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念淫心祸无央

2011/01/01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日,邻近舍卫城的村庄中,有位妇人抱着孩子、拿着水瓶,准备到井边汲水。当时离井不远处,正坐着一位容貌端正的男子在弹琴自娱。妇人听到美妙的琴音,又看到男子潇洒的身影,不禁为其所吸引,而这名男子也情不自禁地注视着妇人。

一时意乱情迷、失去理智的妇人,不知不觉中竟错将孩子当成水桶,悬绑于井中,等到妇人回过神时,才发现孩子已经死在井里。妇人一时悲愤,懊悔不已,捶胸痛哭地说:‘都是因为自己的一念染污心,才犯下这不可挽回的过错! ’

佛陀知道了这件事后,便集合大众至讲堂,将这段因缘宣说一遍。世尊开示大众:‘淫欲炽盛能坏人善根,所以淫欲心重的人,不但无法辨别善恶,不重视道德操守的清白,亦不知寻求解脱之法。这一类的人不知惭愧,宁可受人轻贱侮辱,也不愿意断除淫心。一念淫心起,亦可能会犯下杀害父母等五逆重罪,甚至违背佛法、轻慢佛法。’接着,世尊即为大众开示一个因淫心而犯下大错的故事:

曾经有一对夫妻,育有一子,疼爱有加。然而这个孩子不学好,常常犯下奸淫女色之事。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男子淫心又犯,拿着刀准备到镇上找人寻欢作乐。这时男子的母亲正好发现,担心孩子夜晚出门会发生事情,苦苦哀求,希望能打消他的念头。但男子色胆包天,铁了心就是要走,因此大声斥责威胁,如果不让他出门,就不顾母子之情。母亲爱子心切,宁可不要性命,也不愿意见到孩子出事。于是在几番争执后,男子执刀杀了母亲,头也不回地前往镇上。

男子来到一女子家,敲门请求让他进去,并且诵了一首偈子跟她表明:

‘淫恚诸根羸,为想所谬误,不虑众事业,为愚闇覆盖。

 念汝取母害,折伏犹汝奴,翘立在门外,如客附使役。’

女子知道后,非常愤怒地说: ‘像你这种忘恩背义之人,连养育自己、对自己有大恩的母亲都能杀害,还会有什么人性可言!快点离开我家!’男子不肯离去,几番哀求,女子更加严厉诃斥:‘我宁可投身入火、自跳山谷、为禽兽所食,也不愿与你这种人为伴!’男子听了这一番话后,只好黯然离开,结果在回家途中,被一群埋伏在路旁的贼寇所围堵。寡不敌众的男子在打斗中为贼所杀,死后堕阿鼻地狱,受苦无量。

世尊说完后,再次提醒比丘,淫欲之害,为祸甚大,不但自己造业,更会危及他人,犹如自己饮毒,又教他人共饮,不可不慎。

典故摘自:《出曜经·卷四》

省思

古人说:‘万恶淫为首’,可知淫欲是一切罪恶的渊薮,一切的恶行都由最初的一念偏差而来。《四十二章经》亦云 :‘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立身处世,当端正心念,守道清白,远离爱欲的垢染。人品方能高洁,行道也才能有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观念改变,痛苦就能转身

有一位资深的师姐,原本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中,有一天...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人知杀生之报最...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问: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心平法师答: 谈起抱怨...

偷盗寺院常住僧人之物果报极重

偷盗戒以盗常住物及僧众物之罪极重,应堕地狱。《方等...

【推荐】吃苦了苦,苦尽甘来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世事生生息...

修苦行是从苦中越修越不觉得苦

我们要在一切的烦恼中好好调理自己,这是别人无法代替...

如何消除贪爱心

问: 弟子承认不净观的确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在当下立...

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不浪费一个苹果

有一个韩国家庭有三个儿子,有一回亲戚送给他们两筐苹...

一个恶念使亲人生不如死

有一次,末学到某医院为某甲病人助念,忽然间,附近病...

地下入定七八年,但生死还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京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四位妻子的譬喻

昔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佛告诉比丘们:人...

【佛教词典】神

梵语 deva。超越人格的一种宗教信仰之对象。一般被视为...

【佛教词典】五种正心解脱生长之门

【五种正心解脱生长之门】 p0288 瑜伽十四卷十六页云:...

【视频】净界法师《临终的模拟考》

净界法师《临终的模拟考》

【视频】九江真如禅寺

九江真如禅寺

【视频】宏海法师《隋代高僧道绰大师》

宏海法师《隋代高僧道绰大师》

出家需要的条件与方法

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

曾国藩的人生「三贵」

曾国藩是晚清末年的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恪守立德、立...

四点意见通向快乐人生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即希望生活快乐。快乐是人人...

天生暴躁

盘珪禅师说法时不仅浅显易懂,也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

情,为什么那么难以放下

佛法是如何理解爱情的? 世间的男男女女都会因为感情的...

住持正法,以戒为尊

原文 夫戒德难思,冠超众象。为五乘之轨导,实三宝之舟...

争来争去是个空

从前有两个啖人精气血肉的「毗舍阇鬼」,他们共同拥有...

【推荐】在富裕中亲尝贫困

爸爸有时候,会给我们一种处境,要我们自己去体会。自...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

【文】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

慧律法师《断除四烦恼》

一、四烦恼 二、建立正确心态 三、结语 一、四烦恼 ...

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我们怎么样来长养我们的四无量心呢?《华严经》告诉我...

罗汉鞋的鞋洞有什么含义

平时在与信众的接触中,有很多信众对出家人穿的罗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