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所有一切法还是回归到这一念心

净界法师  2024/03/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所有一切法还是回归到这一念心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唯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意根是什么功德呢?默容。因为内心是不能讲话的,它能够默默地去容纳一切善恶的诸法。比方说,我们看到一个人或一个事,我们嘴巴并没有说话,但是心中对这一切法却能够产生了了的分明,这个就是一种“默容”,它能够默默地去容纳、去了知一切善恶诸法。

那么它了知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法呢?这当中包括了“十方”(这个是讲空间)、“三世”(这个讲过去、现在、未来,讲时间),“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它能够了知世间的这些杂染诸法,也能够了解世间的清净诸法。这个是约法来说。前面是约空间、约时间,这个约法。“唯圣与凡”,这个约人。我们也可以去了解圣人种种的功德相,也可以了解到凡夫种种的果报之法。总而言之,整个十法界的染净诸法、依正二报,都能够包容在一念心中,而穷尽一切的诸法,没有欠缺。所以我们意根是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其实,这个地方的意根主要还是讲第六意识。我们撇开本经的内涵不谈,佛陀在几乎所有的大乘经典赞叹的就是第六意根,就是这个第六意识。你看印光大师说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所有一切法是从它发动出来,所有一切法还是回归到这一念心。

天台宗在修止观的时候,它的所观境,它的空假中三观,其实主要是观现前一念心性,就是这个第六意识。它的理由是什么呢?它认为观第六意识有很多好处,因为它能够通前通后、通上通下。我们解释一下。

天台宗认为法有上下的差别。你看佛法界很殊胜,佛的功德法界很高;六凡法界是很广大,你看各有各的因缘,有些人造什么业,到什么果报去了。佛法界很高,众生法界很广,那你怎么办呢?

天台宗说,在佛法界跟众生法界当中,有一个贯穿佛法界跟众生法界的,就是心法,因为它通于佛,通于法,通于众生。你一念迷它就是众生法界,你一念的悟就是佛法界。所以在空间上你观一念心,你就知道你是跟什么法界相应,通上通下。

通左通右是讲时间。你看我们生命有过去、现在、未来,那你怎么知道前生的你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前生的你就是保存在你一念心中,我们讲所有走过的路都留下痕迹。我们这一念心是怎么来的?从唯识的角度就是熏习、累积,就是过去、过去、过去……有很多很多的过去就累积成现在。诸法因缘生,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你过去经历了很多事情,造了很多事情,全部累积起来,就是你这一念心。

你说:“诶,我为什么看到佛就想拜?”事出必有因,你以前有拜过。所以,内心的功能都是由你过去的造作累积下来的。所以你要了解你过去,欲知前世因,你观察你这一念心,哦,我前生哪一方面的业造的特别多,你大概清楚了。所以,了解前生,你看你的心,因为你这一念心经历过前生,它去过前生嘛。我们从前生跑到今生的时候,色身是死掉了,但是心识是通过来的,心识是没有所谓死亡,它能够超越死亡。所以天台宗说,你观这一念心可以知道你的过去,你看你的想法你也可以知道你将往哪里而去,你也可以知道你的未来。所以它通左通右。

观这一念心,可以知道过去、现在、未来,可以知道佛法界,可以知道众生法界,所以天台宗安立了现前一念心性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就在一念心中。它说,这么多法,你一辈子学不完。佛法界太高,众生法界太广;过去不可知,未来还没有出现,但是你掌握你这一念心,全部都知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

详夫心者。非真妄有无之所辨。岂文言句义之能述乎。然...

为灵魂沐浴

俗世喧嚣,红尘扰攘,我们在其中摸爬滚打,难免会让灵...

你一天到晚看别人,就容易起烦恼

问: 师父在《楞严经》有提到:就是他的根跟识,是一个...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心静欲自消

四十二章经的三十一章,心寂欲除,这个心寂灭了,自然...

捉贼啊

寺院里刚来了一批小沙弥。有天夜里,当新来的小沙弥们...

观心无常,调伏我见的颠倒

以下的观心无常跟观法无我,偏重在调伏我见的颠倒。就...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必须了解理事不二,修行有事相上的生灭及理体上的不生...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楞严经共10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身为大患之本,众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识此生死苦因...

文殊菩萨给你的智慧和吉祥

文殊师利菩萨的意思是妙智慧、妙吉祥。 我们在世间都希...

格言联璧

学问类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

六根的见闻觉知,全是自己的东西

我们一生当中,你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全部是你自己的...

【佛教词典】实用佛学辞典

民国二十三年(1934),上海佛学书局编印之佛学辞书。...

【佛教词典】法雨

以雨来比喻佛之教法。佛法滋润众生,令由迷妄而至证悟...

临终注意事项

光自七月廿五至申,今日回山,适由山转来汝书,知汝父...

十里山坟,就是阎王的催命信

看了(祭奠亡人)这一幕情景,我们净土行人就得要想到...

戒杀与吃素

我国大乘佛教的传统,特别重视不杀生与素食,因此吃素...

放弃就会丧失积功累德的机会

这个不迷不取不动,我们一再强调,关键在不迷。其实,...

在爱情中成长

《四十二章经》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

老鼠也能往生

清朝的时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门内,有一座庵堂,住持...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我们再看看什么叫涅槃,涅槃,梵语,此云寂灭、无生。...

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

【推荐】婚前同居的危害

婚前同居通常是指男女在恋爱过程中,未经结婚登记,而...

佛陀座下的七众弟子

(1)优婆塞: 汉译为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等,即是...

人心不正,太聪明反而害了自己

清朝的纪晓岚是大学士,他一辈子都在编四库全书,所以...

普庵祖师戒杀文

堪叹诸人不较量,却将造罪当烧香。 处处神坛社庙,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