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多疑心理产生的原因与对治

星云大师  2017/1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多疑心理产生的原因与对治

具有多疑心态的人往往带着固有的成见,通过“想象”把生活中发生的无关事件凑合在一起,或者无中生有地制造出某些事件来证实自己的成见,于是就把别人无意的行为表现,误解为对自己怀有敌意,没有足够根据就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无意的行为表现,误解为对自己怀有敌意,没有足够根据就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怀疑别人对自己进行欺骗、伤害、暗算、耍弄阴谋诡计,以致与人隔阂,在人际交往中自筑鸿沟,严重时还有可能反目成仇。

不要太过留意朋友的的话,别去猜疑他们是否有恶意。多些去和朋友沟通,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想想自己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等,以下是医学角度的解决方法,你可以试着矫正:

多疑心理产生的原因,往往和消极的暗示有关。 首先,你要认识到无端猜疑的危害及不良后果。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黑暗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我们认识了多疑的危害,就要果断地克服多疑,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要用高度的理智、宽阔的胸怀,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只要我们心广大如天地,虚旷如日月。就不会为这些小事而斤斤计较,无端猜疑了。

其次,当你猜疑别人看不起你,对你撒谎,在背后说你坏话时,你心里可以不断地反复地默念“我和他是好朋友”,“他不会对我撒谎”,“他不会说我坏话”, “他不会看不起我”。

“猜疑人是有害的”,“我讨厌猜疑”,“我不该猜疑它”等等。这样反复多次地默念,就能克服多疑的毛病。心理学家证明,从心理上厌恶它,在观念和行动上也就随心理的变化而放弃它。

再者,你还可以与他人加强交流,坦率地、诚恳地把猜疑问题提出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只要你以诚相见,襟怀坦白,相信疑团是会解开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梦参老和尚:想修禅,怎么入定?

今天有个小道友,劳动的,她突然间看到我,看看左右没...

星云大师:八种不动心

一个人如果没有修养,没有定力,就会变得很脆弱。常常...

专靠地理,不如专靠心德

【原文】 吾人是生死凡夫,不可瞎造谣言。己所知者,不...

常持诵《心经》,身心皆可发生改变

在佛家中,有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

互相嫉妒猜忌,导致无谓的纷争忧扰

人花在批评、毁谤、伤害他人的时间,胜过于冷静思考了...

把心从外尘境界上收回来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练习养成随时摄心的习惯,我们常...

一念的皈命决定可以得救

我们很多人对自己往生这一事总是产生不了信心,觉得往...

星云大师《心理的病态》

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身体有病,就要医生给看。我们...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八个与人相处的技巧

人在世间生活,不可能不和人接触,接触就要讲究相处之...

人生在世,留一点帮助别人

佛经里有一则譬喻故事,在印度有两个妇人,同时得到一...

星云大师《从古德行谊说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态度》

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各位护法居士们: 今天是我们在...

吃亏是做人处世成功的不二法门

尽管有一句话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但是,大多数的人仍...

【佛教词典】旃陀罗笈多

梵名 Candragupta。意译为月护。印度孔雀王朝之创始者...

【佛教词典】业杂染

【业杂染】 p1218 瑜伽八卷八页云:当知业杂染、由自性...

能知道前世并不重要

知道前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今生该怎么做。如...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我记起在《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中有一段非常美丽动人...

遇到任何难关,都不能损伤到健康

想要保持健康,就不能老是为事烦心。无论遇到任何人生...

万里无寸草处去

禅宗的洞山禅师,在禅宗里面是有名的一位大禅师,像雪...

持戒的功德为何超过布施

持戒跟布施有什么差别?两个都是修习善法。 我们这样子...

随顺因缘的求职观

有句话说:「毕业即失业」,就业问题经常是社会新鲜人...

圣严法师《念观音,学观音,做观音》

2006年11月9日,这一天正是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圣...

骂独觉得丑相,因愿力而转变

从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财产,并与妻子一...

星云大师:善德之语

动 乱的产生,以语言为先锋,人惹祸害,也以语言最为...

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

问: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

在临终之前如何让罪业沉淀下来

假设我们不幸,我们今生已经把某一种罪业,不管是杀生...

【推荐】诵经的窍诀有六步骤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