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的姨母出家记

2015/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的姨母出家记

当佛陀回到迦维罗卫国时,大爱道瞿昙弥(即佛陀姨母,梵名摩诃婆阇波提)向佛陀顶礼后禀白:“世尊!我听说女人若能精勤修行,可以证得沙门四圣果位。我在家时已对佛法产生无比坚固的信心,恳求您让我能更进一步出家修道,受持佛陀的戒律教法,精进修行。”

然而,即使大爱道连续三番恳切哀求,佛陀都默然不许,大爱道只好忧伤地恭敬礼佛而退。

后来,佛陀又再次游化到迦维罗卫国,大爱道又像前次一样向佛陀恳求出家,佛陀还是不答应。佛陀与诸位比丘在迦维罗卫国结夏安居三个月后即游化而去。大爱道便带着想要出家的所有女众,在后追寻佛陀而来,终于,她们在一条河岸边,遇到了佛陀,大爱道立即向前顶礼,再度恳求出家。

佛陀仍然回答:“不要再说了。”不论大爱道如何请求,佛陀给她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大爱道只好顶礼佛陀,绕佛而退。由于一路上奔波跋涉,大爱道一行人现在只能在门外赤着脚站立着,满脸的灰垢,衣服也都破损污秽不堪。此时大爱道终于忍不住悲伤哭泣起来。

阿难看到这个状况,关心的上前询问:“你们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大爱道回答:“只因今生为女人身,而不得出家修道,所以只能在这里徒自伤悲。”

阿难于心不忍,便回答说:“你先放宽心,不要难过了!让我代替你向佛陀请求。”于是阿难入内,向佛陀顶礼后禀白:“世尊!我曾听闻佛陀开示,女人精进可证得四圣果位。如今大爱道想接受佛陀的戒律教法,至心请求出家,祈愿世尊慈悲应许。”

佛陀说道:“阿难!你不要再说了!我并不乐意让女众受持戒法成为沙门。为什么呢?譬如一个家庭生子,若女多男少,这个家庭将来就会衰弱。我若同意女众出家,佛法的清净梵行将不能久住世间;譬如稻田中的杂草,会使好的稻谷受伤败损;若使女众入佛法中出家修行,清净大道必难长久兴盛。

阿难再度请求,说道:“大爱道之于世尊多有恩德。从佛陀出生七日后,就如慈母般养育佛陀长大。”

佛陀说:“如你所说,大爱道于我,的确有养育之恩。然而我成佛后,于大爱道也有重恩。因为我的关系,大爱道能归依三宝,对苦、集、灭、道四圣谛之理丝毫不疑,对五根等教法坚立信心,并受持五戒。阿难!假使有人尽其一生之力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也不及大爱道从我闻法修行的恩德。”

佛陀最后告诉阿难:“假使女众想要出家作沙门,必需尽其一生学习并奉行八敬法,不得逾越毁犯。八敬法之重要,犹如善修堤塘预防水患,水则不会有所漏失。如果大爱道能依此誓愿奉行,就可以答应让女众出家受具足戒。” 

阿难明白佛陀开示的道理,恭敬作礼后辞退而出,安慰大爱道不用再忧愁了,并转述佛陀的教示─ ─如果能遵行八敬法,佛陀即允许女众出家。 

大爱道无比欢喜,立即答应遵从佛陀的教导,并对阿难说:“阿难!请听我说,譬如四种阶级种姓家的女子,沐浴涂香、穿着华服,这时又有人带着香花、珍宝、美玉来庄严她,女子岂会不欢喜接受呢?今天佛陀所教导的八敬法,我当然亦欢喜奉行、发愿顶戴受持。”于是,大爱道便得以出家修行,受大戒成为第一位比丘尼,至心奉行持守八敬法等戒律轨范,不久即断惑证真,得阿罗汉果。

典故摘自:《释迦谱卷第二·释迦姨母大爱道出家记第十四》

省思:

佛说:“我灭度后,大众应当以戒为师。”能够遵循、实践佛的戒律教法就是学佛的身口意,转化烦恼,开显清净自性,进趣菩提涅槃。尤其在此末法时代,邪说外道炽盛,受戒、持戒更加显其必要性,所谓“毗尼藏者,是佛法寿命”。为佛弟子不论在家、出家,皆当“以戒为师”,“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以戒定慧三无漏学,漏尽烦恼。

“佛法大海唯信为能入”,如同大爱道比丘尼,坚固深信佛陀所制的八敬法等戒律教法,欢喜奉行,精进用功,方能断惑证真。如此正法方能久住于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法吗

问: 在家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不如法? ...

如何在寺院诗意地蹲茅坑

从今已后应作厕屋,厕屋不得在东在北,应在南在西开风...

出家作比丘尼的障碍

汝但谛思,自知取舍。至于不能出家,即欲舍命,此念虽...

两种力量会让正法毁灭

两种力量会让正法消灭,会消灭正法,两种力量: 一、恶...

放弃工作在寺院长期做义工可以吗

问: 弟子的独子三十多岁,他不想成家,向往出家,停...

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步

问: 和尚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

略说四种僧物

第三就是僧物。先在名相上进行以一些介绍,然后再谈用...

出家后请记住以下十条黄金定律

既出家,不管你在哪里常住,请记住以下黄金定律: 第一...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让孩子乐观一些

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工厂曾经失火,近百万美元的设备化为...

荣辱不惊的老子

过去的圣人多生于乱世,所以,他们会成为圣人。比如老...

富贵使人更加贪婪

财富毁灭愚痴的人,但无法摧毁追求彼岸的人,愚痴的人...

两个和尚

有二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

【佛教词典】髡残

(一)清代僧。武陵(湖南常德)人,俗姓刘。字白秃,一...

【佛教词典】大藏全咒

凡八十卷,目录八卷。清代章嘉国师奉诏撰。全称御制满...

最近常做恶梦,是否提醒厄运要来了

问: 我最近总梦到爸爸死了,难道是上天在提醒我厄运...

在「眷属爱」与正见之间做出抉择

做为一个有情众生,有些生命上的需求,是绝对不可少的...

大安法师:破除对身体的执着

这个身体的这种污秽、不净。我们每天都跟四条毒蛇相处...

我们的生命需要拜佛

礼拜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一种礼仪,相信只要是中国人都...

【推荐】妙莲老和尚《吃素增福寿》

1.素食少病又健康 我们佛家吃饭,完全都是素食;这在...

向外攀缘,人生无解

这个思惟死殁无常,它所对治的是对今生生命的五欲的爱...

悉达多太子的成道

悉达多太子出家修行,尚未成就佛道时,一日,取地上槁...

阿弥陀佛知不知道我在念他呢

这句话我们听了,修净土的应该起大欢喜。因为你念阿弥...

蕅益大师《净土玄门》

○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六卷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

一切众生,生死相续,以淫为首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少欲无为,身心就会自在

我们常常说四大不调即是病,「四大」是地、水、火、风...

念佛人是否一定要吃素

问: 念佛人一定要吃素,这个观点是否是由佛陀亲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