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证严法师《在人群中修行》

证严法师  2010/05/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应该要时时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个人,进而能够敬天畏地,对人有一分尊重与爱;能够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大慈无悔、大悲无怨、大喜无忧、大舍无求,慈悲喜舍的人生。

为善要及时,有了因缘,要及时把握,自己懂得利用时间、把握时间、珍惜时间,好好地照顾这一念心,才能回归清净无染的大爱。

我看过一则简单的故事,却发人深省——

有位农夫天天辛勤地工作,并且感恩耕牛的付出,因为这头牛为他减轻许多劳力;也感恩大地的赐予,由于有这片土地,才让他耕作有收获;更疼惜一粒粒的种子,所以认真地耕耘,让农作茁壮成长。

有一天农闲时,他想到自己一生忙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断地工作,也应该为将来打算。他想到有位修行者,自称所住的地方是一片净土洞天。老农夫起了一个心念——到底什么叫做修行?修行的境界又是如何?

内心生起许多疑问,于是决定上山请教这位修行者,他很尊敬地问:“请问您花了数十年的时间修行,所求为何?”

修行者就说:“我要练就一念耐得久的心。”

老农夫就和这位修行者对坐,沉默了许久。突然间,老农夫起身离开,非但没有恭敬地道别,反而走出山洞之后,还回过头对修行者说:“你这样的修行,将来会堕落地狱。”

这位修行者听到老农夫的无礼言辞非常生气,当下就追出洞外,对老农夫破口大骂。老农夫不疾不徐地说:“你不是要修一念耐得久的心吗?”

这则简单的故事很有启发性。修行,要修一分能耐谈何容易!这功夫应如何做起?是否身处深山、远离尘嚣、安然宁静就能修得?其实并不然。我常说,修行要在人群中,以人与人之间的人事物,修炼自我心性。

从台湾遍及海外,我每每感恩慈济人,天天看到他们在不同的国度,身处不同的环境、教育背景、家庭等等;大家有共同一分无私无染的大爱,在其中,磨练出心灵的一片净土,真是令人敬佩。

我们应该要时时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个人,进而能够敬天畏地,对人有一分尊重与爱;能够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大慈无悔、大悲无怨、大喜无忧、大舍无求,慈悲喜舍的人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日常修行》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

慧律法师《减少烦恼的两个原则》

第一:你一定要宽恕众生 。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

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在修波罗蜜之前,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

你自己不想改变,谁也救不了你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你的生命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

在家修行之要

在家居士,五欲浓厚,烦恼根深。日逐现行,交错于前。...

如果没有福报,修行路上障碍就会很多

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如果没有福报,不仅智慧开发...

星云大师《生活与修持》

诸山长老、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我们在...

星云大师《逆境》

吾人生命的成长,要靠许多的逆境来磨练;当逆境来的时...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证严法师对病苦的问答

问: 医生说,从超音波中看到我的肝胆有层阴影,想到...

微细的「五蕴」作用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

在生活中惜福造福

现代科技发达,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却因追求享...

如何测度慧命有否成长

问: 若要测度自己的慧命有否成长,是否可以「本来是...

【佛教词典】引业

牵引五趣四生等果之业。又作引因、牵引业、总报业。为...

【佛教词典】果圆满转

【果圆满转】 p0811   摄论三卷十三页云:四、果圆满...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佛学常见辞汇(十四画)

【像末】 像法与末法。见正像末条。 【像法】 正像...

拯饥救溺福绵长,骄横欺人遭恶报

古语云: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福祸无...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学佛的人,不要去好奇这个那...

孝子驱蝇误杀父亲 转世受报了断前因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老先生因妻子过世...

许止净居士与印光大师的因缘

许止净(1876 1938),本名业笏,字子晋,号止净,止净...

持戒对治烦恼

持戒是佛教也是一切宗教给予我们的重大启迪。佛陀为什...

如何对净土法门生起信心

念佛法门是难信之法,生真信极难。释尊说,我这次来娑...

三世因果的理解

今天继续探索因果,因为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

提前释放出狱的比丘

想一想善导大师,在盛唐之际,最好的时候,他都有那么...

日日熏修净土法门,正身端坐而往生

原文: 如湛,姓焦,永嘉人,母梦见宝塔,而湛生。幼试...

如何控制自己的傲慢

问: 我慢高山,不留法水。面对傲慢我总是无法控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