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造的业,都跑哪里去了

净界法师  2024/07/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造的业,都跑哪里去了

从唯识学的角度来说,整个身心世界的交互作用是“唯心所现”,是我们这一念心所现。这个地方的“心”是谁呢?是阿赖耶识。我们解释一下。

阿赖耶识在唯识学叫作我爱执藏。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有一个根本,或者讲一个仓库。比如说,诶,我造了业:我刚刚去拜了一部八十八佛。我拜完以后,这个业造好了。那业跑哪里去了?谁来保存它?我死亡以后怎么这个业能够从今生跑到来生去了呢?那么一定要有一个东西把它保存下来。这个东西谁保存?就是阿赖耶识,就是我爱执藏。这是一个很微细很微细的俱生我执,也就是唯识学上说的整个生死杂染的根本。其实《楞严经》要破的,就是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的作用有两种情况:

第一个,它能够种子生起现行。所谓“去后来先做主公”。当阿赖耶识在我们生命投胎的时候,它把种子释放出来--把你前生所造的善恶的种子在今生慢慢地释放出来,种子起现行,释放果报。

第二个,你今生造了很多业,这个现行又变成种子--现行又熏种子,它把你今生所造的业再吸收起来。

所以,阿赖耶识身为一个生命的根本,第一个,它释放业力;第二个,把你今生所造的新的业再保存回去。所以构成一个业力的相续,又构成一个生命的相续。为什么会有来生?因为有阿赖耶识。身为一个我爱执藏的阿赖耶识,就是把这个色心诸法不断地释放出来;你造作以后,心法攀缘色法,又造了很多业,又把它收回来,让来生继续用。为什么我们会有来生?因为我们不断地就是这样的“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相互地辗转相续。

这就是我们在唯识学所学的一个教理。但到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佛陀开显真实相:事实上,我们的身心世界就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在阿赖耶识的背后还有一个主人翁。《楞严经》所要做的就是要破阿赖耶识,恢复到本来面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老鼠入牛角,当必有倒断处

【原文】 圆觉谓轮回以爱欲为根本。而此爱欲,百计制之...

切莫贪图享乐而浪费光阴

生命短促,切莫贪图一时享乐而浪费光阴。修行因缘难起...

这个荣耀,又有什么能再超过呢

原文: 莲之为物,虽出淤泥,体常清净。人能一切不着,...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识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个时候,彻底了...

现在是过去的果,又是未来的因

当我们知道生命的因缘,是由心力创造出来的,那么心力...

惟贤长老《学习唯识对净土宗念佛之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唯识的中心是改造心地 唯识是讲什么的?唯识的中...

知道前生是出家人,何不恢复出家人的事业

印祖在《文钞》中说,在苏州有一位吴引之先生,是晚清...

独头意识所感知到的五种法处所摄色

这个独头意识所感知到的法处所摄色有五种,这里只列出...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

一言孝养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缘而生。云何藉缘。...

【推荐】施食只会有功德,不会有任何风险,有佛经为据

施食只会有功德,不会有任何风险,有佛经为据: 1、有...

师徒的相摄之法

【原文】 《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弟子事师有五事:一、...

念佛人为什么会着魔

问: 念佛人诸佛护念、菩萨拥护,但是为什么现实当中...

【佛教词典】善利

(术语)利益之善妙者。谓菩提之利益也。法华经化城喻...

【佛教词典】本有

(一)指本来固有之性德。与“修成”、“修生”相对。二...

一定要在事相上磨练,这种才是真功夫

过去有一个人他很会驶船,他研究很多,是航海的专家,...

泰国佛牌与古曼童是否可信

问: 请问在西安目前卖得很火的泰国佛牌,古曼童等说...

为何每天勤修却进步不大

对自己没有要求,或不希求未来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

浅议如何集中精神

现代人在生活中,时常感觉无法集中精神,以致工作学习...

未证谓证,未得谓得,大妄语成阿鼻地狱

宗门下的人,不乱开一个口;假使说错一句话,就要丧身...

千锤百炼,身心皆益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心身...

真如本在自心,佛性即在自心

过去,有一个人专门雕刻夜叉罗刹,他天天要构思、仿真...

烦恼不懂得摆平,有谁能保佑你呢

没有正知正见,你会去求神、掷杯筊、烧香,烧很多的冥...

宋仁宗皇帝赞僧赋

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

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成功

一个人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成...

把这「五根」扎下去,如救头燃,如丧考妣

这五根就是信、精、念、定、慧。为什么称为根呢?我们...

何以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

佛所说一切法门,虽高深玄妙,圆顿直捷,皆须断尽烦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