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

证严法师  2013/07/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必须「用之有道」。钱财是身外之物,为五家所共有,因此不取不义之财,然而,能善于理财者,却可以将世间财换成智慧法财,取之不竭,用之无尽。

《地藏经》有一句话说:「舍一得万报」,就是教导我们喜舍世间财物,自得福慧功德法财;亦即「播福因、得福果」。这都必须靠智慧的选择,有的人认为:「有钱为什么不留着自己用,为什么要拿给别人用呢?这就是世间人的自私心念,亦即是凡夫。」

像一颗种子放在袋子中,不肯把握季节播种于土壤中,错过生长时机,就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实时培育,使这颗种子发挥其生长功能,等到气候成熟,自然有累累的果实。同样的道理,自己亲手布施,比留给子孙替我们布施的功德还大,儿孙自有儿孙福!

佛陀曾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如何处理世间财产,培育出世法财呢?世间财物应该分成四份:

一、供养父母,以报宏恩─万善以孝为首,人必定要以孝为重,修学佛法也是以孝为宗,绝不能没有孝道。所以,财产要留给四分之一孝养父母,让父母的生活温暖饱足,使他们自由享用,以完成父母想做的善业。

二、培育子女─生养子女要有责任心,须为他们留一份教育基金,使其能安心完成学业,因此,四分之一的财产是为子女留存养育金。

三、家庭生活─另外四分之一财产是维持日常生活安康的事业基金,应开源节流,使其绵绵不息,方为生财之道。

四、社会福利─佛陀教育我们,延续本性的良知慧命必须造福人群。我们应该用四分之一的基金,奉献于宏扬宗教正法,做社会福利善业,如此亦可进修自己的福德智慧。今生此世能够生在福地,享受丰衣足食的生活,是因为过去生中曾经有一份造福人群的福业。佛陀希望我们的福报绵延不绝,所以鼓励人们以四分之一财产造福人群,布施众生结善缘。这就是舍世间财修取永恒的法财。

愿与大众共勉,以佛陀的教育精神,处理世间财产,修持福慧功德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非份之财不能要

佛法不离世间法,就生产事业而言,佛法讲正业与净业。...

贫穷老母布施臭米汁

大迦叶尊者喜欢向贫穷的人乞食,而不向有钱人乞食。一...

悭贪的烦恼对治下去,内在心性的宝藏就打开了

一个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不得...

持戒的功德为何超过布施

持戒跟布施有什么差别?两个都是修习善法。 我们这样子...

用零散的时间来修系缘念佛法

我们常说,念佛一定要建立在信愿上,要用心把念佛人自...

饭前供养偈

供养偈: 「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

仙叹富者的布施

佛陀的过去世曾是一位大财主,名叫仙叹,非常富有。因...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弘化时,当时有无数已证得...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如何用菩萨的智慧来教育子女

问: 何谓「用菩萨的智慧教育子女」? 证严法师答:...

人为什么不能将爱放大一点

曾经有一则新闻,嘉义有一位喜好钓鱼的父亲,有一天带...

证严法师:疗治心病的良方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

证严法师:生死之间

比如在慈济医院中,最近有两件个案,一件是父与女,另...

【佛教词典】交会粗重

【交会粗重】 p0635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交会粗重...

【佛教词典】无惭无愧差别

【无惭无愧差别】 p1076 俱舍论四卷十页云:论曰:此中...

圣严法师《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

助念只念佛是否太单调呢

问: 我们寺院想成立助念团,但《印光法师嘉言录》讲...

为何欣愿往生还会对疾病和死亡格外害怕

问: 弟子是一名公务员。从二〇一三年开始在家念佛、...

慧命向导

有个家族中的一些成员,打算合组贸易商队越过沙漠到另...

星云禅话(一)石头路滑

1 风动?幡动? 禅宗惠能大师得到衣钵之后,在猎人群...

往生大事,败在懈怠

当你的懈怠放逸占了上风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心状态,这...

诵经念佛妄想很多,是否都白念了

问: 诵经、念佛不能清净,时时妄想杂念,这样是否都...

大乘佛法的之宗要

大乘佛法,为超脱世间而又适应世间的。则其宗要:在先...

【推荐】今生如果没有往生,那来生就更难了

我们再看看第二段, 丙二:教主结叹甚难。 前面是六方...

佛子行三十七颂

谁见诸法无来去, 唯一勤行利众生, 殊胜师及观自在,...

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

佛出世的因缘为的什么?因为佛是觉的,人是迷的。人既...

诓骗同伴的鸟儿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比丘尼,其中有位年轻的比丘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