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的传奇一生

2023/1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的传奇一生

二祖慧可大师,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县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出生之前,每每担心无子,心想:“我家崇善,岂令无子?”于是便天天祈求诸佛菩萨保佑,希望能生个儿子,继承祖业。就这样虔诚地祈祷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黄昏,感应到佛光满室,不久慧可的母亲便怀孕了。为了感念佛恩,慧可出生后,父母便给他起名为“光”。

慧可自幼志气不凡,为人旷达,博闻强记,广涉儒书,尤精《诗》、《易》,喜好游山玩水,而对持家立业不感兴趣。后来接触了佛典,深感“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于是便栖心佛理,超然物外,怡然自得,并产生了出家的念头。父母见其志气不可改移,便听许他出家。于是他来到洛阳龙门香山,跟随宝静禅师学佛,不久又到永穆寺受具足戒。此后遍游各地讲堂,学习大小乘佛教的教义。经过多年的学习,慧可禅师虽然对经教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个人的生死大事对他来说仍然是个迷。

三十二岁那年,慧可禅师又回到香山,放弃了过去那种单纯追求文字知见的做法,开始实修。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打坐,希望能够借禅定的力量解决生死问题。这样过了八年。有一天,在禅定中,慧可禅师突然看到一位神人站在跟前,告诉他说:“将欲受果,何滞此邪?大道匪(非)遥,汝其南矣(如果你想证得圣果,就不要再执着于枯坐、滞留在这里了。大道离你不远,你就往南方去吧)!”慧可禅师知道这时护法神在点化他,于是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神光。

第二天,慧可禅师感到头疼难忍,如针在刺,他的剃度师宝静禅师想找医生给他治疗。这时,慧可禅师听到空中有声音告诉他:“这是脱胎换骨,不是普通的头疼。”慧可禅师于是把自己所听到的告诉了他的老师。宝静禅师一看他的顶骨,果然如五峰隆起,于是就对慧可禅师说:“这是吉祥之相,你必当证悟。护法神指引你往南方去,分明是在告诉你,在少林寺面壁的达磨大师就是你的老师。”

慧可禅师于是辞别了宝静禅师,前往少室山,来到达磨祖师面壁的地方,朝夕承侍。开始,达磨祖师只顾面壁打坐,根本不理睬他,更谈不上有什么教诲。但是,慧可禅师并不气馁,内心反而愈发恭敬和虔诚。他不断地用古德为法忘躯的精神激励自己:“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就这样,他每天从早到晚,一直呆在洞外,丝毫不敢懈怠。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年腊月初九的晚上,天气陡然变冷,寒风刺骨,并下起了鹅毛大雪。慧可禅师依旧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天快亮的时候,积雪居然没过了他的膝盖。

这时,达磨祖师才慢慢地回过头来,看了他一眼,心生怜悯,问道:“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

慧可禅师流着眼泪,悲伤地回答道:“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达磨祖师道:“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诸佛所开示的无上妙道,须累劫精进勤苦地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方可证得。岂能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的人所能证得?若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来希求一乘大法,只能是痴人说梦,徒自勤苦,不会有结果的)。”

听了祖师的教诲和勉励,为了表达自己求法的殷重心和决心,慧可禅师暗中拿起锋利的刀子,咔嚓一下砍断了自己的左臂,并把它放在祖师的面前。顿时鲜血红了雪地。

达磨祖师被慧可禅师的虔诚举动所感动,知道慧可禅师是个法器,于是就说:“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诸佛最初求道的时候,都是不惜生命,为法忘躯。而今你为了求法,在我跟前,也效法诸佛,砍断自己的手臂,这样求法,必定能成)。”

达磨祖师于是将神光的名字改为慧可。

慧可禅师问道:“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师道:“诸佛法印,匪(非)从人得。”

慧可禅师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祖师回答道:“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禅师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祖师于是回答道:“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禅师听了祖师的回答,当即豁然大悟,心怀踊跃。原来并没有一个实在的心可得,也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安”可安,安与不安,全是妄想。慧可禅师开悟后,继续留在达磨祖师的身边,时间长达六年之久(亦说九年),后继承了祖师的衣钵,成为禅宗的二祖。

据史料记载,二祖慧可付法给二祖僧璨后,即前往邺都,韬光养晦,变易形仪,随宜说法,或入诸酒肆,或过于屠门,或习街谈,或随厮役,一音演畅,四众皈依,如是长达三十四年。

曾有人问二祖:“师是道人,何故如是(师父,你是个出家人,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你怎么可以出入这些不干不净的地方呢)?”

二祖回答道:“我自调心,何关汝事(我自己观察和调整自己的心,跟你有什么相干)!”

慧可禅师长于辞辩,他虽无意推广自己的禅法,但是知道他的禅法的人却日渐增多。随着他的影响一天天地扩大,他的弘法活动遭到了当时拘守经文的僧徒的攻击。当时有个叫辩和的法师,在寺中讲《涅槃经》,他的学徒听了慧可禅师的讲法,渐渐地都离开了讲席,跟随慧可禅师学习祖师禅。辩和法师不胜恼恨,于是在邑宰翟仲侃的面前诽谤慧可禅师,说他妖言惑众。翟仲侃听信了辩和法师的谗言,对慧可禅师进行了非法迫害。慧可禅师却怡然顺受,曾无怨色。灯录上记载,慧可禅师活了一百零七岁,寂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谥大祖禅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慧律法师《顿悟本心》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诸位大德、在家居士,大家阿弥陀佛...

弘一大师的惜福

弘一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师,俗名李叔同。他的惜福...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参禅人,最关重要是细行。缺细行,难入那伽。全细行,...

虚云老和尚晚年的几个小故事

一、 岑老居士曾和虚老爬山。岑老居士说他:虚老洗澡不...

在恭敬中求,从生活里修

天龙寺的梦窗国师担任七朝的帝师,久受朝廷恩典,更受...

通过茶去领悟禅的义理

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

寒门佛子成就六祖慧能祖师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禅坐时需克服两种情绪,防止两个偏差

打七到第九天,如果功夫用得好的话,应该有些消息。在...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北周高僧静蔼大师

今天我们介绍给大家,净土宗的一位祖师,是特别的奇和...

沦为屠夫的修罗陀比丘

有位修罗陀比丘,初出家抱着坚定心志,日中一食、树下...

孝顺的人,总是处处感召万物成全

一 我的公公有两个儿子,我老公是他的小儿子。我和我老...

烧水的智慧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

【佛教词典】离系子

(流派)旧云尼虔子。裸形外道也。离一切系缚而修苦行...

【佛教词典】一窑烧就

禅林用语。以同一窑所烧成之物,禅林中用以比喻同一师...

人生是苦,化苦为乐

初步接触佛法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人生是苦,但通常人们对...

禅者悟道的境界和感受

有一学僧,非常恭敬地请问慧林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

临终十念就是临终的十句佛号吗

以这种顺从本愿而产生的愿望的力量,在临终具足十念。...

只有「无住」,才跳得出三界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慧律法师《爱你所做的事》

「我爱」会让自己失去理性,甚至面临没有选择余地的窘...

为什么功课没做完就有怪事

问: 这是我第一次听法。在冥冥中我也得到了佛法的利...

莲池大师以十重法义别释净土教法兴起所因

序文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

贤人争罪,愚人争理

曾经以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说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称得...

求「地藏水」有没有效果呢

我是求过地藏水的,有没有效果呢?效果是有,怎么样开...

得之不易的暇满人生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思维暇满人生》。如何来思维我们...

米面生了虫,应该怎么办

问: 请问法师,米面生了虫,怎么办?扔了浪费,吃了算...

举心动念行为造作,举头三尺有神明

谈到自然造化的法则,有时候你深信因果到这个程度,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