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找到清净本性,这才是成佛的根本

净界法师  2024/05/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找到清净本性,这才是成佛的根本

大乘佛法的菩萨道跟一般外道的修学有些地方是相同的,有些地方是不同的。比如说我们今天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我们依止善业去创造一个暂时安乐的果报,这一部分是共外道的。外道的修学也有安乐的果报,也有安乐的道法。但是在修善的时候,修习菩萨道之人心中有一种观照的智慧,我们讲心地法门,这一部分是不共外道的。

也就是说,整个安乐的过程当中,我们还有一种解脱的功德。所以,大乘的菩萨道基本上是以觉悟作根本,它是通过一种心地的观照而能够产生解脱。所以,你看本经,阿难尊者启请大乘的止观法门,佛陀刚开始并没有直接开示修学的法门,而是先发明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也就是说我们先要了解这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透过这个道理的了解,才能够生起日常生活当中一种圆顿的、微密的止观,然后在每一个境界当中产生解脱。这样的一种止观,在本经当中,蕅益大师讲出两句话来总持我们前面的观念。他说,整个修大乘止观的基础,就是在了解“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首先你要了解我们心中这个妄想,它是不真实的。为什么不真实呢?因为它随境生灭。你看,境有,心就有——有人赞叹你,你就起欢喜心;有人毁谤你,你就生气。境无,则心无。这个很明显是随境生灭的嘛。既然它是一个生灭相,表示它不真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觅心了不可得”。它只是外境刺激产生一种暂时的影像而已。

所以我们一定要先了解到:妄想是无自性的,“达妄本空”。妄想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不应该跟随妄想走的。它只是一时的感觉、一时的想法而已。

那么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呢?知真本有。无始劫来,我们每一个人心的深处,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它白天也存在,晚上也存在,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地去体会它的存在。它是恒常存在的,不管过去、现在、未来,它是恒常存在在那个地方。这个就是“知真本有”,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找出来的那种清净的本性,也就是成佛的根本。我们必须把清净的本性找到,根据这个本性发菩提心,根据这个本性修六波罗蜜,这个功德才能够恒久,因为以不生灭心产生的功德,才是不生灭的功德。所以,找到我们清净的本性是很重要的。

我们前面的经文都是在破妄,达妄本空,观察妄想没有真实的体性,所谓的“觅心了不可得”。这一科以后,佛陀正式显真,开显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清净本性。那么他是怎么开显的呢?他是个别地就着见精来开显。见精就是我们从六根门头里面的见、闻、嗅、尝、觉、知这六根的功能当中,特别就着见的功能去开显那个真实的见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对治妄想和外界干扰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赖...

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

众生心性,与佛无异。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华严...

只念佛不学其他经典可以吗

问: 有很多人动员我们,不要学《金刚经》、《楞严经》...

念佛时妄想纷飞,该怎么办

问: 我念佛时妄想纷飞,都是对世间的贪瞋痴,想清净就...

有对错的概念,你就很难调伏妄想

这个人天乘,你可能要经过三年五年的时间,必须要扫除...

【佛学漫画】妄念如灰尘

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故以深信心,常称弥陀名。...

饬终须知

众生心性 与佛同俦 由迷背故 轮回不休 如来慈悲 ...

记忆力差该怎么办

问: 记忆力差怎么办? 万如法师答: 经文咒语记不住,...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平时散乱不精进,只因没修无常观

我们平时散乱、修行不够精进,是因为没有修好寿命无常...

解决了生死,父母的恩才可以报

有些人不进禅堂来,反正一天到晚有饭吃,无所谓。年青...

家人在家吃素,出门吃荤……

问: 南无阿弥陀佛,至诚顶礼宏海法师!家人十多年来,...

一切具足,何假向外求觅

大珠慧海向马祖道一求佛法,马祖告以:「一切具足,更...

【佛教词典】静息王

【静息王】 p1378 瑜伽二卷十四页云:复次于世间四姓生...

【佛教词典】须跋陀梵志梦

(故事)佛涅槃夕,须跋陀梵志感恶梦,怖而诣佛所,出...

对境炼心才是真修行

问: 弟子听过一个公案,有位修行人一直在山上闭关修...

只忧道业难成,不虑身心沉没

出家人专务世法,应赴经忏,贪图名闻,关心利养,佛行...

善恶因果,错综复杂

一次上山,有道友问师父:为什么这个世间常看到好人不...

慧律法师《律己与宽人》

修行人要让众生有解释的机会忏悔的余地,不要咄咄逼人...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念佛是靠我们的信心和愿力,心清清净净地念,是要把心...

机遇有时就差那么一点点

很多人说,距离金子三英寸远讲的是关于机遇的故事。可...

做这么多功课,为什么没有感应呢

问: 师父,我做这么多功课,为什么佛菩萨没有感应呢?...

终日念佛为何无法往生

人们常说,终日念佛,为何无法往生?截流大师告诉你答...

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

在日本有这样一位年轻的临终关怀护士大津秀一。他在亲...

「息诸缘务,一心行道」这个非常重要

先看总说,师修净土,久而弥笃。这是一个总说,印光大...

行策大师《净土警语》

劝发真信 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自远祖崛起庐山。肇兴莲...

小资型学佛和商人型学佛

似乎短短几年间,伴着新的传播技术和人们对心灵层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