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人的气质

2012/07/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人从容、镇静、神定气闲、随缘度日,远离颠倒梦想、尖薄刻厉、焦灼忧虑。何以故?“此等闻得佛,大喜充满身”故,“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故,“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

因为信受了弥陀救度,明白自己身处何地、知道自己心系何方,心有所安,于名利荣辱不再挂怀,所作所为只是敦伦尽份,随顺世缘,素其位而行,不再作各种非分之想,故自然显现如是气质。

常见大德高僧的照片,方面大耳,德相庄严,目光慈悲,俨然一尊活佛,我们尊之为“有佛相”,就是这种气质的表现。他们忆佛念佛,心佛一体了、至心信乐了、大喜充满身了。

唐代吴道子画马,忆马念马,竟然现身变成马。念佛人忆佛念佛,何愁不能成佛?何况马没有加持力,而阿弥陀佛有大愿加持。

有一位念佛的同修,在一次吃饭时有客人赞叹他说:“您有佛相。”同修说:“我是佛弟子,跟着谁就像谁!”

佛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十次闭关念佛的体验:吃得下苦才体会念佛的甜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2008年的一场大病,把我推入了佛教...

印光大师开示持戒与念佛

一、持戒与念佛的关系 1、三学为学佛修净之根本 戒、定...

念佛法门修学次第

我们大多数修念佛法门修行的多,为什么呢?易行,容易...

经常念佛的十大好处

(一)未进入佛门的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经常口念...

念佛的人,随缘不动心最重要

大家来打佛七,难免一时间不适应。因为环境和生活条件...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的阿(a)念成(o)可以吗

问: 阿弥陀佛的阿字念成ō可不可以呢? 大安法师答:...

参究念佛的利与弊

念佛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像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

一念弥陀,头上便放光

明朝万历年间的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祖。莲池大师还...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合掌与养生

合十(合掌)是佛教常用的礼节,也是一种修养与和平的含...

没有先学戒,定慧也是无法生起的

《济缘》云:今越次而学,行既失次,入道无由。 这一段...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离苦得乐超越生死: 别不平、莫抱怨...

遇到事情不随妄转,断相续心

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命无量劫来善恶的业力、无量劫来所...

【佛教词典】六染心

谓众生之心性本来自性清净而离诸妄染,然因依于不觉而...

【佛教词典】媒人戒缘起

亦名:媒嫁戒缘起 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佛在罗阅祇...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

楞严咒为何有如此强大的感应力

楞严咒感应力非常强大,我们读诵学之能除一切苦。 一:...

净土问题回答

1、请问法师可以呼吸念佛吗? 答:当然,你念佛的时候...

四十八大愿——(第39愿)受乐同于漏尽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

忏悔依教理有三种

忏者忏前愆,悔者悔后过,忏无始至今所造罪业,期仗佛...

星云大师《慈悲是福》

一个人宁可什么都没有,但是不能没有慈悲。 只要我们...

学佛要先懂得佛教道理

我国有五大宗教,总的说都是劝人为善,大家都做好事。...

百炼成钢我往西方

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

这一句佛号是方便,也是究竟

这个息灭贪瞋痴,它很重要的,诸位要有一个很正确的观...

初学净土法门从哪儿入手

问: 法师,对于初学者,尤其是想修净土的人请您给一...

天人长寿而不能永恒

一般人很难想像,内心的宁静和寿命的长短有很密切的关...

念佛人不要反被聪明所误

公据何人问大苏,大苏就是指苏东坡苏轼,唐宋八大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