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关于僧人还俗问题三则

太虚大师  2024/0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关于僧人还俗问题三则

告青年苾刍(比丘)之还俗者

近年以事变纷乘,居各种地位者,每每因不安而有变动,政、学、军、商中人之出家入僧者固甚多,而僧中青年以返俗而入政、学、军、商界者亦殊不少。但其糊乱入僧、糊乱返俗者,或根本上对于佛教无信心而返俗者,非今所申告。而亦有于佛法有相当了解与信服者,然以个人情欲,或环境变迁,或别有怀抱等关系以返俗者,则虽返俗而离去僧中苾刍等地位,然仍不失为信佛之菩萨优蒲塞等地位,故虽舍僧返俗,而仍应摄在佛教之四众弟子中,此则正今所欲申告者也。

显教、悦安、愿航、会中等,皆青年苾刍之不无信解者。虽因故返俗,但返俗之后,亦必须仍居在家佛徒之地位,加入各处之在家佛徒团体,或四众佛徒之佛教会等,最少亦应能似普通之在家佛徒,热心佛法之弘护及修学,方可于内心无愧。乃今大抵皆避去佛徒名义,且连旧日师友,亦不面不通音问,抑若于佛法全无信解者,殊堪怪诧!恐如此之人尚非少数,窃愿不忘前志,互联声气,以在家之菩萨自期也?

(见海刊十一卷四期)

不能守僧戒还俗勿污僧

佛律是许可舍戒返俗的。返俗不必因不能守戒,也可因愿作有些救国护教等事情而需要还俗;但不能守僧四根本戒──淫、盗、杀、妄戒,尤其淫戒──决须还俗。还俗是清白的行为,缅、暹的官绅都以“是僧还俗”为尊荣,唯是犯僧根本戒甚至淫戒──僧尼犯淫戒则是犯邪淫戒──仍覆藏遮掩,甚而尚敢公然住持寺院,主导讲堂,恬然不知羞耻,真是犬豕不如毫无惭愧的阿鼻种子。

我们僧中有知道这种僧,污僧辱僧败僧破僧的恶僧逆僧,务要鸣鼓而攻的攻而去之,不令留在僧内害僧。由此,我们为尊重僧戒故,尊重还俗的瞿飞白──悦安还俗──,林子青──慧云还俗──,陈沧海──蕴光还俗──等,舍僧还俗正式结婚而有正当职业。其余虽每因陷于不正结合而偷偷还俗者也为尚知羞耻,胜出虽犯淫戒等而仍污住僧中的僧尼百千万倍。

所以如遇有不复能守持僧戒的僧尼,应毅然决然立刻舍戒还俗。至于已犯僧根本戒,甚至仍住寺领僧者,更应猛发惭愧羞耻,向佛僧认罪还俗,以求改过做人,尤为切要!必须不能守四根本戒的都舍戒还俗,僧众乃能清净;僧众清净,佛法僧乃能受人们尊重恭敬。舍戒还俗不是舍弃佛法的信仰,应仍受三皈五戒,最少仍应为三皈信徒,拥护赞叹佛法僧,亲近供养佛法僧,为一般在家佛教徒表率,如此乃能使佛教兴盛。

(见觉群五期)

尊重僧界还俗人

近年以来,各处开坛传戒,其由各界出家受戒而入僧界者,年多一年。但看各传戒之寺,住三百二百或四五百众,便可见矣。但入僧者虽多,而僧众并不见增,则因由僧界还俗者日多也。且还俗而散入军界、政界、学界、商界者,亦时有闻人。惜拘旧来习惯,以由僧还俗为羞耻,深自隐秘其为僧历史,不相闻问,不相联络,致虽其为僧数年或十数年,一旦返俗,仍于佛教无所裨益。近来还俗人多,亟应阐明佛教,一破旧习,俾佛教与社会人士,转加尊重而改易羞心理为耀观念,组设“僧界还俗佛徒会”,弘护佛教,服务公益,则自他俱利矣。

按佛教戒法,凡正信佛教而出家为僧者,一旦深觉自身不适宜僧众生活,虔守僧戒,或忽因特殊的环境与内情必须还俗者,准许陈白僧众,依佛律舍僧戒而还俗退为在家菩萨,或五戒优婆塞,三皈优婆塞,以为在家佛徒。若后机缘转变,亦仍可受戒为僧,如此为僧还俗可经三次,第三次还俗后,才不许再受戒为僧。既令不能守僧戒者容易还俗,则僧众份子可较纯净,而曾受僧众教化与训练者,还入社会,于护教化利群众较为有力。例如暹罗、缅甸之上层社会人士,均须入僧再还乃能受人尊敬。我国古来,若朱元璋之还俗做皇帝,刘秉忠之还俗做宰相,姚广孝之还俗做少师,亦无不大有裨益于佛教于国群。故于由僧还俗之在家佛徒,本佛律之意旨,应时势之需要,急宜提倡尊重以一变旧风气也!

但于此有必知之条件者:其一、还俗时须当众缴出戒牒衣钵,改换衣装,宣布还用俗家名姓。

其二、如再来出家为僧,必再经剃度受戒之完全手续。

其三、还俗时应退为在家菩萨或五戒优婆塞,最少亦须仍为三皈优婆塞,否则、即成非佛教徒,为一普通之人矣。尤不可改从异教,为异教徒。盖为普通之人,但不唯舍戒而且舍信佛;若为异教徒,则不唯舍信而且破见断善为一阐提矣。于此窃愿诸已还俗者,从速觉悟,而为互相尊重之组织。以后诸还俗者,均能遵依条件,善自安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太虚大师文章列表

女众出家的注意事项

近来经常有女居士问我出家要注意的事情,我想,能够放...

成就九法得道果

昔日,佛陀与五百位比丘于迦毗罗国的闇婆梨果园弘法度...

【推荐】戒律中对僧人从事占卜算命的观点

佛教的基本义理是反对占卜算命的。那么,这个线索从哪...

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

一 出家要真参禅,参透未生以前; 一日凡躯脱落,灵光...

留学的僧人回来后,不信大乘佛教了

你比如说现在,不少出家人兴起留学热,到斯里兰卡去留...

出家人,其实一点也不闲

《禅林宝训》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衲子守心城,奉戒律。...

出家人穿着衲衣有多种功德

衲衣,就是用世人丢弃在粪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坏破碎的衣...

人不可貌相,有很多和尚是异相

人家说聪明不过衲子,衲子,就是指出家人说的。你不要...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推荐】平常没什么感觉,临终时你就知道怕了

如果一个人,他对过去的业都没有处理没有处理的意思,...

逆境烦恼,最怕你下定决心

一切法的逆境,最怕你下定决心,当你下定决心,这个时...

【推荐】内心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始终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从前我和其他比丘...

净土一门 九品往生

净土一门虽广摄诸根,咸登不退,而见佛久近,闻法大小...

【佛教词典】眼筋

禅林用语。意指眼光敏锐,比喻有作为、有气概之貌;禅...

【佛教词典】鬼鞭故尸

(传说)经律异相四十六曰:昔外国有人死。魂还,自鞭...

我相信...我不相信...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

如何为亡人称名回向

早晚功课,为亡人称名回向。森则按照普通丛林功课,每...

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予来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时王梦惺居士来信,为...

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义:一、...

【推荐】为何不能低下心来向别人学习呢

人首先要能够谦卑自己。众生为什么会有种种的苦恼呢?...

不要因为念佛太简单,就认为它很低级

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平等普度,含摄一切众生,大造之中...

在各种境界中修福种福

在顺境中应怎么办? 我们遇到顺境,应当这么想:我家...

佛教对炒股的看法

首先,佛教不赞成甚至反对炒股,僧人更不应为之。因为...

如何帮助不务正业的人早日回头

问: 如何帮助一个有赌博,不务正业的人早日回头? 大...

你要修福修慧,这句名号就完全具足了

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来比喻智慧的深广,...

内心有正念跟妄念二个念头

我们凡夫的虚妄分别心,当我们没有遇到佛法的时候,我...

【推荐】德行不够,德不配位

古人说有德配位,也说德不配位。 我们说一个人:别人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