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明明知道是妄想,为何不收拾干净

宣化上人  2017/09/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明明知道是妄想,为何不收拾干净

参禅的目的就为着开智慧,求解脱。要专心致志来参“念佛是谁?”参到极点,就把一切妄想都忘得一干二净。吃饭、穿衣、睡觉都忘了,甚至大小便也忘了。这时候,风也吹不透,雨也淋不漏,绵绵密密的念“谁”字,这一念犹如金刚一般的坚固,什么也破不了。上不知有天,中不知有人,下不知有地。到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的境界,也就是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地步,与宇宙合为一体,打成一片。

古时高僧大德,他们修到一念不生的程度上。所谓终日吃饭未吃一粒米,终日穿衣未穿一缕纱。到无人无我的境界,哪有时间去打妄想呢?认为浪费一分钟的时间,就会把开悟的机会错过了。所以拼命的参“念佛是准?”找不到“谁”字,永不休息。找“谁”字,就是控制妄想最佳的办法。

在扬州高旻寺有位妙度老和尚,当初他在参禅时,参到“行不知行,住不知住,坐不知坐,卧不知卧”的程度,什么也不想,只想“念佛是谁?”有一天,要去小圃,因为专心参“谁”,绵绵密密的参,所以误走到天王殿,在韦陀菩萨座前,当做厕所,正要小解时,抬头一见韦陀菩萨瞪着眼睛,举起宝杵,吓得清醒,知道走错路,急向韦陀顶礼,忏悔过错,祈菩萨原谅。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因为妙度禅师用功专心,一心一意参“谁”字,别的一概不知,所以把天王殿误做厕所。有人在打妄想,我也学妙度禅师,不去厕所小便,来到观音台上小便。故意这样做,那就离道十万八千里。要知道妙度禅师不是学某人的行为,而是一心在想“念佛是谁”?精神集中在一个问题上,所以才有这种现象,你想故意学走错路,那是大错而特错。就是有这种思想也不可以的。

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在禅堂里不用功修行,坐在那里打妄想:引磬还不响?开静可以伸伸腿、直直腰,或者打吃饭的妄想:还不到吃饭的时候,肚里饿的受不了。甚至有人在数时间,已经过去十二天了,尚有几天功德圆满?快点过去吧!免得受罪。人家打禅七,希望时间越长越好,能有开悟的机会,他坐在禅凳上,好像坐在针垫上,时刻不安宁,不是换腿,就是伸腰。人家在入定,他在想入非非,妄想重重。既然是这样,何必来打禅七,装模作样干什么,干脆不要来参加,免得自找苦吃。可是要知道,想了生死,应该把生死二字挂在眉梢上,睁眼看见生死问题,闭眼不忘生死问题。要念兹在兹用功修行,才能了生死。你在禅堂不是:念兹在兹想了生死,而是念兹在兹打妄想。唯恐妄想打少了不够本。这是多么的可怜!

用功修道的人,一秒钟也不可打妄想,所谓“大事未明,如丧考妣”。生死大事没有了,好像死了父母一样的悲哀。所以在参禅时期,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空过,也不放松。时时刻刻来用功修行。用功到了炉火纯青的时候,自然就有感应。有了感应,功夫才能相应。就是已经开悟,也要再接再励向前进,不可躲懒偷安,划城自困,到此为止,不向前走。有这种思想,就是修道的绊脚石。

妄想,明明知道办不到,为何还要打呢?明明知道是妄想,为何不收拾干净?这就是一般人的习气毛病,明知故犯。说穿了,就是看不破,放不下,执东执西,着男着女,把宝贵光阴浪费掉了。

打禅七的时间最宝贵,乃是不容易遇到的良机。在这期间内,把一切妄想抛到九霄云外,让心清净一下,专想“念佛是谁”,不要打闲岔,大家努力来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被自己的成见拖入妄想执着中去

前面我们看了很多有关业的日记,知道了我们的业主要表...

赛月童子

人生如梦,而人就在无常的人生中不断地追求、幻想,所...

不应当追念过去

《胜妙独处偈》的开头一句是慎莫念过去。 念过去的意...

莫教错过眼前事,无限春光不再来

初做功夫,于行住坐卧四威仪内,遇境生疑、逢缘理会处...

禅宗五家七宗——临济宗

临济宗是继沩仰宗之后而成立的一个宗派,由于此宗的开...

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二别境五者:言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

不要妄想住茅蓬,茅蓬不好住啊

又有人问:开了悟究竟是什么境界呢?这个问题我们在云...

平常心是道

从心禅师在年轻时曾经到河南参见南泉禅师。当时南泉禅...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什么叫福德

什么叫福德?按着《书经》有一篇叫〈洪范〉;洪范有九...

宣化上人:真正的济贫

美国现在发起济贫运动,而我一到美国,就批评这一件事...

供养哪种人得福最多?

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

五戒的宿世因果

弟子问: 今生脾气大,这前生做什么来的呢? 宣化上人...

【佛教词典】擎油钵

比喻持守正念犹如执持油钵,务必尽心坚持,乃至不泼洒...

【佛教词典】念施

(术语)六念之一。忆持而不忘布施之功德也。...

佛法的57条正见

1.正见宝镜照妖邪,魔鬼不敢现影踪,狂慧虽有强词辩,...

佛说五「不」连贯起来的修行路

大乘经论中,记载了佛陀金口亲宣的五个不字! 不忘念是...

十二时中,障碍修行人所对应的十二种动物

这个精魅是怎么回事呢?它的本来面目是一个动物,但是...

善修奉行十念法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示...

禅的态度

假如面前有两张相片,一张是少女照,风姿绰约、美艳惊...

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同

问: 菩萨为何有无明?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

寓言故事:人的一生

有一天,神创造了一头牛。 神对牛说:你要整天在田里...

堕落到畜生道的业因

世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在这个无边无际的法界中,生...

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短,切莫揭。这是当人,你看到人有短处,你要懂得...

走路或做家务时,可否同时来完成每日的功课

问: 请问师父,弟子每天的课程有念佛持咒,在走路或做...

儿女「五不怨」与父母「七不责」

为人子女时做到五不怨,为人父母时做到七不责,请您试...

真正的大孝报恩

子女对父母的情,经常是薄如纸张,他们有需要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