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不分别,就没有那件事

妙境法师  2024/07/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你不分别,就没有那件事

修唯识观分两个部分,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像刚才说的,我们这一念灵明的心所面对的一切,都是内心的分别;所分别的境界都是假的,都是空的。你就这样想,这样思惟观察。

或者在奢摩他里面这样观察:所见闻觉知的这一切的事情,都是假的,都是虚妄不真实的;离开了我的分别心,没有那件事情的体性。这样观察,就是观察一切法都是虚妄分别心,所分别的境界都是没有自性的,都是空的。这是第一个阶段这样子去修。

第二个阶段:就是再进一步的时候,这一念分别心也是不可得了,所分别的境界都是空无所有的,能分别的心也不生起了。「能所双泯,心境双泯」,这个时候圆成实性显现了,是名为「唯识性」。这第二个阶段的唯识观,这是真实的唯识观。

在唯识的法门,它不先观一切法都是空,心先保留,分别心先保留,先保留自己的虚妄分别心不空,只是说所分别的一切法都是空无所有的,先这样观察。

我认为这一个方便也是很好,也是不错的,也很能够降伏自己的烦恼,也是很有力量。就是很明显的看见这一切的冷的境界,热的境界,可爱的境界,可憎恶的境界,都是自己的分别,根本没有那么一件事;你不分别,没有那件事。这样去观察也很有意思,也是很妙。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破舌识有自体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

十二因缘法

十二因缘法大家要了解一下,这是佛法的常识。它阐释三...

真如缘起的三种问难

《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特别是在唐朝有三种问难,...

让心先摔过去

布勃卡是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冠军,享有撑秆跳沙皇...

【推荐】六个方法可以忏除过去和现在所造的罪业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

外境没有好坏,好坏是心安立出来的

唯心识观是先远离对外境的执取,远离遍计执。我们讲遍...

观一切法即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

天乘四空定之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

第二个,识无边处定。 二、识无边处定,谓行者厌虚空之...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为何吃亏反而是福呢

可能有人会问,吃亏就是吃亏,占便宜就是占便宜,怎么...

永不见佛,永不闻法,这是最可怕的

如斯罪人 永不见佛 众圣之王 说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难...

待在能让你的修行成长的地方

有着低劣业力的众生,将目标投注在世间的显赫与虚荣上...

弥勒净土的庄严和往生弥勒净土的方法

最近有人留言说,因为玄奘大师和虚云老和尚等大德都发...

【佛教词典】五居

(界名)五净居天也。性灵集七曰:五居足疲秣,十虑心...

【佛教词典】净主死亡

子题:无岁比丘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一、僧祇)僧...

《地藏经》的二十八种利益

【 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若未...

大悲咒的来历与功德利益

《大悲咒》为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共同赞叹,功德威...

星云大师《佛教的忏悔主义》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我要和各位讲的题目是...

气功和巫婆能治病是什么道理

有人曾问我:佛教可以通过因果的道理令人迷途知返,改...

观音菩萨救苦心殷垂形六道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度生...

【推荐】身为佛子,日常生活中如何与父母相处

佛陀在《贤愚经》中讲道: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

诚实而又有意义的话

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在临终的时候,召集所有的弟子,作最...

虚云老和尚的修行经验与学经的主张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

【佛学漫画】净饭王

人生并不是带着追求荣耀的目的就可以实现完美无缺的一...

六道轮回,全部是妄念

一念心性的本体是清净的,而且是具足染净诸法的清净,...

只要不信命,命就可以改变

有一次,一位营业员给我写信,她说,我听说你是法师,...

【推荐】《无量寿经》会集本的重要错误

某人曾经说过:「夏老居士不是普通人,他的会集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