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减少压力的办法

圣严法师  2014/1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减少压力的办法

恐惧感的来源

人往往因为没有清楚认识自己而不能相信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智慧、优缺点了解不够充分,经常不是自己夸张自己的才华,便是膨胀自己的能力。自己不一定有这么大的才能、有这么大的把握,但在心中,则自信满满地夸张自己、伸展自己。在夸张、伸展自己的过程之中,就会遇到一些挫折与困扰,无法称心如意地发展自己,于是产生了一种恐惧感。恐惧着将来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恐惧自己的手伸出去,会不会被别人打一拳?恐惧自己的脚伸出去,会不会被踩一脚?在这种情形下,随时随地处于一种压力状态──担心自己会不会发生什么事?

一个人求发展的心很强,却不知道在求发展的过程中,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无法预先想办法来掌控它,于是压力随之而来。

少一点得失心

减少压力的办法很简单,即少一点得失心,多一点自知之明,然后在确定方向之后,要能够全力以赴。

少一分得失心的意思是,不一定非要成功不可,不要有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心态。如果抱持着非成功不可的心态,人都不能做了。成功不是仅仅靠个人主观的意念,或个人主观的努力,就能够成功的。不管是那一方面的成功,都是有外在的、客观的许多因素相互配合,那就是时也、事也、地也、命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成功不要骄傲,失败也不必痛苦,心理大概就不会有很大的压力了。

多半年轻的创业者,并没有想到自己有什么样的条件,也不管会发生什么事,只是想到也许可以试试看就去做了。很多人都是这样开创出一番大事业的。

所谓初生之犊不畏虎,年轻时,有担当和尝试的勇气,能闯出一片天下来。年纪大了以后,畏首畏尾,考虑太多,反而有问题。

成功的创业者,总是带着人人向前跑,也带着自己跑,他的观念很新,都走在时代的前端。这种人事实上也是集合着环境、集合着自己各种各样的条件,根本不会感受到有任何压力,晓得能成功固然很好,不成功,也没关系。所以,少一点成败得失的心,成功机率自然会增加。

找到自己的方向

可是要对自己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才能,知道自己的人缘,知道自己财力的资源,知道自己本身所处环境的条件,衡量看看这些因素是不是许可自己成功,而且能成功到什么程度。

人要成功,又要面对压力,所以要充分了解自己,多一点自知之明,然后找一个方向来全力以赴。所谓的方向,是一面成长自己,一面又能奉献自己,成就他人。对自己有利,对他人、社会有益,就奉献。有的人刚开始学医,结果变成政治家,像国父;有的人原来是学文的,结果变成商人。

人生的过程中,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机会很多,可是机会是一回事,自己能不能掌握一个稳定不变的原则,又是另一回事。如果原则、方向一变再变,那就不能对社会大众奉献更多,对于自己的心理压力也会增加很多。譬如,我会写文章,我变成一个作家,好不好?我个人认为当一个作家,不如当一个和尚更适合。实际上,我从小就能写,但是要看那一方面自己最能安心,对他人更有利益,就往这个方向走。

另外,专长和兴趣最好能配合得当。比如,现在没有兴趣做别的事,只对某一项工作有兴趣,那就去了解这项工作、朝这个方向发展。锁定方向培养专长之后,就要尽力发挥、尽量努力深入,持之以恒,透天彻地去做,也可以不必管成败的压力了。

一个人只要锁定方向,在努力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有许多的磨炼、挫折,没有关系,这是正常的事。在心理上要预备好会有困难出现、有挫折发生、有变故等着,如果有这种预备的心理,就没有什么压力。预料中的事情发生了,能够处理的就处理,不能处理的事就接受,然后暂且放下来,待因缘际会时再处理,这叫作智慧。

何必放不下?

压力通常来自对身外事物过于在意,同时也过于在意他人的评断。譬如,一个人希望社会肯定、希望他人肯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交给社会、他人来评断。社会给你评断不好时,心里就很痛苦,自己的地位、财产、名望下降时,也觉得很痛苦。

事实上,这些都是人家给的、环境给的,未必是自己的,何必放不下?人出生的时候,没有财产、没有名望、没有地位、没有身价,什么也没有。有了之后,成功时还可以,当自己没落时,就很痛苦。怕没落、怕倒霉,这叫压力。所谓压力,就是害怕不能伸展、成长,就是害怕遇到困难和挫折,心理上就是希望成功,求得保障。在工作上,认为自己没有完成的事,责任没有尽到,这也变成压力。

不要把希望变成压力

如何免除压力?没有完成的事,只要尽心尽力,就已经算尽了责任。就怕自己没有尽心尽力、没有全力以赴,那是遗憾的事。如果事情已经是这个样子,那也不需要觉得有压力。有的人事情还没发生,心理压力就已经很重、负担很重,因为其他人要求你、期待你,自己也要求自己,这都是正常的。但是这不能视之为压力,这是一个希望,一种期许。如果把希望当成压力,反而会减少自己奉献和努力的心力和体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巧办法助你节约时间

命运之神是公平的,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公平的,他给...

面对妄想有两个方法

《楞严经》告诉我们怎么修不生灭心,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先...

怎样才能看淡得失,轻松潇洒的生活呢

人活在世上,追求快乐的生活是每个人的心愿。但是,拥...

佛号要怎么念

佛号怎么念?佛号要声声心心,就是每一声佛号都有你心...

千金买名,万金买誉

凯琳在逛纽约最大的百货公司梅西百货时,在入口处有一...

人生原来是一场梦

人都会做梦。有人在梦中发了财,有人在梦中升了官、出...

低下头来看

僧人的鞋子上面,左三个洞右三个洞,为的是让出家人低...

鞋匠变国王

有位国王每天听取大臣们报告政务,处理各项国事,忙碌...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圣严法师《动静不二皆是禅》

现在的社会追求效率,造成每个人越来越匆忙,竞争越来...

【推荐】佛教戒律为何教人「不歌舞倡伎」

歌舞倡伎,是娱乐,以世间法来说,人之对于娱乐,是不...

圣严法师:把最难放下的东西放下

圣严法师是台湾法鼓山创办人,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

自信是由实力而来,而不是整容

问: 医学发达,整形变得很普遍。有人觉得,整形像化...

【佛教词典】略念诵法

(修法)金轮时处仪轨说此法。是行者或旅行或多事不能...

【佛教词典】傅大士讲经

禅宗公案名。记述梁武帝请傅大士(善慧傅翕)讲经之一...

怎样改善不如意的婚姻

问: 我学佛之前婚姻并不如意;现有心与丈夫和好,但...

遇到什么灾难,就这样去发愿

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

道镜、善道《念佛十劝》

劝君一 长时念佛须真实 归依佛语莫生疑 制护心猿无放逸...

如何证明人是素食动物

对于素食的另一种争论,在于人类是素食动物还是杂(肉...

做轮回的主人

心的本质 所有众生的心,所谓的心并不是一个不变的精神...

只要往生到极乐,都能获得不退转

正定聚者,拣异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心进退未...

阿底峡尊者的临别教言

朋友们! ◎在没有证得菩提之前,是需要上师的。所以,...

每天一定要定功课

我们做功课通常都是散持。 我问老菩萨:一天念多少?...

缺少的不是知识能力,而是胸襟和境界

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

十不求法门

一切众生与佛本来是平等无二,实说是一体的。这正是释...

在寺院上厕所要注意哪些问题

进厕所后,须三弹指,提醒坑中啖秽鬼,及时回避,这样...

修行中我们常犯的四个错误

像学习无常、苦空等这类的教法时,我们常常容易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