姐妹的...

寻宝

一处山城里住著一位大地主,他娶了很年轻的太太,并生...

三衣一钵不离身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天台智者大师 说 宋四明沙门知礼...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离世间证菩提,怎见如...

阿弥陀佛是怎样成佛的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

以和为贵有什么好处呢

「和」是一个极富正能量的字眼。有关「和」的词汇非常...

【佛教词典】一切智句

“句”为住处之意,“一切智句”即指佛之住处。大日经...

【佛教词典】过去尘点劫

(术语)欲示过去之久远,法华经说五百尘点劫三千尘点...

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学习佛法要懂得佛法有两条根本规律:一条叫法从缘起,...

口虽说空,行在有中

【疏】罪从缘生,生便有业。招集增漏,偏非道务。今冒...

财富的积累,永远是建立在诚信上

2007年底,上海市政管理局,收到一封,寄自英国华恩厄...

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

对业力生死凡夫,不能谈玄说妙

若据平等法门,非垢非净,则欣厌无地,折摄何施。但今...

知因达果

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禅师,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论...

不要为了吃素而与家人生烦恼

选择吃素,原因多种。有些人是为自己的健康,有些人是...

临终助念遭亲属反对,应该如何应对

问: 作为佛弟子,父母去世应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

持戒念佛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

大安法师:烦恼不断能往生吗

问: 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

改名是否就能改命

问: 在网上看见改名改命的宣传,如若改名等易经方法...

求道要以德行为本

【原文】 僧问:沙门奚事?曰:事道。 事道孰为本?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