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虚云老和尚: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

明贤法师  2019/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虚云老和尚: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

经云:“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僧服不随俗流转,世出世间无价宝。”

在衣食住行无时不向奢侈豪华迈进的当今社会,僧人仍然穿着汉代佛教初入中土的服装。科技进步虽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人们交相争利,日益苦恼,与“幸福”渐行渐远。唯有僧人,安贫乐道,不随俗流而转。僧服不曾变更传至今日,来之不易!

民国时期,提倡“进化”之风日盛,甚至有人欲“进化”僧服。以虚云老和尚、守培法师等一代高僧为代表的出家人,为了众生之福祉,国家之安危,在佛教发展饱受各方冲击,生死存亡之关头,慷慨陈词,阐扬正见,不惜身命,保住了“这一领大衣”。

守培法师的一首《述怀》诗这样写道:

平生最好是非时,最恨是非秘不宣!

明白是非如佛也,是非不别似盲然。

是非浑乱迷真理,颠倒是非误后贤。

不到无是无非处,我终不把是非捐。

高僧大德们岂是好辩哉?出家人舍弃世俗,潜心修行,身语意业调柔寂静。若非社会风气所逼,必不愿慷慨陈词。如此激辩,所为何事?只为留下这一领大衣,让世人明白僧服无上之价值!

虚云老和尚在临将圆寂之际,最后教导徒众曰:“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撼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即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你们此后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诸弟子谨尊师训,终身奉行。

文革期间,虚云老和尚弟子体光禅师被造反派纠斗,拳棒相加,老人被打得遍体鳞伤。造反派劝老人放弃信仰,脱下僧衣还俗,即能免于众苦,禅师说道:“你们就是把我这个身体打碎,打得一点也不剩,我也还是要信佛,这件僧衣无论如何我也不脱,如果你们把我打死了,我要把它穿到棺材里面。”

在此期间,虚老的另一位学人弥光老和尚,一直遭受着更加严厉的身心打击。后来老人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当年,寺院被工厂占去,我们被赶下农村,终日以放牛为生,过往路人及造反派,但有经过,都来怒骂一番,一切都在内心忍受。每当日落黄昏及凌晨天亮,都隔着大河遥望对岸的祖庭。在水塘边放牛时,那些人来到身边,劝我说:”你还是脱下这僧衣吧!何苦为坚持穿这身衣服,受那么些苦呢!’ 我坚决不同意,说:”不光我现在不脱,终有一天,还会有成百上千的僧人穿上僧衣的。只要我不死,我就穿着僧衣坚持到那一天。’他们说:”那你现在就死,水塘很方便。’他们人人都劝我死,逼我死,不要从水里起来,我有时也绝望,但回头一想,为什么他们让我死,我就死?我无论如何不能死了,我得等到佛教恢复的那一天,教小和尚们怎样穿这僧衣!”

老人圆寂前,咐嘱诸位弟子:“老朽世缘无多,生涯已尽,唯有一事挂怀,佛法难闻,修行不易,劝汝后人,莫当儿戏。我一生护持佛法,不惜生命,为的后人有贤才出,佛法才有希望!”

这样一代又一代的高僧大德们舍生忘死,保住了这一领大衣,实则是为世人守住了无上僧宝,为世人种下了殊胜福田。其勇猛坚定,生生世世难移难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对佛源老和尚临终的功夫特别赞叹

我亲近佛源老和尚有十几年了,一九九六年接他的法,是...

一代高僧中的典范--弘一大师

我们都常讲到说,出家为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

僧人受具足戒前所问遮难的内容及其意义

僧团为简别出家者是否有资格求受具足戒,事先提出一系...

出家人的舍戒与还俗

在我国佛教史上,虽有好几位人物,由僧尼还俗:例如:...

决不可拿僧宝开玩笑

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然体性同一。一切佛像为佛...

从心里恭敬理解出家人

理解出家人吧!当今许多人对佛教不甚了解,对僧人存在...

出家人的三衣

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

心无分别时,敬僧功德就圆满了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这会儿呢,从山下爬到佛顶山...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光大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

六祖惠能,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父亲名行...

宁守道贫贱而死,不为无道富贵而生

《六度集经》原文 昔者菩萨时为凡夫。博学佛经,深解罪...

圣安法师口述: 跟随虚云老和尚的日子

我俗名李荣,法号圣安,属牛。十五岁时跟随虚云和尚,...

坚定的信念值得终身携带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要到另外一个村庄办事,可是当时交...

【佛教词典】虮

【虮】 p1421 隙尘七为虮。如逾缮那等量中说。 二解 如...

【佛教词典】三部降三世

(名数)胎藏界曼荼罗有降三世王三尊。一金刚手院中之...

福为善眷属

过去,有一位国王以正法治化国家,深得人民敬仰,却因...

真正贫富的标准

给大家讲一个佛陀在世时的故事: 一次法会,很多人来听...

空手把锄

禅的公案当中,有一首最为世人熟知的偈句: 空手把锄...

如何培养出离心

出离心的栽培的确是应该经过一个时期的栽培,我们才会...

从有相三宝悟入自性三宝

有人问慧远大师:佛法强调的是清净心,为什么要拜佛?...

惟贤法师:佛教不是脱离现实

(一)佛陀出家的原因 那么佛陀对于人生是如何看待的...

在「不幸」之中获得觉悟的机会

在一个父母离异、舅舅痴傻、爷爷病痛大半生、奶奶跳楼...

学佛的人,一定要有宽恕的心

宽恕是一种美德。夫妻之间如果互相有宽恕的心,夫妻的...

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

从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来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

开玩笑的话说多了,以后你讲话没有力量

按照蕅益大师说法,两舌、绮语、妄言、恶口,得果报的...

另类的放生人

以前我去买小鱼小鸟,总是对卖主不屑一顾,有一种高傲...

弘一大师《授三皈依大意》

授三皈依大意 第一章 三皈之略义 三皈者,皈依于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