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汉传佛教的忏法

明海法师  2023/1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汉传佛教的忏法

禅修最重要的前行就是忏罪集资。忏罪也可以说是净障,净除障碍。在佛陀时代,很多修行人见到佛陀,当时就证入圣果;或者通过其他人听到佛陀所说的法,当时就证入圣果。比如舍利弗尊者,听到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当时就证入圣果。在正法住世的时代就是这样,众生根利。

众生的根利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障碍少,第二是最根本的,信心淳厚。正法时代的众生,根器好就好在这个信心淳厚上。因为,信心淳厚的人障碍少。有业障也会表现在信心不够、清净信心不能现前上。

有一些佛经,讲到像法时代、末法时代的修行人障重应该怎么修对治。请大家注意,这是一系列的经典,不是指的哪一部经。比如《药师经》,文殊菩萨祈请世尊转法轮时,说众生福薄业重,应该怎样修法。《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也讲到像法时代众生修行障碍大,应该怎么净除障碍、使戒清净。

《占察善恶业报经》这部经分上、下,上就是专门讲净障集资的。像法时代、末法时代的修行人戒不清净或者没有得到戒体,戒有染污或者有毁损,障碍很重,修禅定不相应,即使偶有相应,也是为魔所加持,不是真正的相应。这部经中地藏菩萨在释迦牟尼佛的加持下讲了忏罪的法门,明朝的蕅益大师后来按照经文把这个法门汇集成《占察忏仪》。

我们忏罪集资可以称诵、礼拜佛的名号得加持,这是释迦牟尼佛从大悲心流出的。这个忏罪法,就是我们像法时代、末法时代障碍重的修行人必修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这涉及到很多因缘,涉及到时代的共业,佛法在这个时代遇到的障碍。千万不要小看忏罪集资的法门,如果你过去生中有很好的善根、很好的修行,在忏罪集资的修法之中,你过去的善根显现,就有可能禅定现前;如果你过去是开过悟的人,在忏罪集资的修法中,你的悟境就有可能现前。不过那是善根显现而已,我们不要去希求这些。

藏传佛教很重视忏罪集资,很重视这一部分前行。汉传佛教重不重视呢?也很重视,只是我们没有留意。宗门的大德高僧们,你去研究他的生平传记,在他明心见性以前,都直接、间接地有过相当深厚的忏罪集资的修行。宗门讲直指人心,所以对这部分的记录比较简略,有时候只是一句话。

比如,临济禅师在黄檗禅师座下,很多年就是干活,在大众中做服务工作,从来也没有到黄檗禅师那里去请教一个问题。很多禅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众中做服务工作,就是净障,积累福慧资粮,这是宗门净障的特殊方便,叫“陆沉众中”(隐没在众人之中),默默无闻地做一些苦活、累活、脏活,吃坏的,穿赖的,长时间地有这个过程,最后才有精彩顿现的时候。

汉传佛教天台宗的修行次第里面,“忏罪集资”就赫然成为修行最重要的一点。为什么说最重要呢?我们看天台宗很多祖师的传记就知道,他们往往会行《方等忏》法,拜《方等忏》,或者是拜《普贤菩萨忏》,《普贤菩萨忏》就是依据我刚才所讲的《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而制订的仪轨忏法。天台宗早期的祖师主要是依这两个忏法,也有依《请观世音菩萨消除毒害陀罗尼经》,依照这个经修忏法。

宋朝有一位祖师叫慈云遵式,就是我们晚课念的“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个发愿文是遵式尊者做的。他年轻的时候修行,由于用功过度,得了吐血病——吐血人受不了的,吐来吐去,人衰弱就会死掉。于是他发愿,结坛修《请观世音菩萨消除毒害陀罗尼经》这个忏法,大概是修到五个七、七个七这样的时间,他的病得十方诸佛菩萨加持,给他增延福寿,身体相貌都变了。

在早期隋唐时代,天台宗的祖师们修忏法的时候,有很多直接就悟入到三昧,得大总持,有得法华三昧的。智者大师是得陀罗尼,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他是诵《法华经》之后才禅坐。天台宗的这种修行次第是非常严谨的,我觉得很值得现代的修行人学习效仿。

天台宗祖师们修的忏法,就是我们汉传佛教的特色了。本来忏法是一种前行,对吧?应该后面还有正行啊,但是很多祖师在修前行的时候,直接就契入正行了,得三昧、得大总持啊,或者大开圆解,生起圆信。原因是什么呢?是他们在修忏法的时候用《妙法莲华经》的圆顿知见来摄持,所以直接就悟入了。我这么讲的意思是千万不要小看前行,认为前行没什么,大错特错了!如果有人这么认为,那就是狂妄了,所以一定要重视。

宋朝以后,天台宗的修行人修的忏法很多,《大悲忏》、《净土忏》。明朝蕅益大师不专攻哪一宗,他编了很多忏仪,《地藏忏仪》,《占察善恶业报经忏仪》,还有《梵网菩萨戒忏仪》。所以,汉传佛教的修法里有大宝藏,都在这些忏法里面。可惜啊,后来忏法弄成了一种佛事——经忏佛事,都成了赶道场,为信徒们做超荐、消灾啊,这个是很大的悲哀。

真正想修行的人,一定要把心老实下来,好好地修三皈依,通过修忏罪法门来增长净信,消除业障。从这里老老实实地过去,你不会走偏,不会绕弯。因为我们每个人其实业障都很重,《地藏经》里讲, “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大家想想,就是我们吃饭,如果你不能够食存五观(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的话,不能以某一种观法摄心,在吃饭的过程中就有好多罪业生出来呀!

饭好吃的时候,你贪著其味,贪业;饭菜简单的时候,你挑拣,对做饭的人生嗔心(这在我们道场里有啊),嗔恨业;饭菜也不好也不坏,那就是痴。对饭菜是这样,对其他事物一样的道理。

所以六根门头都是“业识”在耍弄我们的心(业识就是分别心),我们根尘交接之际,这个业识不停地幻现烦恼的阴影,盖覆了我们本有的智慧光明,而且根尘交接,一天到晚就没停过啊!所以我建议所有的修行人每天晚上都要忏悔,就是当天的罪业当天清。当天的罪业有的是你知道的,你反省检点,今天有一件事做得不对,有一个念头起得不对,当天晚上,不要过夜,一过夜就滚动了好多倍。

所以最好是每晚都要有功课忏悔,然后在阶段性的修行中,要拿出相当长的时间依一个法来修忏悔,《八十八佛忏》,或者《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忏仪,或者《大悲忏》,《大光明忏》,《法华三昧忏仪》,《方等忏》等等,你自己可以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专心致志。

古人修忏法那是非常慎重的,我跟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天台宗早期修《方等忏》要结坛,拜忏的这个地方是一个特殊的结界,非常清净庄严,其他的闲杂人员不能进。然后修行的人要上洗手间怎么办呢?这个坛场的边上有洗手间,进坛场的时候一定要穿新衣服、新鞋子,没有新的,要穿干净的。

中间有休息,如果要去洗手间,在坛场的边上有三间屋子连着,最远的那一间是洗手间,要去洗手间的时候在第一间屋把衣服全部脱掉,到达第二间屋,穿上去洗手间的专用衣服,用完洗手间,回到中间那间屋把去洗手间的衣服脱下,然后再回到第一间屋,把干净的衣服换上。

我讲这个是啥意思呢?古人修忏法那种恭敬啊,那种殷重啊……我们今天起码要做到,要洗手,要恭敬,对经书要恭敬,就这个很多人都做不到啊,很多人都粗枝大叶,所以和古人比起来,何啻天壤啊,怎么可能很快就相应呢?所以我们为什么不相应?恭敬就不够。就是刚刚我讲的这些细节,现在基本上找不到了,找不到有人这么认真对待。

如果你们一定要说,哪里有这么认真对待这些细节的?在日本,他们的真言宗、天台宗的寺院里,对这些细节,卫生、恭敬,做得很严密的,所以结坛,着新净衣,要护净,要起恭敬。这样修下来,业障一定能够净除,这样修下来,释迦牟尼佛金口所宣的修忏悔法,会有什么效验,那就一定会现前。

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做得太差,我们拜忏的时候,可能就没有忏悔的心态,而且集体拜忏的时候也不认真,稍微累一点腰酸腿痛就受不了,这就是我们现在人的根性。反正依我们现在的显相(显现的这些迹象)来说,与法要相应就比较难。大家一定要相信,佛法是最珍贵的,“最尊、最贵、最第一”。这个最尊、最贵、最第一的法,在我们生命中要现前,轻心、慢心怎么可能得到呢?很简单嘛,那太便宜你了。

释迦如来,诸大祖师都做过示现,为了法所受的苦,舍生命,头、目、髓、脑……,慧可大师求法断臂立雪,惠能大师在腰上绑一块石头为大众舂米,这些示现就是符合正法现前的缘起。

就说我们虚云老和尚56岁在高旻寺开悟,开悟以前,九磨十难啊,有这样的因地行持,最后才有妙果现前。一点不受委屈,一点不吃苦,腿痛马上就受不了了,可能有的人想再坐就疯了,这样想要得到法的受用,是不可能的,那太便宜了!佛法是无价宝!没有至诚,没有殷重,没有恭敬,没有种种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要磨习气、消业障,没有这个过程,不可能现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明海法师文章列表

改变你的思想,使令业果不成

我讲一个净土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在念佛法要中讲...

相信因果忏悔罪业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

念佛与消业

业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佛教不但把世间的贫富贵贱、...

散乱称名,皆已成佛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

地藏菩萨为何不能让众生永取解脱

地藏王菩萨有这种神力,反过来说,应当使一切众生永取...

净界法师:忏悔法门(2023)

(第一讲) 学人这一堂课,跟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是佛教...

下品三生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问: 九品往生中,下品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大安法...

以善业夺恶业,以善心夺恶心

中随烦恼有二种:『十一、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拒贤善...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妄想起灭不停,正是轮回生死根本

佛言:见性学道难,尽世修行如毛,见性如角;今之学道...

劝人合作布施比单独布施功德大

《优婆塞戒经》摘录: 1、善男子。一切布施有三根本。...

从医学的角度看堕胎对身体的危害

上天有好生之德,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医学报告指出堕...

越急于求成,越难以成功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比喻,说身心浮动的人好比滚动的石头...

【佛教词典】跋陀罗楼支

(人名)Bhadraruci,论师名。译曰贤爱。摧大慢之婆罗...

【佛教词典】有事

(术语)有为法之异名。俱舍论一曰:诸有为法,谓色等...

若有病苦缠身者,当持念药师咒

药师咒是《佛教念诵集》中十小咒之一,来自《药师琉璃...

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于能够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根据所观境的不同,大致上可以...

往生极乐世界九品莲位图文详解

上品上生: 往生之因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

不安分的牛儿

也许,有人会认为人生多烦!其实,这都是因为「想不通...

将军的忏悔

梦窗国师有一次搭船渡河,当船正要开航离岸时,有位带...

【推荐】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问: 师父,您刚才告诉我们当下一念,我们也知道当下一...

吃素戒杀是阻断怨怨相报的恶性循环

杀业是人类行为当中非常深重的一种恶劣的冲动。众生都...

十种忏悔法门

人除了人事上的忏悔之外,更要有工作上的忏悔。譬如盖...

同样一个东西,每个人产生的想法不同

这个妄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念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

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

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 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

四十八大愿——(第13愿)佛寿命无有限量

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

身心一如相互连结

在佛陀的教导中,我们了解身心是无法分割的。身即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