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头方向的不同就会影响到未来的命运

净界法师  2023/09/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头方向的不同就会影响到未来的命运

【复有多颂,成立如是无分别智: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这一段是说明唯识无义的道理。讲?到六道里面有四种众生:第一个是饿鬼道;第二个是畜生道,畜生包括水中的鱼跟虾;第三个是人类;第四个是天人。这四种众生“各随其所应”,随顺他内心的因缘,就现出各自的果报。“等事心异故”,在相同的一件事情上,因为内心业力的不同,就看到差别的影相。

比如说我们讲“一水四见”,这个水,人道看到是一个湿润的水,天人看到是庄严的琉璃地,饿鬼道看到是猛火,畜生道看到是房子跟道路,所以“等事心异故”。如果说一切法是有真实相的,那应该每一个人看到的相貌都一样;但是事实上,因为诸法没有真实相,所以每一个人就随顺他的业力,就出现不同的相貌。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许义非真实”,我们可以证明这一切法的义相是不真实的。我们讲清净本然,《楞严经》说:佛陀讲完这个清净的本性以后,有弟子问:既然我们的本性是清净的,为什么会有山河大地呢?佛陀说:因为循业发现。就是你心动了,谁叫我们要动念头呢!清净本然是约着摄用归体来说的;但是我们平常的心不是安住在真如,真如不守自性,我们喜欢动念头。这一动,它就有很多的方向,你往好的地方动念头,你往不好的地方动念头,方向不同就会影响到你未来的命运。

你看目揵连尊者,他是一个大阿罗汉,他入禅定观察到他妈妈在饿鬼道,他感到非常的痛心,就赶快去托钵,然后得到美好的饮食,他就赶快用神通力把食物拿到母亲的跟前。他明明托到的是丰盛的饮食,但是他母亲因为过去有悭贪的业力,看到饮食都是猛火,吃到喉咙就变成火在燃烧,痛苦不堪。目揵连知道这个神通解决不了问题,就向佛陀祈请帮助,佛陀说:你要先消她的业障。你不从根本上消业障,你只是想改变她的果报,怎么可能啊!

所以讲“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这个道理。当我们平常生活当中,如果你觉得这段时间人事的障碍很多,你这个时候不要去改变别人,你就去修忏,你修忏修个三七二十一天,再多三个月,就会有改变。我们讲循业发现,这个道理你要永远相信,外境是你内心的业力变现出来,外境是内心变现出来的,你有这个心,就会有这个果报。

所以你看《了凡四训》说:真正明白道理的人,他跟你讲几句话,他就知道你以后是怎么样。为什么呢?你嘴巴的话,是你内心安立的。你为什么会讲这个话?因为你有这种心情。你有这样的心情,有这样的心念,就看出你这个人的格局是怎么样,你不用去算命,从你讲话的口气,就知道你以后是什么样的命运,相由心生。你看同样是水,饿鬼道如果不改变他的心念,他看到的水就是火。重点不是你把这个火拿掉,重点是你心念的改变。

所以说这个唯识无义,其实整个生命是因为你动念头才有的。当然我们不能够说不动念头,重点是你要往哪个方向去动念头?你希望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来生生命,你就尽量往那个方向动念头,那个果报就会出现。那你经常往不好的方向去动念头,那以后的果报肯定你不会满意,你来生的果报你一定不满意。所以说一切法的相貌,是我们的心念所创造的,它本身是没有真实相,所以修无分别智是合乎道理的。

【于过去事等,梦像二影中,虽所缘非实,而境相成就。】

有人提问说:既然一切法是没有真实相,怎么能够当所缘境呢?说我们的分别心要有真实境界的刺激,才会有分别心;那一切法的境界是不真实的,一个虚妄的境界怎么能够刺激我们的分别心呢?提出这个问题。这个地方回答说:没有真实性的所缘境,也可以生起分别心。提出一个印证,说“于过去事等”,说你过去的事情,你三年前曾经拜一部《楞严经》,一字一拜,慢慢的拜,很虔诚的拜下去起来,那这样的事情过去了,觅之不可得了,但是你一回想起来的时候,那个影像还是可以现前。

影像为什么会现前?这个事情不存在了,还是可以用心的名言把它捏造出来。“等”就是未来的事情,说你来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果报没有出现,但是你也可以:哦,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宝树、楼阁、鸟语花香,你也可以在心中,把极乐世界的影像现出来。所以说“梦像二影中”,像做梦也不真实,但是你在梦中也是真实的有这样的感受。还有这个像,这个定中的影像也不真实。

所以说从过去世、未来世、梦中、定中的影像,我们知道,虽然所缘的境像是不真实存在,但是内心所缘的相貌还是可以成就的,这个就是我们心中的想象力不可思议,心中的名言不可思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住于过去、未来、现在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动-住于过去和未来 一般人总是常...

命运的好坏是如何产生的

有人说:胎儿一旦离开母体,呱呱落地之时,就注定了一...

【推荐】为什么富贵不能持久呢

现下总在分类什么富二代,穷二代,吊丝,高富帅之间的...

禅宗里的无念是怎样一种境界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六祖慧能大师《坛经...

当下的念头若是念佛,就不会犯戒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愿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

万境本闲,惟人自闹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

重修你的命运

过去,有一个年轻人跟几个亲戚合伙做棉花生意。结果,...

行善易命,邪淫丢官,都是如此迅速

有位福寿双全的老先生,少年时极其贫困,常常几天无米...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临终时老实念佛,必能往生极乐世界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念佛的人...

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一、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省庵大师(1686-1734)清朝时著...

诸恶业中,唯色易犯,败德取祸,亦莫过此

【原文】 汪舟次曰。诸恶业中。唯色易犯。败德取祸。亦...

【推荐】每一句佛号都产生一种不退转的力量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

【佛教词典】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经名)La?kāvatāra-sūtra,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

【佛教词典】九恼

(名数)又云九难,亦云九横,亦云九罪报。佛现生所受...

怎样观察念佛有没有进步

今天是佛七第五天了,假如根机好而又真诚心念佛的人,...

此日不复,寸阴尺宝

有一个日本大官问泽安禅师如何处理时间:唉,我这个官...

为什么我们会变成迷惑凡夫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

圣严法师:忙人时间最多

在座的居士们,多半是非常忙碌的人,都还能够安排时间...

诸佛为何选择在人间而非天界成佛

《增一阿含经》中,记载过一则公案帝释天供养释尊时,...

怎样改掉爱计较的毛病

问: 师父,我特别爱计较,这个毛病怎么改啊? 慧广法...

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

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

清明节佛弟子怎样做才对已故亲人最有利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

《金刚经》的法与非法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这里所...

四十八大愿——(第23愿)一时普供诸佛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

印光大师呵斥民国奇女子成高僧

中国佛教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诗僧,如唐代的寒山、拾得...

六道的每一道中又各含有六道

【原文】 六道之中,复有六道。 且以人言之:有人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