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神通本从自性来

宣化上人  2016/05/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神通本从自性来

六种神通分开来讲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神足通。神足通又名神境通,又名如意通。谈到天眼通,我们一样都是人,有的人和其他的人就不同,怎么不同法呢?他可以遍观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的庵摩罗果一样。阿那律尊者得到天眼通,他是天眼第一,他就是这样子。有天耳通,从人间到三千大千世界,这一切的音声他都可以听得见,天上一切的音声他也可以听得见。他心通,是你心里所想要做的事情,虽然没有说出来,他已经知道了。宿命通,是你前生所行所做,或善或恶,他都可以知道。神境通,就是方才所说的这个“神”──也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这就叫神。

这个“神”和“妙”字,有少少的相似,所以有的时候说神妙莫测,也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境,是这种境界;通,通达无碍,本来不通而通了。好像墙本来是有阻碍的,你把它捅出个窟窿来,这就通了。我们的无明障碍,把自性的光明都给障住了,你能用你的智慧剑,一剑把它穿通了,这也是通。

漏尽通,我们人为什么不能成佛,就因为漏了,我们人为什么不能做菩萨,也就因为漏。这个漏,说是漏到三界里来──漏到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里。这个漏,不但漏到三界去,更漏到九界去。什么叫九界呢?菩萨、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九界的众生不成佛,就因为有漏,要是没有漏,就成佛了。这个漏从什么地方来的?就是从无明那儿来的。所以,你要是能破无明,就没有漏;破不了无明,就“漏无剩殆”,因此漏尽通的人是不易多得的。你要是没有漏,就了生死;你为什么不能了生死,就因为有漏;有所漏,像有漏的瓶子似的:你装上水,它漏了;再装上水,它还是漏了,总也存不住。你要是把这个漏没有了,那是漏尽通了。

说我们人本来并没有神通,就是指我们,在凡夫的时候,没有神通。本来就是神通,在圣人的果位上来说,是本来就有神通的。凡夫没有神通,圣人有神通。圣人有神通,是不是从外边得来?不是,本来就有的。凡夫没有神通,是不是丢了?不是,也还在他的自性里边,不过他没有发觉到,没有把它找出来。所以,以为就是没有了,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本来没有神通。

有神通和没有神通,这都没有什么重要。你不要以为有了神通,就是得道了,就是证果了,这与证果得道,差得远之又远。我们人不要得少为足,不要得到一点点,就以为:“哦!我这回发了财了!”得到一两金子,就以为发财了。人家有几万万两在那儿存着,都不以为意,还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你得到一两有什么不得了的呢?所以不要得少为足。“得少为足,中道自划”,是二乘的境界,不是大乘的菩萨根性。所以,不要以为有神通,就是很不得了。你有神通就认为自己不得了,那太小了,因你还有所执着,有所满足。“品”,就是这一类,和这个相同的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唯心净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宗门下很多祖师大德常常谈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 这是拨正一种观点,...

何谓邪想坐禅

我们打坐的时候,会出现这种魔事,这个《释禅波罗蜜》...

心态如果不归零,那根本没办法修行

法华经的思想,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要修空,那...

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样的

问: 见性与见本体有什么区别?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

念佛心是攀缘吗

问:用攀缘心为自性,如煮沙成馔。今念佛心,是攀缘邪...

自性的映现

莲池大师《自知录》上说:「怨天尤人最损福,一次减三...

把真如本性的家建立起来

我们经过无量的生死轮回,内心累积很多问题,要在一生...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宣化上人:修行人不可攀缘

我的宗旨:「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随...

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

【经典原文】 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

宣化上人:老实念佛

「末法时代,一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

佛经中的六成就是什么

(一)信成就: 为什么以信为首呢?信为道源功德母,长...

【佛教词典】智(jnana)

zhi   佛教术语。音译若那、阇那。指人们普遍具有的...

【佛教词典】乞缕使非亲织师戒制意

亦名:使非亲织戒制意、自乞缕使非亲织戒制意 戒本疏·...

人生成功的原则--不忘初心

我们为人处世,永远保持刚刚出来的那个心情。譬如现在...

如何在一呼一吸间念佛号

问: 请问法师:如何在一呼一吸间来念佛号呢?是一吸诵...

六道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因立下要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众生的大愿,故而...

我们将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

问: 很高兴来到东林寺,感受不一样的丛林生活。其实...

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佛教是一种道德的实践的宗教,它虽具有高深的哲理,但...

劝人念佛,是第一了不起的功德

一心念阿弥陀佛,修学念佛三昧,是改正恶习,修学善法...

障碍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

其实我们这一念心性是有无量的可能性,障碍是我们自己...

净慧法师:做人的六条标准

学佛的最后落脚点在什么地方? 我想,落脚点就在实际...

死的时候要自己能作的了主

佛法的希望在你们身上,我现在急死了,佛教里没有人。...

凡是肉类都含有尸毒

食肉具有危险性的个主因,就是凡是肉类都含有尸毒。那...

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一日,佛子罗睺罗等五十位沙弥,听闻佛陀讲述波斯匿王...

看花开花谢--善用身体过秒关

「无常」的道理大家虽然常听,但却很难体会这两个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