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印光大师对老年人的劝诫

印光大师  2020/1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印光大师对老年人的劝诫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笔下的百姓村居和乐之景,是炎黄子孙敬老、爱老、孝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写照。推而广之,更是泱泱华夏自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浩荡胸襟。

然而,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老苦为八苦之一,人人皆有。佛法以智慧烛照生命的真实:“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是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所以净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特意指出:“所谓老老,在于以道自淑,养亲之志,谕亲于道。否则纵能奉养唯谨,不能令亲身心究竟安乐,皆不得名为真老吾老。”在《印光法师文钞》中,大师留下对老年人的诸多关怀慰问和谆谆叮嘱,今略举一二,值得一读再读三读。

一、老年人如何学佛

1、劝以一心念佛为正行

念佛诵经,以至诚为本,唱赞与否,绝无关系。至于念法华经一卷,甚好。然以身忙及老之人,当宜常念净土五经,则净土法门之所以然,悉可略知。念佛要心中念得清楚, 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从朝至暮念,从朝至暮听。比贪多贪快,而含糊不清,功效悬殊也。

《复唐能诚居士书》

老年人固宜一心念佛。看大乘经论,不过明理性,种善根而已。若必欲现生了脱,请如到临命终, 如堕大水火以求救而念佛。则必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否则难保定矣。

《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居士以年将半百,身系樊笼,素未参寻知识。倘欲即生了脱,但当专主净土一门。金刚法华,且先置之度外。待净土大通,一心已得后,再行研究不晚也。若此刻便即从事,恐智力不给,得彼失此。一法未精,二利咸失耳。

《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禅宗,相宗,密宗,无一宗不好。然以年已半百之人,得仗佛力,能以具缚凡夫即了生死之法,而复致力于其仗自力之法门,虽能助净业而圆通见解,诚恐心力不及,则以彼为正,以此为稍带,必至难以得力。

《复李觐丹居士书七》

修行人外功内功皆当修。汝一向多方帮助各善举,乃外功。一心念佛,乃内功。外功为助行,内功为正行。正助合行,利益甚大。然人至半百,来日无多,固宜偏重内功,少作外功。庶不至被善举所转,终至仍在娑婆也。

《复方圣照居士书五》

2、劝深信因仗佛力自己决定得生

亦有愚人,知见狭劣。谓己工夫浅薄,业力深厚,何能即生。不知众生心性,与佛无二。五逆十恶,将堕地狱,遇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满十声,或止数声,随即命终,尚得往生。观经所说,何可不信。彼尚往生,况吾人虽有罪业,虽少工夫,校彼五逆十恶,十声数声,当复高超多多矣。何可自暴自弃,以致失此无上利益也。

《乐清虹桥净土堂序》

吾人在生死轮回中久经长劫,所造恶业,无量无边。若仗自己修持之力,欲得灭尽烦恼惑业,以了生脱死,其难愈于登天。若能信佛所说之净土法门,以真信切愿,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无论业力大,业力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譬如一颗沙子,入水即沉,纵有数千万斤石,装于大火轮船中,即可不沉而运于他处, 以随意使用也。石喻众生之业力深重,大火轮喻弥陀之慈力广大。若不念佛,仗自己修持之力,欲了生死,须到业尽情空地位方可。否则纵令烦恼惑业断得只有一丝毫,亦不能了,喻如极小之沙子,亦必沉于水中,决不能自己出于水外。……万不可卑劣自居, 谓我业重,恐不能生,若作此想念,则决定不能生矣。何也,以心无真信切愿,无由感佛故也。

《复裘佩卿居士书二》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

《复朱德大居士书》

3、劝一心一意回向往生

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难往生。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 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

《与陈锡周居士书》

如来极劝众生,发真信心,及切愿心,持佛名号,求生净土。当以供养三宝,守戒一生,一切所作,种种功德,不求来生人天福报,不求现世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则与佛誓愿相契相合,感应道交,定满所愿。如人堕海,有船来救,若肯上船,即登彼岸。求人天福,不求往生,如不上船,难免沉溺。佛欲令汝超凡入圣, 汝却愿得有漏之福。福报一尽,永堕三途。如摩尼珠,用弹黄雀。所得者少,所失者多。可不惜哉,宜警省焉。

《与某居士书(代了余师作)》

二、老年人与家庭

1、静修安养

汝年已衰老,儿孙甚多,当以家事号事,交与儿辈经理。自己作一个一事不理之闲人,日夕于清净心中,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必定可以现得身心安乐,临终往生西方。女色一事,青年尚有所碍,何况衰老之年。汝已皈依佛法,欲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当断爱欲。无论老妻少妾,通皆作道友,绝不作夫妻想。令彼日陪汝念佛,则汝便是他们的导师,他们便是汝的益友,彼此相助,其益甚大。将来同生西方,同亲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又复同证真如妙性,同度普世界诸众生,则何幸如之。

《致陈彦清居士书》

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顿好。心里头除过念佛外,别无一件事挂牵,则临终时,方可无挂无碍。若现在还是样样放不下,看不开,则临命终时,所有贪恋衣服,首饰,房屋,子孙之心,通通现前,如何能够往生西方。既不能生西方,则汝一生守节念佛,及所作种种有益之事,完全成了福报了。汝现在尚无智慧,虽常精勤念佛,心中尚不决定求生西方。到了来生享福的时候,决定被福所迷,便要造诸恶业。既造恶业,必定就要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中受苦了。此种大苦,皆是现世念佛,不知决定求生西方之所感召的。光怜悯汝,恐汝后来或成此种景况,故预为汝设法。汝若肯依我所说,就不会因福得祸。

《示周余志莲女居士法语》

2、训导子孙

后世人业重,情窦早开。十一二岁,便有欲念。欲念既起,无法制止。又不知保身之义,遂用手淫。如草木方生芽,而即去其甲,必致干枯。聪明子弟,由此送命者,不知凡几。即不至死,而身体孱弱,无所成立。及长而娶妻,父母师长绝不与说保身节欲之道。故多半病死,皆是由手淫及贪房事所致。故孔子答孟武伯问孝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乃令戒房事。不戒房事,则百病丛生。能戒房事,则病少多矣。……寿康宝鉴,当为已知人事子弟之续命书。不但青年应当看,即老年也应当看。欲子弟长寿,全靠老年为之常谈祸福耳。

《复真净居士书》

3、贺寿戒杀

现在幻躯,乃从业报中来。报尽便休,无异昙花一现,何寿之足云。今为随顺俗情故,姑且开此祝寿方便门。凡自己家中,或长者,或侪辈,或自身,举行祝典时。切勿杀生宴客,浪掷金钱,妄造怨业。亦勿贪恋无足重轻之虚誉,征文征诗,接收过情之称许。作此虚文,对众即为欺饰,问心适足惭汗。以故莫善于扫除一切俗尚,而从事于印造经像(有力则刻经造像,无力则写经画像)。仰以报四重恩,俯以济三途苦。既能获无量福庆,又可留永久纪念。此种胜举,尊者居士,尤宜悉心提倡,留良榜样与多众看。若亲戚朋友家,举行庆祝时,亦劝准此行之,为造胜福。双方所得功德,不可称量。

《印造经像之机会》

4、丧葬用素

宜各节哀念佛,勿只学世间人,但取悦人耳目,不计于亲之神识有益与否。又令严在生,既信佛法,现在丧葬,理宜顺其素志,概勿用荤。凡祭神,供灵,待客,均用素,此比放生若干功德更大。若不用素,则毕此丧葬,所杀物命,为数甚多。忍令吾亲,因我等行孝,而与此无数之生命,结此杀业乎。

《致郭辅庭居士书》

汝等既知佛法,当依佛法,令亲神识得益为事,不可徒为哀毁,令存亡两无所益。至于丧祭,通须用素,勿随俗转。纵不知世务者,谓为不然,亦任彼讥笑而已。丧葬之事,不可过为铺排张罗。做佛事只可念佛,勿做别佛事。并令全家通皆恳切念佛,则于汝母,于汝等诸眷属,及亲戚朋友,皆有实益。有财力,多做功德,若丧事用度无出,即以之办丧事亦可,切勿硬撑架子,至有亏空,后来受窘,则不必矣。

《复周孟由昆弟书》

三、老年人与重病

世人多以人情为事,人无不求消灾延寿者,故加念药师佛。实则阿弥陀佛,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威神功德,悉皆齐等,非念阿弥陀佛,不能消灾延寿也。

《复(又真师、觉三居士)书》

阁下但生信心,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再起别种念头。果能如是,寿未尽则速得痊愈,以专一志诚念佛功德,便能灭除宿世恶业,犹如杲日既出,霜雪即化。寿已尽则即能往生,以心无异念,即得与佛感应道交,故蒙佛慈接引往生也。阁下若信此话得及,则生也得大利益,死也得大利益。

《复裘佩卿居士书二》

宜将一切家事,并自己一个色身,悉皆通身放下。以一尘不染心中,持万德洪名 圣号,作将死想,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杂念。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超凡入圣。寿未尽,则决定业消病愈,慧朗福崇。若不如是作念,痴痴然唯求速愈,不唯不能速愈,反更添病。即或寿尽,定随业漂沉,而永无出此苦娑婆之期矣。

《与方圣胤居士书》

四、老年人与临终

无论老幼男女,贵贱 贤愚,在家出家,若肯生真信,发切愿,至诚恳切念 佛圣号,无一不于现生临终得往生者。世之念佛人多,往生人少者,一以不依佛教,口说往生,心恋尘境。一以不教眷属念佛,并不预说助念之利益,及瞎张罗,预先抹澡,换衣,问事,哭泣等祸害。及至临终,眷属不唯不助念,反为破坏正念。功败垂成,事依俗见,令亡人沉生死苦海。可不哀哉。

《复独山杨慧芳居士书一》

汝年已老迈,来日无多,宜将念佛利益,与家眷说。并及临终助念之益,破坏之损,照文钞,嘉言录所说,为彼等说之,令其预知。庶不至临终行落井下石之孝。又宜写一章程,请二三同志为之证明。俾将死勿破坏正念,以成就正念。死后勿杀生,免添我业累。若不如此,天地鬼神当必鉴察。以此纠正俗知俗见,庶可得正念昭彰,随佛往生也。

《复霁清居士书》

八十三岁老人,来日无多。……当汲汲念佛,以求往生。又须率其家人一致念佛,以作汝去世时,彼等悉能助念之预备。又须叮嘱临终不可预为洗身,换衣,及问事(此当预先交代),安慰,哭泣等。随彼坐著死也好,睡著死也好,大家一口同音念佛。一直念至断气后,再过三点钟后,再为安顿,万不可早。不但老人死如是,即年青人死,也须如是。此末后最要紧之一大事。若不预为操练,及说其利害,未有不被眷属瞎张罗所误者。

《复慧明居士书》

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岂可今日要死,且不愿死,既贪恋尘境,不能放下,便因贪成障,净土之境不现,而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之境便现。境现,则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矣,往生西方,便成画饼。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一切任彼前业,不去妄生计较。倘信愿真切,报终命尽,便即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矣。

《复高邵麟居士书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世间的人情冷暖瞬息万变,如何去因应它

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梦中何必争人我,放...

先从梦中醒,再度梦中人

别说初学佛的人难以放下,就是学佛比较久的人也不一定...

如何解决往生的最大障碍

从净土宗的观点来看,对我们往生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贪...

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药山禅师在庭院中打坐,身边有云岩和道吾两名弟子相伴...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放身心静片时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放身心静片时,我们这人活不了好久...

老年人应追求的五种境界

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社会,我也是老年人了,不免经常...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唯依名号,安住自心

我们会在这个世间上投胎,这件事情是有它的业力,背后...

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应...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汝年已衰老,当断爱欲了生脱死

近来身体想已大好矣。汝年已衰老,儿孙甚多,当以家事...

为何佛菩萨少而众生多

问: 法华经举手低头,皆能作佛,佛又于无量劫前,曾...

除念此六字外,了无一念当情

【原文】 倘肯至诚念佛,决定冥冥之中,蒙佛加被,令不...

因果复杂,肉眼凡夫不能明了

来示云,时当末法,彼邪见魔党,往往身泰体健。而正信...

【佛教词典】缁黄

(杂语)谓僧道也。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云。...

【佛教词典】论议经

(术语)十二部经之第十二,梵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议。...

出离心不切,佛号提不起来怎么办

问: 惭愧弟子学佛好几年了,一直持诵《无量寿经》,可...

万缘放下,深参念佛是谁

念佛是谁?高旻寺这个禅堂,作为禅宗道场,从上以来都...

无念、无相、无住

彻底觉醒不空过此生 在禅堂里面七天,可能每个人都能有...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不管是做...

降伏内心淫念欲望的方法

有一次,尊者宾陀罗婆罗陀阇在婆磋国游化,住在首府拘...

梵网经菩萨戒为何如此殊胜

从教理上来看 天台祖师把佛一代时教分为四种教,叫藏、...

智者大师的生平与临终往生事迹

智顗【yǐ】 ,字德安,俗姓陈,河南颍川人。母亲怀孕时...

让你的生死业缘干干净净

一个清净的比丘跟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在乡间的小路走的...

聪明的父母只需教孩子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婆媳关系中的修行

女人都希望有美满的家庭,关爱自己的丈夫、融洽的婆媳...

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关键是用对方法

我们天天在此禅修、静坐,目的就是为了要改变自己。修...

【推荐】星云大师《命运的主人》

「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