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知道是真心还是妄想

净界法师  2024/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知道是真心还是妄想

烦恼它是有根本的。什么是根本呢?《楞严经》讲生灭心。这个生灭心或者讲妄想,这个地方讲颠倒想,这都是烦恼的根本。我们解释一下。

颠倒想我们也叫作妄想。《楞严经》的观念,它第一个要你“分别真妄”,就是我们这一念心,你要随时知道你现在是安住在妄想,还是安住在真心。怎么知道是真心还是妄想呢?《楞严经》给出一个判断的方法,说是这个颠倒想,“想”是没有错,人是应该有思想,但问题不能够落入颠倒。就是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感受,而我们的想法是跟着外在的感受而走——跟着感觉走的时候,这个就是颠倒想,因为这个就会引生烦恼。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到厨房去吃苦瓜。我们的舌头跟苦瓜接触的时候,有一个苦的感受,由这个“受”,我们就产生一个想法:这个苦瓜不好吃。这个就是颠倒想。我们今天去吃蜂蜜,我们的心跟蜂蜜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感受——一个甜蜜的感受,我们说这个蜂蜜很好吃。这个也是颠倒想。也就是说,当你的想法是由感受来牵动的,这个就是颠倒想。

那什么是真实的想,真心出来的呢?比如说,诶,我要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个想法是从你内在对于道理的思惟而产生的,是从内心生起的,这个就是真实的想。所以,我们判断什么是颠倒想,什么是真实的想,你先要找到它的根源是从哪里来的。只要你这个想法是从外面来的,统统是妄想,统统是痛苦的根源,这个都是你要破的。

就是说你现在有一个想法,你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想法是我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而产生的,外境消失了,我这个想法就消失了,这个就是颠倒想。我今天生起一个想法,不管外境怎么变,我一定要利益有情,我一定要弘扬佛法。不管外面怎么变,你的想法还是不变,这个就是真实想。所以,只要从内心深处生起的想法,这个就是真实的功德。要外境的刺激引生的,这是颠倒想。简单的判断就是这样。

当然到《楞严经》,它会很详细地说明。总而言之,阿难尊者说:“我这个法门得到的最大最大的好处,就是消灭我的颠倒想。”《楞严经》说,所有的烦恼有一个根本,不管贪欲、瞋恚,其根本都是颠倒想。这个根拔掉以后,烦恼就没有根本了。所以,当我们把颠倒想拔掉以后,就能够很快地证得清净的法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一、转凡学佛世安宁 今晚佛学讲座的讲题叫做转凡心修...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这里,传灯大师施设了一个问答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现...

圣严法师:在忙中起了烦恼时的禅修

现代人是非常忙碌的,除了街头的流浪汉,以及好逸恶劳...

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

可能我们学哲学,往往他就把它分成二分法,或者是唯物...

内心牢狱的煎熬

有的人犯法坐牢,狱中的铁窗关闭了他们的行动自由;有...

一切向上看,切莫学下流

多年前,某晚报曾出了一个题目,公开征求答案,题目是...

圣严法师:只顾耕耘

绝不能用企图心、希求心、期待心修行。诸位怀抱着不同...

现代人的心灵荒芜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一直为追寻美好、幸福生活而不...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念佛平时须相续

今天的讲话题目是念佛平时须相续。再分三段来讲: 第一...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个性好的,到哪里都会跟人...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

【推荐】为何得不到观音菩萨的感应,问题出在哪里

大家都知道观音菩萨的神通妙用,有求必应。《普门品》...

【佛教词典】沙弥安居受日法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余有安居、受日等事,例同大僧...

【佛教词典】坊

指僧侣之住房或区院。十诵律卷三十四(大二三·二四九...

佛现前先不要太高兴,你继续念佛

这个祖师有讲过,魔王可以模仿阿弥陀佛,有可能。但是...

以上十事,都是做人失败的原因

朋友好心对我们说:你做人非常失败,我们听了不必生气...

念佛人很少往生的原因

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听到...

只过几年你且看他

刚开始学佛想要改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到有人说,你...

庸医治偻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经是庸医了,医病增病,越医越...

不理睬妄念,是对付妄念最好的方法

稍有点修行体验的:妄念来了,很害怕,我一定要把这个...

【推荐】淫欲毁人不倦

在《禅秘要经》里面讲,男人周身的脉络都是从眼根布散...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我们古人都很相信这个道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有个公案...

福报大的人,做事情就比较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跟福报大的人一起出...

学道者应具备这三种心

明末清初,处于衰落期的禅宗呈现出一派复兴的迹象,僧...

梦参老和尚《学三皈依》

释迦牟尼佛最初在因地时,听到五十三佛的名字,他就辗...

念佛人不要反被聪明所误

公据何人问大苏,大苏就是指苏东坡苏轼,唐宋八大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