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必等到有事才持斋

证严法师  2013/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何必等到有事才持斋

无论佛教、道教或是民间信仰,很多人都相信持斋有功德,常在遭遇困境时发愿吃早斋,或是初一、十五持斋;以此祈求家庭平安、事业顺利。既然天天都希望有福、平安、顺利,何必等到有事的时候才持斋?不如持长斋,天天积福、天天平安。

立愿降口欲 斋戒不难

温室效应让地球受毁伤,灾难四起、天地频频告急。如何为地球降温,让灾难缓和下来?就是用清流淡化浊气——素食是最好的方法。斋戒其实并不难,要立愿恒住——训练自己的心境不受外境影响,心不被视觉、味觉、口感拉走,就能降伏口欲。

吉隆坡的蔡宇翔,六岁时在幼儿园看到「生命的吶喊」影片,就开始素食,父母也被他感动,跟着他素食。他更发心立愿要「同学度」,其他孩子们受启发了,也发愿要签名素食。其中黄乙航一签就是八百天,老师问他:「八百天有多久你知道吗?」他说:「我吃久一点,动物就不会被杀掉。」还有吕浩栋,原本签要素食六天,想想太少了,又向老师拿回来改成一百八十天,他说,「看到厨师在杀鸡,我很心痛啊!」

孩子们童言童语说的都是真理;这分赤子之心,展现「人伤我痛,人苦我悲」的精神,令人感动。期待人人回归童真的纯心——容易受教,且能立愿恒持心不动。

万物都有生命,要好好培养一念爱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于众生无分别想,不只是对人类友善,还要发菩提心,将心比心爱护一切生命。要滋养身体,不一定非要吃血淋淋的东西;大地植物和五谷杂粮,即能供应人体营养所需,更能让身心清净。素食不害物命,心能天天轻安自在。

用餐五观想 改变习气

佛教徒用餐时,常做五种观想 :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体会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反省自己有否回馈社会。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预防心念偏离良知。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把饭菜当成良药,能滋养生命。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为做好事、弘扬佛法而食。

人生能平平安安,要感恩、要觉醒,及时忏悔,改变自我习气。期待人人回归清净、善良、纯真的赤子之心;以骆驼的毅力,忍耐、负重、不怕路遥;以狮子的勇猛心,无所畏惧克服万难,力行斋戒、忏悔,改除恶习。

千年暗室,一灯能明。只要愿意,黑暗反过来就是光明。只要自我净化,没有改不过来的习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嗔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

什么叫杀呢?断有情命,以嗔恨之心,来断绝有情众生的...

吃素到底有没有营养

不少人对吃素有误解,觉得素食含热量低,蛋白质与脂肪...

素食不为人知的11大好处

每年的11月25日被定为国际素食日。素食主要是指以水果...

无视生命的苦痛 源于心灵的麻木不仁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宰我问孔子:爹妈死了,非...

如果利益不到众生,也要尽可能不伤害他们

昨晚,我住进深圳一家海边的酒店,享受着怡人的风景,...

素食准妈妈的饮食建议

素食主义的准妈妈增多,但为了满足孕期所需,光靠素食...

从医学的角度看堕胎对身体的危害

上天有好生之德,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医学报告指出堕...

猴子的亲情感动猎人

在某个小山村有位年轻人,有百发百中的狩猎功夫。但是...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以平静的心去处理

有一位富家小姐,据说她也是名企业家之一。她对现实有...

佛陀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必须「用之有道」。钱财是...

证严法师:四念处

前言 释迦牟尼佛为了救济众生而示现人间。世间的宗教...

【推荐】证严法师《懂得修福的人》

人应互相帮助、彼此关怀。我们看看这个人字,恰好只是...

【佛教词典】资粮

(术语)资为资助。粮为粮食。如人远行,必假粮食,资...

【佛教词典】净土十疑

(名数)天台智者大师就净土往生出十疑。通释之以劝诱...

离尘无体,你的心跟谁借来的

在楞严经中,提到离尘无体的概念。佛陀对阿难说:若以...

星云大师《什么是禅》

今天和大家讲的题目是《什么是禅?》。凡是对佛教有研...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智者依据《涅槃经》将佛说的一切经典在内容分为四个部...

佛示导四天王守护世间之要

一次,世尊在密迹金刚力士宫殿演说法要,当时与会的二...

世间的人情冷暖瞬息万变,如何去因应它

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梦中何必争人我,放...

在家菩萨戒的精神所在

问: 请大略地重点解说在家居士菩萨戒的精神所在。 妙...

睡莲花开的声音

有时候,最后结局的定夺往往来源于内心的信心。 我们...

孝顺的哥哥

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女主人留下一子往生了。男主人不...

乐于睡眠的二十种过失

《大宝积经》中,佛陀对弥勒佛说:应当观察喜欢睡觉的...

思恩图报,青年本责

【原文】 吾人眼耳鼻舌、四肢百骸,皆由父母生养而来。...

纵欲是以消耗福报为代价

当欲望的享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时,一些在传统道...

印光大师:警人命无常

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念不住。此殆造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