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开悟不一定要打坐

圣严法师  2012/03/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随着佛法的兴盛,学禅打坐的风气也越来越流行,可是,禅宗有一句口头禅「开悟不靠腿,说法不在嘴」,可见得开悟不一定要打坐,真正的弘法也未必要嘴说。

印度的各种宗教多半会用打坐作为修行的方法,他们认为,打坐是修行禅定的最好姿势。

中国原来没有用打坐修炼身心的方法,它是随着佛教从印度传来的。打坐有三种用途:一是静坐,能使身心安宁;二是修定,能使心念统一;三是禅悟修行的基本坐姿。所以,打坐并非佛教所独有;佛教的修行者,则多半会采用打坐来修行。

打坐有助于生理机能的复活及调整,心理情绪的稳定及平衡,精神领域的净化及提升。禅宗主张初学者应当从练习打坐着手,因为打坐的姿势能够健身,也最容易集中心念而去除妄想杂念。对于学佛很久的人,打坐本身便不算是修行了。因为禅宗又名心宗,是以炼心为主,首先从散乱妄想心,转为集中专注心,再转进为统一心,最高层次是无我无相无执着的无心,便算是开悟见性。

所以真正禅宗的修行,不在修炼身体,乃在修身修心之后的超越身心世界,称为自在解脱。这个心是以自己的现在一念,观察自己的前念及后念,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心向心念的活动「是什么,在做什么」,目的是训练自己的心,不要被环境的刺激所困扰及动摇,这种工夫称为心不随境转。

炼心不仅能使自己的心不随境转,而且还要使得环境随着自己的心向而转变,这必须要有相当大的修为。如果我们的心平常就保持平稳集中而不那么散漫,那么我们的行为就可以影响他人,转变环境。若先将自己的心念变得柔软安定,也能协助他人的心安定下来。所以,当我们跟一位很有修行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心就会觉得安定,因为他的心念磁场本身会影响我们,让我们有安全感、安定感,这就是修行者的心力。

所以,修行不一定要打坐,可是,打坐能帮助你修行。时下有一些人士,为了表达某一种观念,希望赢得大众的认同,就上街头静坐。那是抗争的方式,与打坐的三种用途无关,更与修行无关。不过,十字街头正好参禅,街头静坐抗争的人士,何妨真正去学习打坐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慧能大师与法达

一天,从江西南昌来了一位手持锡杖的僧人,名叫法达。...

不后悔过去,不担心未来

人们通常认为在水上或稀薄的空气里行走是个奇迹。但我...

【推荐】达摩大师破相论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答曰:...

顿超三界乐悠悠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四祖大医禅师旁出法嗣牛头山法融禅师,润州延陵人也。...

虚云老和尚除夕普茶开示

诸位上座,今天又是腊月三十日了,大众都认为是过年。...

瓦砾与无上法

苏东坡有一次过济南龙山镇,那里的监税官宋宝国拿出一...

流水下山非有意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圣严法师《要感谢接受过你施舍的人》

央视著名记者白岩松曾经采访过圣严法师。让他记忆犹新...

工作如何才能不手忙脚乱

人不可能离开工作,而且愈是有理想,愈是对生活保持积...

圣严法师《学佛的基础》

(一)宗教常识 在世界上,属于全球性而且历史悠久的宗...

圣严法师《健康的工作态度》

人类为了生存活口,必须赚取活命的衣食,农耕时代的人...

【佛教词典】所应习法

【所应习法】 p0740   品类足论六卷九页云:所应习法...

【佛教词典】觉树

菩提树。菩提华译即是觉。世尊在毕波罗树下成菩提,故...

以肉来行孝乃无知之人之作为

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何可谓不遵父吃肉...

星云大师《人间万事都会过云》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

佛教没有排他性

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都只承认他们自己所信的宗教教义...

我相信...我不相信...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

这个寿命不值得我们去贪恋

众生浊,三缘和合(父缘、母缘、自己的业缘)为体,色...

在家居士修行的基本要求

修学佛法的完整体系是戒定慧三学。用浅显的话来说:戒...

藏头白、海头黑

问: 有位出家人问马祖禅师一个佛法上的问题,马祖说...

佛号只是工具,你的心决定你的去向

古人讲,要往生必须感应道交。嘴巴念的佛号,是心在推...

怎样选择四十八愿中与自己相应的愿

问: 经过师父的分析、解释四十八愿,弟子对弥陀的功德...

修塔延寿

从前在干陀卫国有一位国王,曾有一位聪明的看相师傅为...

享福是没有福的人

有福不享不是傻瓜吗?很多人希望享福,实际上享福的人...

如何对治烦恼习气的现前

我们在修行中经常会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往往会引发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