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

裴休  2022/10/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

自达摩大师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佛,以法传法不说余法。法即不可说之法,佛即不可取之佛,乃是本源清净心也。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般若为慧,此慧即无相本心也。凡夫不趣道,唯恣六情乃行六道。学道人一念计生死即落魔道;一念起诸见即落外道;见有生趣其灭,即落声闻道;不见有生唯见有灭,即落缘觉道。法本不生今亦无灭,不起二见不厌不欣,一切诸法唯是一心,然后乃为佛乘也。

凡夫皆逐境生心,心遂欣厌。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若不忘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秖益纷扰,故万法唯心,心亦不可得,复何求哉。学般若人不见有一法可得,绝意三乘,唯一真实,不可证得,谓我能证能得,皆增上慢人,法华会上拂衣而去者,皆斯徒也,故佛言,我于菩提实无所得默契而已。

凡人临欲终时,但观五蕴皆空四大无我,真心无相不去不来,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便是出世人也,切不得有分毫趣向。若见善相诸佛来迎及种种现前,亦无心随去;若见恶相种种现前,亦无心怖畏,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节也。

《传心法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禅与净土殊途同归

疏文: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意盖如是。是则禅宗、净土...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我们...

在不晓得不明白上求个究竟,就是疑情

道,本来没有东、西、南、北,亦没有你、我之分别,直...

宁搅千江水,莫动道人心

禅堂中死一般的寂静,寂静得似乎空无一人,只有守关的...

对哪些对境造业,业果会越重

讲到重罪、重业,一定是第一,心非常猛利;第二,跟外...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昔日六祖遇卧轮禅师,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

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成差。天见是宝严地,人见是水,饿鬼见是火,鱼见是窟...

两个泥牛斗入海

洞山良价禅师问潭州龙山和尚:「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邪淫的可怕

人们都知道杀业非常可怕,却不知道邪淫更加可怕;人们...

必须让佛号有个家

那么我们上两堂课讲到什么是佛陀,那么现在这一科讲到...

在五浊恶世里,众生的身心障碍特别大

现在我们谈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说三乘呢?...

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这确实是很...

【佛教词典】画石

(譬喻)常在者譬之画(入声)于石也。涅槃经十五曰:...

【佛教词典】异生性障

【异生性障】 p1116 成唯识论九卷十八页云:一、异生性...

礼拜《梁皇宝忏》的意义与功德

相信大家都知道,《梁皇宝忏》的缘起,这个忏本是南朝...

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生,佛,凡,圣各所同具...

持名念佛虽易,亦须真信切愿

《解》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

工作也可以是一个悠游的过程

我有很多次都在大殿里观察那些施工的工人。有些人的神...

第八识就像是一个急速的水流,不常又不断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

虚云老和尚回忆印光大师

今天是印光老法师生西十二周年纪念。各位都是他的弟子...

侵损常住的罪最重

这个常住,就是寺院。什么叫「侵损常住」呢?侵损常住...

有欲望就能快乐,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时候经常很沉闷,有时候很烦恼、苦恼...

法执——但去其执,不去其法

那有人就问了:四谛法是苦集灭道,有四种相状,而我们...

追求心灵的富足

生命最大的满足就是心灵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应该以...

世间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世间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是黄金?是钻石?当战争...

【推荐】一念攀缘心到底是怎么生起的

佛陀先征问阿难尊者当下这一念攀缘心到底是怎么生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