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逆境要忍,顺境更要忍

圣严法师  2017/01/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逆境要忍,顺境更要忍

现代人往往火气很大,因此整个社会总是弥漫著一股暴戾之气,而这种瞋心,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无明火」。

人之所以起瞋心,是由于个人的欲望、贪爱不能得到满足;或是虽然得到了,但又失去了。因为非常在乎自我,所以只要能够顺自己的意就不会起瞋心,偏偏世间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于是心中常常有火气,火气就是瞋。象是怨恨、愤怒和仇视,这些都是瞋。

瞋心实在很伤人,只要一生气,身体的细胞就不知道要死掉多少,很容易引起精神上的不稳定,以及身体上的疾病。所以,瞋心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自己。而且,生气也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因为用斗争、强权、愤怒等方式处理事情,除了会让人一时之间有点怕你之外,根本无济于事。只有用慈悲心或是智慧来处理,才能真的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心量大的人,做事成功的机率通常比较高;而时时动瞋火的人,因为大家都怕他,当然不可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所以,我们要多下工夫修养自己的脾气,才能利人又利己。

那要如何化解瞋心呢?最好的方法是釜底抽薪,也就是确实体认到起瞋心是无用的,只有不瞋,对自己才有好处。因为当不如意的事发生了,再怎么生气都没有用,生气只会变成互相谩骂或是肢体冲突,是损人又不利己。因此,我们应该听听他人的意见,并且体谅对方的苦衷和用心,这样瞋心就会减少了。

有的人动不动就爱生气,明明知道生气不好,他也不想发火,可是习气实在很难改。遇到这种连观念都用不上的时候,我最常教人的方法,就是当我们生气的时候,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鼻子呼吸上,心里想着:「我还能够呼吸,实在是太幸运了!」那么,情绪就会慢慢地稳定下来。

面对别人发火生气的时候,忍辱能防止很多不好的事发生。因此,释迦牟尼佛曾说过忍辱的功德比持戒、苦行还大。忍辱不仅是对逆境现前要忍,对顺境也要忍,因为顺境出现时,我们往往会得意忘形,如果稍微遇到一点挫折,瞋恨心马上就会生起。所以,能时时刻刻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忍的智慧。

很多人误以为忍就是逆来顺受,因此遇到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都会说:「好吧!我就好好忍著吧!」其实,忍并不是忍气吞声地受委屈,而是克制自己的冲动,不要马上做出反应。因为只有先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后,才能在适当的时机做出恰到好处的反应,这样才能圆满地解决问题,这才是忍辱。

瞋心重的人,自我中心也重,总是太在乎自己的意见、得失和面子。其实很多事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了一点面子问题,就和别人一争长短,甚至拚得你死我活,实在很不值得,也很可惜。

因此,千万不要认为压制别人,是一件值得洋洋得意的事。而要想到:我起瞋心时,对方是不是也同样会起瞋心?如果两人都生气的话,就一定会产生问题。如果是自己起瞋心而对方不起瞋心的话,那受害的只有自己,因为发脾气的人是自己,对方并没有发脾气。即使对方也受害,但相较起来还是占了便宜,所以是自己损失大,而对方的损失小。想通了这一点,下次瞋心又起时,就会先留一个退路给自己,同时也给别人一条路走,这样彼此就能够畅通无阻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经验的第一义谛,才是真实的金字招牌

大慧,譬如帝释名为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如是等诸...

【推荐】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

富贵人更容易瞋恚,稍不称心,就要发火,轻则口出恶言...

不要生活在过去

在太平洋布拉特岛附近的水域里,生活着一种鱼,它的名...

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

两头鸟

从前,在遥远的雪山下,有一只两头鸟。这只两头鸟,为...

【推荐】我们并没有比别人高多少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两种人,一种是放逸的人,...

失意时要懂得心宽

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难免,一向得意容易让人忘形;为失...

微笑地面对生活

虽然,人生有很多苦难。人来到世间,就已经是一出悲剧...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如何消除嫉妒心

有些人看到别人得到荣誉、好处或利益,表面上也许会说...

圣严法师《持诵观音圣号的法门》

观音菩萨的法门一共涵纳七个法门,至深的是《楞严经》...

「痛」并不等于「苦」

一般人常把痛苦连在一起讲,分不清痛与苦的区别,多半...

圣严法师:人要赚多少钱才算足够

问: 许多理财专家说,要准备几千万元才够养老;又说...

【佛教词典】愿力信心

(术语)为如来本愿力所与之信心。又为如来本愿力所救...

【佛教词典】千如

十法界一一各具十如是法,谓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

说闲话的害处

佛陀在信众集会听经闻法的场合要阿难把糕饼分送给在场...

6字家规孕育出中华最显赫的家族

富不过三代是许多人家面临的尴尬。但让人震撼的是,一...

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

原文: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

发财重要还是修学圣道重要呢

问: 现代人生活忙碌,有时觉得想要修持佛法,心有余而...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更适合个人修行对吗

问: 大家都觉得六祖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

理想的美容方法

禅与美容,人们大都认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说起...

印光大师的高尚境界和人格魅力

修行有八万四千法门,学习高僧大德是重要法门之一。近...

求地藏菩萨满愿的方法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

对现在的三宝很失望,保证你来生会更失望

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什么?叫减劫,诸位知道吗?我们的劫...

吃亏是福,有着深刻的哲理在其中

俗话说,人生有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

人要自己行走才会真正成长

朋友老丁送儿子去省城上大学,按理说要第二天才能回来...

善择正法

当摩竭提国的频婆娑罗王得知佛陀来到善住天寺祠祀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