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提不起就放下

明贤法师  2012/02/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经过几天禅修,大家应感到自然安定,不会太浮躁。一般有五六天的禅修基础,心就慢慢开始回收,不会太散乱,应能比较平静、安宁。平时总睁着眼东张西望,总向外看,这个习惯一般经过几天的调节便开始改变:心安宁,目光便开始回收,习惯于沿鼻梁向下看。打坐时,眼睛便不会像以前一样翻来翻去,不会双目垂帘时,眼睛还眨来眨去,一定要睁着眼睛四处张望。

如果眼睛还收不住,可以想:为何打坐时眼光怎样都收不住,但晚上睡觉时,才一分钟目光就收了?只要躺下,眼光自然便收回,眼皮也不会跳来跳去,不会闭不住,也不会放不下眼帘。为什么一打坐眼睛就不老实,一睡觉眼睛就老实?对比之下可能会得出一些经验。因此,身心放下、目光和心不外缘是件简单的事情,一点都不麻烦,只要“放下”。睡觉时眼光能那么快回收也很简单,就是“放下”。只要一放下,眼睛就不累了,不会跳,很容易收回。

“放下”的功夫是一切功夫之母,一切功夫之源。没有“放下”的功夫作基础,其他的用功都很难。用何宗派、用何法门倒无关紧要,只要能用得好,用得习惯,禅修营欢迎任何法门。但之前的基础一定要有——要能放下。

功夫用到放下,什么都不会计较。不会某件事一发生,这边立刻有反应。放下的功夫真用得好,一切都不会管。身体舒服不舒服也不管,心乱不乱也不管,烦不烦恼、快不快乐也彻底不管了。这是用功的基础。

来果禅师经常提倡用功要放下。如果用功久了,上火、心不安、散乱,出现这些参禅的问题,那肯定就是放下——放下功夫,回去睡一觉,或休息休息,习惯用的功夫不用了,调整几支香也就好了。放下很关键。

过去有则公案:有位老太太到师父那请教如何用功修行。师父说:“要用功,最重要的是放下。你就参一个死话头——‘随他去’。”回家后,她行住坐卧就是“随他去”。

用功不久,邻家房子着火了。大家都很紧张:“快跑啊!一会儿火就烧过来了!”“随他去!”老太太答道。

没过不久,到了腊月三十。家家户户都办年货,准备过年的食物。老太太家炸油条,搓好面向锅里一放,“扑哧”一声,老太太开悟了。老人开悟后便跑到外面,抱了块大鹅卵石,往满是油的锅里“噗通”一下扔下去,把锅砸穿了,油溅得四处都是。她得了见地,去师父那,师父印可道:“你已经可以了,‘随他去’的功夫已经用好了。”

没盘腿,那便担当起来;盘起腿打坐,便要“随他去”。平时是“放不下就提起”,现在用的功夫是“提不起就放下”。无论功夫好坏,之前有个放下的功夫,后面都好用。即便功夫用不好,也来个放下,提不起就放下,这就容易上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呢?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求生极...

如何是念佛止观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

身体尚且无常,何必劳心外物

法因,字刳心,俗姓顾,明州(今浙江慈溪)人,学法于...

人为什么痛苦?

人从哇哇坠地到老死病榻最多不过百年,这在历史长河里...

这色身是要来受这娑婆劫的

九十岁老和尚在客堂对一群出家众开示:在胎、卵、湿、...

洗涤无量劫来的业识种子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

【推荐】幸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

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问: 请问法师,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大...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世俗女人的九种恶劣表现

《增一阿含经》:夫为女人,有九恶法,云何为九?一者...

有人遇到鬼神障,应该怎样帮助她们

问: 师父慈悲!如果有很好的姐妹碰见鬼神,可是她又...

执滞之著不可有,执持之著不可无

【原文】 人恒病执著,然亦不可概论。良由学以好成,好...

怎样修行才不被外境所转

问: 我最近一个朋友介绍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其中说...

【佛教词典】阇利

(一)梵语 jala,为水之异名。北本涅槃经卷十三又举出水...

【佛教词典】弥伽

(菩萨)Megha,善财童子五十三知识中之第四知识名,良...

粪窟夫妻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

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

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福的深浅,...

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吗

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我这里也点示了下,这点我们一定...

星云大师《人生的大病-贪》

有个仙人收了两个徒弟,为了让他俩证得仙道,就把他们...

慈悲分三种境界

从教法上来讲,慈悲也分三种境界。通常我们叫做众生缘...

佛陀不能主动地救拔我们

那么在十方如来一念的清净涅槃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

善用其心怎么个「善用」法

在善恶关头,你怎么善用其心? 依着事、依着境,境就是...

一代高僧梦参老和尚于五台山安详示寂

当代佛门耆宿梦参长老,于2017年11月27日下午16时30分...

三十七菩提分

三十七菩提分也叫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觉支等。指佛陀教...

「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法从何而来

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不登三宝殿说法从何而...

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称为至心

这口称佛号,告诉他(下品下生者)要至心去念,令这个...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问: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大安法师答: 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