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关于宋儒辟驳因果轮回

印光大师  2016/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关于宋儒辟驳因果轮回

宋儒窃取佛经心性奥义,以宏阐儒道。深恐后人学佛,以致儒教门庭冷落,遂以得于人者,反谓人不我若。乃曲为辟驳,谓佛以因果轮回为骗愚夫愚妇奉教之据。且人死之后,形既朽灭,神亦飘散,纵有地狱苦具,将何所施。若如彼说,则人之生也,无所从来,人之死也,无所从去。尧桀同归于尽,善恶一死皆空。由是而善无以劝,恶无以惩。徒以尽义尽分,诚意正心为教。而复破斥其敦督人不得不尽义尽分,诚意正心之权。其计之谬,可胜言哉。

由是儒者皆不敢言因果,亦不敢教人努力为善,以彼常以有所为而为善即是恶,即是自私自利为训故也。夫无所为而为善,实为为善之极则,乃圣人分上事,何可以此教普通人。若教普通人,则是阻人为善,导人为不善矣。然圣人虽能无所为而为善,圣人亦尝有所为,非完全无所为也。蘧伯玉行年二十,而知十九年之非,至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欲寡其过而未能,是平生有所为也。曾子平日以三事自省,及至临终,方曰,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是始终有所为也。

颜渊问仁,夫子告以克己复礼。及问其目,则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两答皆有所为,非无所为也。孔子见尧于羹,见舜于墙,见周公于梦。年已七十,尚欲天假数年,以期学《易》而免大过,皆深有所为也。宋儒唱高调,欲以自鸣其高,而不知适与圣人循循善诱之道相反。其自误误人,以及天下后世也,大矣。自宋儒破斥因果轮回后,凡读书者,皆不以五经中所说为定论,而以宋儒所说为圭臬。纵有知者,亦恐遭违悖先儒之议。并或有所竖立,可入文庙,由其涉于佛学,遂成绝望,故不敢一启于齿也。而深明佛理,取以为法之阳明,尚带辟驳之言论,盖欲留后来入文庙之地步耳。以故数百年来,劝善惩恶之大权既废,纵有劝惩,皆属枝末,不得根本,为益殊少。

近因欧风东渐,一班好新好异者,凡彼所行者,无不仿而效之,而变本加厉,更甚数倍。至彼之为国为公,则置若罔闻。故致提倡废经废伦、废孝免耻等不忍见闻之章程,举国成狂,莫可名状。使一切人皆知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理,纵胁以必死之威,使其行如上各事,则宁可就死,不敢作此大恶也。是知今日之灭儒教,灭伦理,以期实行兽化者,其祸根皆从宋儒破斥因果之学说所伏也。甚矣,学说之误人也,虽洪水猛兽,其祸亦无此之酷烈也。

印光大师:“《佛学救劫编》序(民二十一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四种布施时的想法,果报各不相同

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位名为四姓的居...

如是因如是果

在佛陀时代,某日,舍卫国国王波斯匿王在睡眠中,听见...

从佛经中看前世记忆消失之谜

《佛说见正经》白话译文: 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人的相貌本来很好看,但是一起瞋恚心,马上就变了,对...

心念改变命运就会改变

佛是从哪里产生的?佛是由我们心成的。是心是佛,是心...

对因果应有的正确认识

世间法因为受到个人主观、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有绝...

为什么你活着的时候要作恶

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笃修净业临终预知,念佛往生之贞女典范

真如法性,生佛体同。迷悟攸分,凡圣迥别。欲复本有之...

这样去念佛,即使堕于恶道也能往生

原文: 汝继祖母柴老太夫人事,已忘记。汝果真发孝心,...

印祖文钞--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

印光大师:安胎保胎的禁忌

保胎以绝欲为第一义。 故保产心法,首戒交媾,妇一有...

【佛教词典】大乘庄严经论

【大乘庄严经论】 无著造,唐代波罗颇蜜多罗译,凡十三...

【佛教词典】万劫

(杂语)劫为分别世界成坏之时量名。万劫者,经世界成...

上善若水,至慈低眉

一日,女儿要画画,问我画什么。其时正在看书的我抬头...

都摄六根,下手在听

现在修念佛法门,应当依照大势至菩萨讲的,用如子忆母...

诵经的重要意义

读诵大乘经典,这是我们净业三福的一个重要的科目。正...

自性的映现

莲池大师《自知录》上说:「怨天尤人最损福,一次减三...

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

至诚求佛,坚持坚定 二〇一二年,我第一次来到东林祖庭...

省庵大师涅槃会发愿文

仰白十方三宝、释迦本师、弥陀慈父、观音、势至、涅槃...

佛法的修学,一定要靠你自己觉悟

二,真、妄。 当你把心拉回来的时候,就要处理真妄的问...

佛经前为何要安立「如是我闻」

经典前为什么要安立如是我闻呢?因为当时佛灭度的时候...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再来

当释迦牟尼佛在讲了《法华经》之后,稀有难遭,极为殊...

修净土法门获得真正的长生不老

世人想求长生,殊不知修净土法门正能获得长生不老。 昙...

我们今天犯的错误是什么呢

唯识学的基本的思想它的智慧,它主要的宗旨主要是一个...

能走多远走多远吧

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