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印光大师示戒杀之要

印光大师  2024/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印光大师示戒杀之要

【原文】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举凡三乘六凡,如来视之,皆如一子。何以故。以其皆具佛性,皆堪成佛故。三乘且置。六凡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虽则高下悬殊,苦乐迥异。总皆未断惑业,未出生死。天福若尽,即便下降。狱罪若灭,仍复上升。犹如车轮,互为高下。

我今幸得人身,理宜委曲设法,护惜物命。体天地好生之德,全吾心恻隐之仁。良以诸物与我,同生于天地之间,同受天地之化育。而且同知贪生,同知畏死。仁人于枯骨,尚且掩而埋之。于草木,尚且方长不折。况肯为悦我口腹,令水陆诸物受刀砧烹煮之苦哉。须知此等诸物,从无始来,亦曾高居尊位,威权赫奕。不知借威权以培德,反致仗威权以造业。竟使恶业丛集,堕于异类。口不能言,心无智虑,身无技术,以罹此难。虽弱肉强食,于事则得。而怨恨所结,能无生生世世,图报此怨之念乎。

人纵不念诸物被杀之苦,独不惧怨业深结,常被彼杀乎。又不惧残害天物,天将夺我福寿乎。人惟欲眷属团聚,寿命延长,身心安乐,诸缘如意。正应发大悲心,行放生业。使天地鬼神,悉皆愍我爱物之诚。则向之所欲,当可即得。若仗我有钱财,我有智力,设种种法,掩取诸物,以取悦我口腹,不计彼之痛苦。尚得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之人矣乎。

然我与彼等,同在生死。从无始来,彼固各各皆为我之父母兄弟妻妾子女,我亦各各皆为彼之父母兄弟妻妾子女。彼固各各或于人中,或于异类,皆被我杀。我亦各各或于人中,或于异类,皆被彼杀。为亲为怨,相生相杀。静言思之,愧不欲生。急急改图,尚悔其迟。况肯蹈常袭故,仍执迷情,以为天生异类,原为供人食料乎。

然我尚具足惑业,固无由出于轮回之外。万一彼罪已灭,复生人道。善根发生,闻法修行。断惑证真,得成佛道。我若堕落,尚当望彼垂慈救援,以期离苦得乐,亲证佛性。岂可恃一时之强力,俾长劫以无救乎哉。

卷三·序·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序

【白话文】

天地之间最伟大的德是爱护生命,如来最伟大的道是慈悲。人、动物虽然不同,心性是一样的。凡是三乘六凡,在如来看来,都如同是同一个孩子。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具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三乘先放在一边不说。六凡,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虽然他们的高下差别很大,其中的苦乐也完全不同,相同的是都没有断除惑业,没有出离生死。

天人一旦天福享尽,马上就会下堕,地狱众生的苦报受尽,还会上升,好比车轮,互为高下。我们今生有幸得到人身,理应千方百计爱护动物的生命,体察天地好生之德,成全我仁慈的恻隐之心。确实世间物类和我一样,同生于天地之间,同受天地之化育而成长,而且同样也都贪生怕死。

有德行的人看到枯骨都要进行掩埋,对于正在生长的草木也不会折断,哪忍心为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使水中陆地的各种动物遭受宰杀烹煮的痛苦呢?要知道这些动物,从无始劫以来,也曾经位高权重,名声显赫,不知道借着威势权力来培植福德,反而仗着威势权力来造恶业,使恶业聚集,堕于畜生道。口中不能说话,心中没有智慧,自身又一无所长,遭受这样的苦难,虽说弱肉强食,表面上看起来是强者满足了自己口腹欲望,可是由此结下的杀身怨恨,弱者能不生生世世都想报仇吗?

人纵然不念及动物被杀的痛苦,难道也不害怕由此结下深怨,而被它所杀吗?也不惧怕残害天物,上天会折损我的福寿吗?人都希望自己眷属团聚,寿命延长,身心安乐,诸缘如意,物我心性相同,我们应该推己及人,发大悲心,做放生的事,使天地鬼神都能怜悯我爱护动物的诚心,那么自己以前的愿望马上就可以实现。

如果依仗自己有钱财智力,用种种的方法捕杀这些动物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不顾它们的痛苦,哪里还称得上是与天地并立为三才的人呢?然而我与一切动物,同在生死轮回之中,从无始劫以来,它们原本各各都做过我的父母、兄弟、妻妾、子女,我也各各都做过它们的父母、兄弟、妻妾、子女。它们原本或在人道,或在畜生道,各各被我杀过;我也或在人道,或在畜生道,各各被它们杀过。

就这样有时是亲人,有时是冤家,互相之间或生或杀。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惭愧得都不想活下去了。即便想急切地要改变这种情形,仍旧后悔自己醒悟得太迟。哪里肯重走老路,执着迷情,认为天生畜类,原本就是供人吃的食材呢?现在我还具足惑业,没有办法出离轮回之外,万一它们的罪业灭尽,再生于人道,善根发生,闻法修行,断惑证真,得成佛道,我若堕落,还希望他们能慈悲救援,使自己离苦得乐,亲证佛性。怎么可以凭借自己一时的强大造作杀业,使自己将来长劫受苦而得不到救援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

修行要了生死,不要做颠倒事

一个人生到世间上来,他是有他的标准的。给他吃的东西...

此间犹如火宅,赶紧移民极乐

信愿持名的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阿弥陀经》中...

从小吃过不少肉还杀过生,现在该怎么做呢

问: 我已28岁,从出生到现在吃过不少肉,也杀过不少昆...

护生的习惯

口业篇 1、不杀生的人,不应该说哪里的河川应该清理、...

因为我们的愚痴,过去已经付出了惨痛代价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推荐】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的角度去面对人生

如果你的情执是很重,把世间的事情,每一件都看得很重...

神通只会障碍你的解脱

现在一些人学佛修行的目的不纯正,有的人是为了求福报...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念佛人该如何办丧事

接手书知汝母已于初二日念佛往生,不胜伤叹。虽然,汝...

印光大师开示纵欲的危害

复孙艺民居士书 世间聪明子弟,于情窦开时,其父母兄师...

这个法门看似平常无奇,利益却不可思议

原文: 若大通家,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

泛泛然念佛,则功过不相敌

【原文】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

【佛教词典】费陀

(杂语)Vidyā,又作皮陀,译曰明。因明大疏一曰:醯...

【佛教词典】五欲

梵语 paca kāmāh,巴利语 paca kāmā。(一)又作五妙...

【推荐】只要问妄想一句话,它就完了

我们如果是从今生开始,那很简单,处理今生的问题就好...

夏天贪凉的危害

现在人都是在冷气间里得病的,这里冷气可以很冷很冷,...

女孩出家几年后想还俗,还可以有家吗

问: 请问如果一个女孩子发心出家了,也许几年以后想还...

【佛学漫画】旷世一人:傅大士

大士之意,本为菩萨,是勇士,是慈悲。傅大士以白衣之...

戒住则法住,有戒就有佛法

各位新戒,你们受戒,就要以戒为师。一个人,今后在佛...

胜利之道

从前,有一个青年在家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客栈。由于青...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二十多年前在苏州灵岩...

让你静心的34条法语

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

生命如何才能活出意义与价值

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又由一天天组成,那么我们的生命究...

无分别智要如何修

我们来看窥基大师是怎么说的。他说无分别智怎么修呢?...

清净三业,内护己心

一日,波斯匿王在静坐时,思惟什么是护己?什么是不护...

心境决定你的处境

我们讲说心境决定你的处境。这句话一点不假。说我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