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

证严法师  2013/07/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必须「用之有道」。钱财是身外之物,为五家所共有,因此不取不义之财,然而,能善于理财者,却可以将世间财换成智慧法财,取之不竭,用之无尽。

《地藏经》有一句话说:「舍一得万报」,就是教导我们喜舍世间财物,自得福慧功德法财;亦即「播福因、得福果」。这都必须靠智慧的选择,有的人认为:「有钱为什么不留着自己用,为什么要拿给别人用呢?这就是世间人的自私心念,亦即是凡夫。」

像一颗种子放在袋子中,不肯把握季节播种于土壤中,错过生长时机,就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实时培育,使这颗种子发挥其生长功能,等到气候成熟,自然有累累的果实。同样的道理,自己亲手布施,比留给子孙替我们布施的功德还大,儿孙自有儿孙福!

佛陀曾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如何处理世间财产,培育出世法财呢?世间财物应该分成四份:

一、供养父母,以报宏恩─万善以孝为首,人必定要以孝为重,修学佛法也是以孝为宗,绝不能没有孝道。所以,财产要留给四分之一孝养父母,让父母的生活温暖饱足,使他们自由享用,以完成父母想做的善业。

二、培育子女─生养子女要有责任心,须为他们留一份教育基金,使其能安心完成学业,因此,四分之一的财产是为子女留存养育金。

三、家庭生活─另外四分之一财产是维持日常生活安康的事业基金,应开源节流,使其绵绵不息,方为生财之道。

四、社会福利─佛陀教育我们,延续本性的良知慧命必须造福人群。我们应该用四分之一的基金,奉献于宏扬宗教正法,做社会福利善业,如此亦可进修自己的福德智慧。今生此世能够生在福地,享受丰衣足食的生活,是因为过去生中曾经有一份造福人群的福业。佛陀希望我们的福报绵延不绝,所以鼓励人们以四分之一财产造福人群,布施众生结善缘。这就是舍世间财修取永恒的法财。

愿与大众共勉,以佛陀的教育精神,处理世间财产,修持福慧功德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贪心之害

过去有一个少年妇女,因家庭的富有,吃喝玩乐,随她自...

劫盗分财喻

昔日印度经常发生洪灾,各地民不聊生,有些人为了养家...

一个能让家人吃素的好办法

佛法是最讲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

曹德旺:慈心行善,别太看重钱

我穷过,曹晖出生当天,家里一点吃的都没有,所以知道...

用零散的时间来修系缘念佛法

我们常说,念佛一定要建立在信愿上,要用心把念佛人自...

三个小孩供养白珠

无量劫以前,一切度佛于世间弘扬佛法。一日,佛陀和弟...

守培法师:念佛四十八韵

一 念佛最高古,能离生死苦; 托生宝莲华,安居极乐土...

十种忏悔法门

人除了人事上的忏悔之外,更要有工作上的忏悔。譬如盖...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饮食要适时、适量、适度

佛教有「日中一食」,伊斯兰教也有「斋戒月」;两者都...

如何用菩萨的智慧来教育子女

问: 何谓「用菩萨的智慧教育子女」? 证严法师答:...

证严法师《无声的说法》

无所求的奉献,及为一切众生而修养自己的言语行动,就...

证严法师《八大人觉经》

上人序 八大人觉警世纷,常人随波逐流,在变动不停的...

【佛教词典】根尘

(术语)根为眼等之六根。眼等所对之色等六境曰尘。止...

【佛教词典】严王品

全称妙庄严王本事品。法华经卷七第二十七品之品名。收...

越用功越精进,魔障就越大

妄想就是自己做不了主,念念佛,妄想又来了,念念又来...

以净土法门作为自己安心立命之所

业缘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受业力所牵引,有种种的因...

如何正确地理解持戒和念佛的关系

问: 现在修净土宗的人,对持戒念佛的理解总有偏颇,...

养猪场参观记

有一种回忆,住在都市已渐淡忘;有一种体验,住在都市...

星云大师《不要将歉疚带到棺材里去》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经常勉励徒众应该...

大安法师谈母亲念佛及往生

2008年9月18日下午四时许,一位83岁高寿的优婆夷在东...

弥陀的名号能治病靠的是什么

阿弥陀佛名号确实是阿伽陀药。阿伽陀药就是万病总治:...

懒惰让你跟财富无缘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很是贫穷,半间草房,...

有烦恼是因为没有学会放下

勇于舍弃并且敢于放下人生舶种种包袱,才能够轻装前行...

《地藏经》最能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地藏王菩萨的法过去讲的人很少,一般人以为《地藏经》...

佛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受苦众生

针对我们这些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的呢?...

为什么提婆达多总想加害佛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种善因,不要种恶因,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