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卧时即有,坐时即无

圣严法师  2018/06/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有和尚问石霜庆诸禅师:“听说佛性像虚空,这对不对?”石霜禅师答:“卧时即有,坐时即无。”你睡觉的时候有佛性,打坐时佛性就没有了。石霜是不是在点他:“你明明知道佛性无所不在,还有什么好问的呢?”还是告诉他:“你以平常心看待佛性,它就有;你一定要追求的话,佛性就没有了。”

圣严法师答:禅师讲话总是很难捉摸。赵州从谂禅师也讲过“狗没有佛性”,《涅槃经》明明说众生皆有佛性,这是常识。赵州不是不知道,而是对发问的人下了这帖药:“你明明知道还要问!好,我告诉你狗没有佛性,你自己去想想吧!”如果发问者回过头来思索:“有无都是执着,有无是不二的,有无是同一个东西,有无只是语言上的游戏。禅师这么说是叫我放下。”那他就开悟了。

石霜禅师说躺下来时有佛性,坐着就没有,跟赵州的“狗子无佛性”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你躺下来休息,不再执着于追求佛性,心中无挂无碍、无忧无虑、自自然然,佛性就在那里,而且根本没有来也没有去。当你想藉打坐修定以开悟见佛性,这是造作,是“我”的追求;你追求时反而见不到它,等于没有佛性,所以你还是放下一切吧!放下时就会发现佛性是什么、到底有没有。然而有与无不过是戏论,只要去体验就好。

怀让禅师曾告诉马祖道一:“磨砖不能成镜,打坐岂能成佛?”六祖惠能也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只要心中不存对立的观念,一片自在安闲,就可以把两脚伸得长长地睡觉。佛性天然地、本然地、自然地就在那儿,一执着就不见了。这是禅宗的修行态度,一般人是否用得上呢?如果不多少具有人格修养、精神修养、学识修养,恐怕不容易。

拚命三郎型的人,冲、追、吼、抢、斗,见了人就打,看到东西就要;这些人或许可以得到小的名位、小的权势、小的利益,却不可能做大事、成大业。那些谦和憨厚的人,看起来不像要追求什么,却能涵容、付出、奉献,往往得大成果。正如老子所言:“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在这方面禅宗近乎老子。做人有点禅的修养和道家修养非常好,西方的有识之士也已经体认到这一点。西方人凡事以利益为前提,不论小我、大我皆如此;看起来很不错,但他们已发现这是很痛苦的事,不能得到身心的安宁。所以,许多对西方文明感到失望、对西方哲学感到无奈的人,已在试着接近、接受、享受禅的哲学和修行。希望这些禅语的解说能对台湾及中国的社会有所助益,这一百则也就没有白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爬树之心

当一个年轻人要禅师说出如何做才能取得成功时,禅师指...

修行第一关,就是看我们放不放得下

在佛陀时代,佛陀与一位外道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公案。有...

开悟之后为何还要求生净土

问:诸佛出现于世间,原是为了度化众生。学佛的人只担...

圣严法师《念佛禅七开示精华录》

念佛也是禅 念佛,通常被认为是净土法门,为什么成了...

打坐的基本方法

打坐时首先要选择僻静的地方,远离愦闹和纷扰,在家可...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有什么不同

问: 虚云老和尚的年谱里面提到,老和尚在谈到老参用功...

摩尼宝珠其实就在你内心当中

这个直下承当在禅宗里面是很强调的。因为我们习惯跟妄...

指与月

有位无尽藏尼,虽为女身,精研佛理,平时常诵《涅槃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圣严法师《谁惹谁生气》

有些人认为自己内心没有问题,却又常常生气,常常难过...

【推荐】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 是的,信仰佛教和鬼神...

圣严法师《做自己的主人翁》

儿童、青少年是我们社会、国家的未来主人翁。这是一句...

圣严法师《用惭愧和谦虚来消融自我》

自我成长的最终目的,在于自我消融,如此才能达到智能...

【佛教词典】圣大总持王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阿难说四咒。能知七生...

【佛教词典】泥得

指常施别食于僧中之施主。百一羯磨卷一(大二四·四五...

如何对治内心不好的念头

问: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

中阴身的定义与寿命

中阴身的定义 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

高贤已随佛西去,佳话留以励后学

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的手摩我头,衣覆我体这句话...

念佛四年,站着往生

谛闲老法师当时在金山当知客。有一天,从家乡来了一位...

念到一心不乱,就能亲见本来面目

按净土来说,做一切善事,回向极乐净土,那就是出世法...

自己不相信自己,怎么了生死

现在讲念佛的方便。念佛就是方便。我念阿弥陀佛,在这...

【推荐】您是选择令人敬爱或是引人厌恶呢

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的公婆让她很烦恼。她说...

星云大师:如何获得身心的健康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个过程,人身体有了病痛懂得...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退转

当我们已经在三界当中,我们不产生停留,我们不会因为...

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

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因为对...

「摩诃萨」的七个意思

摩诃萨有七个意思,这是大菩萨的意思。这七个意思以前...

四种真正的无上享受

每个人都希望能舒服地享受精神或物质上所得到的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