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种乐

2011/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乐和苦是相对的两面。乐的一面是天堂,苦的一面是地狱。人人都想追求上天堂,谁愿意走入地狱?可见喜欢乐的,不喜欢苦的,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是我们平常碰到的乐事,多分是暂有还无的相对的快乐,终是不能永久保存的;那么怎么样才是真正的乐,永久的乐,绝对的乐呢?研究这一问题,要把乐分成三项来说:

一、人间五欲乐:世间的人认为最快乐的事,总括起来,不出五种:一是要钱财多,所谓“要钱不要命”;二是要妻妾美眷多,过着荒唐糜烂的生活;三是要名誉好,希望人人来恭维他;四是要吃得好,大吃而特吃,即使没得吃的,也要对屠门而大嚼;五是要睡得多,睡得舒服,漫无节制。这叫做财、色、名、食、睡的五欲,是世间人的所共同争取而要占有的;但争取时是苦的,占有了失去或坏了,又是苦的。所以是有快乐,是暂有还无的,不能永久的绝对的存在。

二、天上禅悦乐;佛经里把世间扩大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共有二十八天,每一天有不同的天人,他们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以及寿命等等,也都有不同的分析。我们人住的这个世间叫做欲界,以五欲维持生命。这些五欲是粗重的俗欲,到欲界的六欲天上,这种粗重的俗欲,就渐渐微薄,渐渐眠伏,转变了另外的一种微妙的细欲,就是依精神上的静虚禅味而维持它们的生命。到色界的十八梵天,男女饮食的粗欲没有了,只有念贪爱光明形色也舍弃了,换来的是完全浸醉内心的禅悦生活。但这种禅悦的快乐,还是相对的不能持久的快乐,因定力一衰,苦的境界依旧浮起。所以佛经说:“纵使修到非非想,不及西方一去来”。

三、出世涅槃乐:涅槃是梵语,华译“圆寂”,是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感染,达到不生不灭的绝对境界;但这是未证涅槃前的一种方便说法,真正进入涅槃,则境智冥合,能所双亡,不但生死这名不可得,就连涅槃之名也不可得了。因证悟的理境,是只堪自怡说,不可以言说的,所以这快乐是超然的,绝对的,永恒的存在。世间的欲乐固不足比拟。即天上的禅悦乐不能比拟,因佛说天地仍有轮回生死,虽有快乐,还是不能长久。惟有出世的涅槃,才是绝对的永恒的快乐所在。

佛世时代,有四个新学比丘,一天在讨论“世间以何为最快乐”的问题。甲说:“春情美景,百花争妍,身游其间,最为快乐”。乙说:“宗亲冥会,大吃特吃,最为快乐。”丙说:“多积财宝,富贵做人,最为快乐。”丁说:“妻妾满堂,夸耀乡里,最为快乐。”四人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则刚被佛听见,就告诫他们道:“汝等学佛,未循正道修养,误以世法为乐!春景刚至,秋束摧残,有何快乐?胜会不常,盛筵易散,有何可乐,钱是五共(水浸、火烧、贼偷、子败、官没)之物,得来辛苦,散去忧虑,有何快乐?妻妾满堂,难免生怨死离,有何快乐?真正快乐,唯在解脱烦恼,证入涅槃!”

佛又说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信佛的普安王,请了邻国四个国王来聚餐,讨论到世间以什么事为最快乐?甲王说:“旅游最快乐”;乙王说:“和爱人在一起听音乐最快乐”;丁王说:“有大权力,控制一切最快乐”;普安王说:“各位所说的都是痛苦之本,忧畏之源,不是真正的快乐;须知乐极生悲,乐为苦数,得势凌人,失势被辱;唯有信奉佛法,寂净无染,无欲无求,然后证道,才是人生第一乐事。”

涅槃虽是出世的快乐,但须修集世间的善因,才能达到出世的善果,不是希冀一死就可获得的。说涅槃的用意,是要我们省悟世界无常,改造自己的烦恼染污的身心,使成清净功德所聚的生命,那么涅槃的解脱之乐就会实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

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

「有了富贵,失去欢乐」的故事

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的名言。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末...

10种心理暗示 找回最简单的快乐

忙碌的生活中,幸福往往和我们擦肩而过。转换一下思维...

心中有春天,所见所闻无不是春意盎然

笔者有一位从事社工的学生,最近生活得非常充实。原来...

以正面的心去回应痛苦

现在很多人会需要面对很多的痛苦。而大多数人在面对痛...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

别看它是一条黑母牛,牛奶一样是白的。 格言 珍妮是个...

极乐净土,人人不再设防的世界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愿 第三...

快乐或不快乐,这都是不确定的

无论出现何种心境快乐或不快乐,都别在意,我们应经常...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施比受更快乐

施比受更快乐!我们办公室的庞老师说过不止一次,因为...

遇到事情,先观察自己很重要

觉察的智慧是内观的,跟别人没关系。就是不管你遇到什...

临产念圣号,能让产妇免除痛苦

怕痛,是准妈妈们临产前,必然要面对的一个心理纠结。...

佛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

一言孝养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缘而生。云何藉缘。...

【佛教词典】相续相

【相续相】 p0835   杂集论六卷四页云:相续相者:谓...

【佛教词典】色盖

(杂名)五盖之一。色声等之色尘,覆盖真性,故名色盖...

莲忏法师《地藏经简答100条》

第一条、地藏经全称是什么? 答:地藏菩萨本愿经。 注...

百不管老媪

本文摘自《净土圣贤录续编》。百不管是不计较世间的俗...

【推荐】太能算计的人,实际都是很不幸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说过,凡是太聪明、太能算计的人,实...

受三坛大戒前,为何要有忏摩仪式

在三坛大戒中,每于受戒前夕,戒场都会为戒子们安排隆...

善男子善女人的解释

善男女者,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

念佛与义工的时间应如何分配

问: 学佛人如果都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摆在第一而无暇...

「吾」和「身」完全不一样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文昌帝君阴骘文) 这个吾和身是...

念阿弥陀佛有什么益处

首先直接的益处,由于相信阿弥陀佛,由于愿意往生极乐...

居士在生活工作中该如何修

问: 您刚才说的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指什么说法。...

不得不从事杀生行业,该如何化解罪业

问: 请师父开示,如果为了生活和生存,不得不从事杀生...

世上两种人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名为伽里里...

度众生的心发不出来,这样能否往生

问: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有云: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