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拜佛和拜舍利有没有差别

妙境法师  2025/03/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拜佛和拜舍利有没有差别

问:师父刚刚讲到这个舍利,我就想到几个月以前,这个佛指舍利很轰动,佛在世的时候,那个是释迦牟尼佛的真身。有时候有人拜佛的时候,家里没有佛堂,就对着墙拜,但是心里面有佛。是不是这个佛的舍利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凡人做不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拜佛就是要有个佛像。现在譬如说我拜佛像,跟拜这个佛指舍利,从佛法上来看,是不是有不同?

妙境法师答:我们拜佛像的时候,应该观想“不是佛像”,你应该这样观想,是真有佛放大光明、现高大身、相好光明,在这里。你先要这样观想,然后礼拜,应该这样子拜佛。如果你不这样子礼拜,你观想这是佛像,你这样拜佛也有功德,也是有功德,但是这差很多,功德差很多,是这样。若是我们请佛的舍利,请佛的舍利的时候,我们对它礼拜、供养、赞叹,也是一样的,也是一样,你也应该这样思惟:“这是佛无量劫来有般若波罗蜜的熏修,成就了无上菩提。舍利,是无上菩提的住处,所以我对于舍利也特别恭敬、供养、礼拜、赞叹”,这样子会好一点。如果你完全没有这些观想,说这是舍利,这是佛舍利,我就礼拜,这样子功德差一点。

另外一个问题呢,就是说是没有佛像,没有佛像,我就是面向墙拜,也是一样,你也应该观想佛在这里放大光明,这样礼拜。其实你刚才也说了,心里有佛,也是应该这样子。这样子礼拜呢,有佛像、无佛像,不关紧要。

所以,拜佛和拜舍利究竟是有差别、没有差别?究竟地说是无差别,没有差别。但是,每一个人面对这个境界生起的恭敬心不一样,这地方有差别。若是你能这样观想的话呢,那就无差别;若不能观想的话,还是有点差别的。

你有佛像的时候,他“像”,就是类似,其实还不能说那个佛像和佛是像,其实我看会差很多的,但是它比舍利具体了一点。所以在我们初开始信佛的人,只是简简单单地这样拜佛的人,是有点差别。当然,可能这佛像是人造的,这个舍利是佛的真身的一部份,那么你的恭敬心如果强的话,你的功德也是很大。如果你生的恭敬心不强,那功德也受影响。所以,他们的差别是在乎恭敬者本身的诚心,和恭敬心的程度的问题,差别是在这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不同答案回答相同的问题

某个清晨,当佛陀正与弟子齐聚一堂时,一名男子前来请...

不要高估了自己,你不是六祖大师

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锅漏匠...

第六意识的病根

我们的心─了别外境主要是前六识,这当中前五识是明了...

布施的功德

释尊在祗园精舍向僧众讲述布施的功德: 如果附近发生...

念佛时耳鸣烦躁无法摄心该怎么办

问: 顶礼法师!弟子因为业障深重饱受耳鸣之苦,而念佛...

堂上二老是活佛

明朝的时候,有个安徽人叫杨黼(fǔ),是一个非常虔诚...

做种种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

圣号的成就来自于佛的愿力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诸佛与众生的互动不是单方面的,...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值得珍藏一辈子的话

人生路漫长而短暂,只有懂得人生活着的意义才可留驻生...

修行是转变第六意识,而不是消灭第六意识

我们这一科是把遍计执--所谓能遍计的第六意识,它计度...

对于善法不要得少为足

菩萨面对一切的善法,必须如贫得宝想,无有厌足,多多...

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我今天在过堂的时候,看见各人吃饭,渐渐有些散乱。吃...

【佛教词典】不轻法师

【不轻法师】 p0326 瑜伽八十四卷四页云:不轻法师者:...

【佛教词典】等论决择

等论决择者,谓依八何八若之词,问答决择一切真伪。八...

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

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善于处理的人,举重若轻;不善...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有一个剃头匠,很不会说话,每次说话都伤人,常惹人不...

难当的和尚 难得的清净信

我们不要把这修行信心看的很简单了,非常的重要,不可...

慧律法师《不二法门》

禅,是感情和理性达到最平衡点的境界。此外,禅亦可解...

净土行人必须彻底斩断此等念头

以此不可思议殊胜妙行,竟作人天有漏福因。而况享福之...

一心念佛得佛助 不解佛力苦劳碌

我们由前世到今生必定欠了众生很多的债务,债务包括了...

嫖娼的真实报应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

修行的三点开示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

念佛即是涅槃门

《心经》里就是讲涅槃三世诸佛的。怎么叫涅槃?涅槃就...

布施的四种障碍

布施的障碍,按照《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所说,略有四...

天乘四种禅定之二禅

二禅,亦名定生喜乐地,谓行者厌患初禅觉、观之浑浊内...

念佛时见到瑞相怎么办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