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印光大师  2015/02/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则妄想自渐渐消灭矣。即默念,也要听。以心一起念,即有声。自己的耳,听自己心里的声,仍然明明了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注重在听。

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听,即耳根。心念,口念,耳听,此三根一摄,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闻别的气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三昧。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

白话译文:

要想摄住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常都好像是在佛前一样,不敢起别的妄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这样,妄想自然渐渐消灭了。即使是默念,也要听。因为心一起念头,就有声相。自己的耳朵听自己心里的声相,仍然能明明了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注重在听。

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心就是意根。口就是舌根,听就是耳根。心念、口念、耳朵听,这三根一摄住,眼睛也不会东张西望,鼻子也不会闻别的气味,身体也不会放逸懈怠,所以叫做都摄六根。都摄六根念佛,自然没有污杂的妄念,所以叫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所以叫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就会得到念佛三昧。这个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得到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所以说,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是三昧的别名。这样念下去,一定会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的一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念一佛就等于念十方佛

念一尊佛就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佛,何以故呢?一切诸佛...

如何是念佛止观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

念佛方法与具体行持

净宗念佛方法简便易行,而执持名号,持之以恒,达到感...

念头虽多不乱就好

有一回在广济寺,很多人围绕在身边,我提及照顾心念的...

什么叫做「一心」呢

一心,就是全心全意。我们现在很难做到一心一意。告诉...

印光大师论念佛圆通章的闻思修

印光大师非常重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赞...

过去大德用功,真正是寸丝不挂万缘放下

心中默念,或持咒,或念佛,或参话头。心中用什么功人...

念佛与义工的时间应如何分配

问: 学佛人如果都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摆在第一而无暇...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其源由于爱之不得其道,或偏...

一函遍复讲记

这篇普遍答复信众的信函,语言虽然拙朴,意义都是依据...

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法门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

净土法门,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

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普被...

【佛教词典】疑根

(譬喻)疑念深入于心,譬如根。万善同归集六曰:智刃...

【佛教词典】智觉普明国师语录

凡八卷。日僧春屋妙葩撰,周佐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

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应劝彼念佛求生西方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

诵经时要注意这10个问题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灵美

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财...

什么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目之相

问: 师父曾于说法时开示:必要的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

歧路指归

歧路指归重排流通引言 时当末法,去圣时遥,人心陷溺...

从根本上的觉悟,才是真正脱胎换骨

关于一念的相应,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 佛在世的时...

历代宗门大德开示观心法要

五祖弘忍大师开示观心 五祖弘忍大师开示观心,曰:会是...

佛像经书可以下载到手机吗

问: 佛菩萨像和经书下载到手机里可以吗? 正如法师答...

在活物上做活计,不要在死物上做活计

我们的屋宅、田园、牛羊、轿车、甚至桌椅、器皿、衣服...

感情是缘分的组合

我们今天人不是讲感情,要谈恋爱吗?我们佛教讲,菩萨...

未悟的人,犹如瞎子一般

没有悟的人,与大悟以后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

净土易往,但秽土难离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但古德说,净土易往而无人。无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