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是转变第六意识,而不是消灭第六意识

净界法师  2024/04/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是转变第六意识,而不是消灭第六意识

我们这一科是把遍计执--所谓能遍计的第六意识,它计度分别的差别相貌,作一个品类的说明。这个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蕅益大师曾经用一句话,来加以形容我们的计度分别: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是众祸之门」,但是它也是「众妙之门」。

怎么说呢?「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轮回顿息。」说我们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是一切过失的根本。一个人为什么会造杀盗淫妄呢?就是因为他有贪瞋痴。是什么因素,勾引他的贪瞋痴烦恼呢?就是遍计执。它对诸法的真相,产生错误的认知,把快乐的当做痛苦、把痛苦当做快乐,就是他心中的影像、心中的认知,跟外在的真相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这个计度分别,假设是错误的话,那就带动了你苦恼的人生;但是你要修学佛法,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你还得靠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你没有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你根本不可能发菩提心,也不可能修六度的波罗蜜,所以它也是「众妙之门」。

所以我们对第六意识的态度是──随顺不得、也断灭不得,你要把第六意识断灭了,你的无上菩提也没有了。外道修无想定,就是把这个想、这个计度分别消灭掉,这就错损菩提了。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我们在修行当中的观念,是转变第六意识,而不是消灭第六意识,这个地方要注意!这个地方的计度分别,讲到「有觉」跟「无觉」。

「如是」把「有觉」的「计」度分别开出「五种」。这个地方,我们作一个总说。这以下的计度,都是「人道」的计度,人道在计度法的时候,有名跟义,名是能诠,义是所诠。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菩萨,菩萨有四种:

第一种是有名无义,只有菩萨之名,没有菩萨之义。说你受了菩萨戒,你内心根本没有发提心,你还是活在你的妄想当中,虽然你有菩萨之名,但是没有菩萨之义,有名无义,这第一种。

第二种是有义无名,他虽然没有受菩萨戒,没有菩萨戒的假名,但是他内心当中有菩提心,他也去做一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悲智双运的功德,所以他有菩萨之实,但是没有菩萨之名,叫有义无名。

第三种是有名有义,他也有菩萨的功德,也受过菩萨戒,有名有义。

第四种是无名无义,也没有菩萨的功德,也没有菩萨的名称。所以我们从菩萨的四种,你就知道名跟义的差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心态决定你的状态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

把过失推给别人,这就是痛苦一再重演的原因

我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世间上没有一件事情是从外面来的,...

于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

我们没办法改变外在的共相,只能改变自己的不共相

阿赖耶识的相貌差别,是就着阿赖耶识,因为不同的我见...

唯识学里的二种色法

在《唯识学》上,色法有二种:一个叫业果色,一个叫定...

我们为什么一直执著现在

我们知道第八识是不造业的,它只是收集业力,变现果报...

虚空无为具足三个特性

在憨山大师的《百法》批注中,他的意思是说:第一个虚...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做一名优秀的女佛教徒

我们学佛后的女人,应该如何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女,...

在家修行之要

在家居士,五欲浓厚,烦恼根深。日逐现行,交错于前。...

做个常不轻菩萨

佛经中一位常不轻菩萨,是我们生活中,学习的榜样!我...

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着要一心不乱

一位童子说:『关于刚才的问题,我就想到师父跟我们讲...

【佛教词典】毳

资持记·释释相篇:“毳,即兽毛。”(事钞记卷二○·...

【佛教词典】王英勇具足

【王英勇具足】 p0379 瑜伽六十一卷十一页云:云何名王...

度化众生,要先修布施

佛法是福慧双修的法,福慧两足方能成为究竟圆满的佛陀...

凡是你排斥的,就是你所要学习的

法则一: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 透过别人,你...

这个荣耀,又有什么能再超过呢

原文: 莲之为物,虽出淤泥,体常清净。人能一切不着,...

持戒与犯戒

戒,梵语「尸罗」,《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尸罗,此...

如是等辈,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

慧律法师《追求涅槃的心》

佛教追求的最高原则就叫做涅槃,涅槃翻译成中文叫做不...

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印祖教我们修学念佛法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 有...

生活中到底什么是禅

一。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坛经》中记载,昔日六祖慧能...

【推荐】五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往生体验

印光大师: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往生前,...

弘一大师: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那边寺庙之多,约有...

发财不难,保财最难

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

天台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祖师了。隋是他生活的年代,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