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象与小狗

证严法师  2010/07/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常有一句话劝人的话:要结好缘、结欢喜缘:但是,我常常强调:要结清净缘与欢喜缘!

有些人的习气是爱恨很强烈,对自己所欢喜的人,什么都能给他,任何事都可以让他;对于不投缘的人,不管他说的话再好都不愿意听,有这种「欢喜和不欢喜」的感情,就会烦恼造业了。我们要在人群中好好培养平等心、包容心,这是去除习气不可少的步骤,不可对自己所欢喜的人就事事包庇;对不投缘的人则事事排斥。

佛经里有一个故事:佛世时代,僧团中有一位比丘,他出家后每天都去一位朋友家,这位朋友也天天等着他来,然后比丘就在那里用餐,用过之后他的朋友才用餐,吃饱后两人就一起闲话家常。傍晚,朋友即送他回精舍,然后两人还依依不舍地谈话,直到天色暗了朋友才告辞,而比丘又回送朋友到近城的地方,天天都是如此来来去去。这件事看在大家眼里,许多人都议论纷纷,僧团里的比丘也都知道这件事。

有一天,比丘们又在议论这件事,佛陀走进来,看到大家正在议论纷纷,问道:「什么事让你们在此交头接耳?」

比丘们就向佛陀说明这样的情形。佛陀说:「你们知道吗?他们的感情不只来自这一世,而是由过去生一直缠结下来的业缘。」

佛陀又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很宠爱一头大象,这头大象有专人在照顾,而且天天都用很好的食物喂它。不知何时,有一只小狗不时跑到大象身边,刚开始是离得远远的,不敢太接近。大象吃饭时偶尔会有饭团掉落在旁边,小狗就惊慌、小心地过去捡食;刚开始的一、两天很惊慌,三天之后就渐渐熟悉了,后来小狗就很自在的来来去去。大象每次吃东西时,若看到小狗来了,也会故意让一些食物掉落于地,小狗就很自在地吃。从此它们成了好朋友,小狗天天都会来和大象作伴——大象很爱小狗,小狗也很感恩人象。小狗和大象天天快乐地玩在一起,小狗甚至会爬上大象的头,大象也用鼻子揽着小狗;总之,它们成了亲密难分的朋友。」

「经过一、两年的时间,有一个人来到象园,看到大象和小狗玩得那么可爱,他就向喂象的人说:『这只狗好可爱,我家也有一头象,我希望把它买回去和我的象作伴。』照顾象的人责任只在于大象,有人要买小狗,这对他有利益啊!因此他果真把小狗卖掉了。但是从那时开始,大象变得郁郁寡欢,整天不吃饭也不喝水又一直悲鸣,好像生病的样子。照顾象的人看了非常着急,赶紧向国王报告。」

「国王即找来一位大臣,要他去看看大象为何突然病了。这位大臣很有智慧,他看了看大象,觉得它不像是生病了,可是为何它不吃不喝、又一直悲鸣呢?他就问照顾象的人说:『逗只大象前些时日曾遭遇到什么样的情绪变化吗?』照顾象的人就原原本本的据实以告。大臣又问:『那只狗呢?」照顾象的人说:『有人要买小狗,我就把它卖掉了。』大臣又追问:『买狗的人住在哪里?』照顾象的人说:『我也不知道啊?」大臣赶紧回去向国王报告:『大象没病,只因一时失去亲密的伴侣,才会如此。」并建议国王贴出告示,请买狗的人立刻把狗送回来。」

「告示贴出去后,没几天小狗真的被送回来了,小狗一回来看到大象好高兴哦!爬上象脖子、象头,大象也用鼻子揽着小狗,欢天喜地地又叫又跳。」佛陀说:「当时它们虽然身为畜生类,但从此感情便连绵不休啊!你们知道吗?那只小狗就是现在的比丘,大象是现在那位优婆塞,现在他们的感情还是那么亲密难分,虽然一个已经出家,一个当护法,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还是不正常。而当时的那位大臣就是我。」

佛陀说:「修行要改掉过去的习气,能够修行是千载难逢的好机缘;供养僧众也是很难得的好念头。但是,其中若含有不清净、不平等的感情,那修行就不会有成就,也无法解脱六道尘缘的业网。学佛要学『清净平等』之心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

不可将心待悟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

一切众生都贪恋这个色壳子

四大无我,五蕴皆空。人死了只剩下骨灰,这骨灰是不是...

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念佛怎么办

按:印祖在《文钞》里讲信愿行中的持名正行,主要是从...

如何让爱情不成为修行的障碍

问: 请问师父如何将男女的小爱、贪爱与成佛路上修行的...

圣严法师《走自己的路,不必比较》

如果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和别人较量的话,会是很痛苦的...

弘一大师《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我到永春的因缘,最初发起,在三年之前。性愿老法师常...

【推荐】印祖一生教化的三十二字箴言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你们专注的是钱

有一位长年住在山里的印第安人因为特殊的机缘,接受一...

孙红雷:母亲靠捡垃圾把我养大

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

贫女变皇后

过去,有一座名山 昼闇山,由于山中有众多贤圣僧众隐...

向天空扔斧子

一人请教禅师,说有人在背地里捅他刀子,该怎么办?...

【佛教词典】无执受大种

【无执受大种】 p1071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七卷十三页云...

【佛教词典】简择

【简择】 p1421 瑜伽八十三卷十页云:言简择者:总取一...

星云大师《面对问题,不要退缩》

人从出生下来之后,就会慢慢地感受到人间有很多问题,...

父母都应该教育孩子记住这四句话

怎么样才能给父母亲带来光荣呢?印光祖师说,我们应该...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过去释迦牟尼佛托钵游化,行经居荷罗国,与众比丘在路...

净慧法师:做人的六条标准

学佛的最后落脚点在什么地方? 我想,落脚点就在实际...

生气时不妨先做这三件事

俗话说气大伤身,但很少有人能在怒火冲头的时候做到心...

大安法师: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

我们常常听到居士说,临命终时,我如果这一念没有在阿...

蕅益大师:止观十二事箴

法无去来。妄情徒挠。了行非行。大拙至巧。(行) 中立...

六种会损耗财物的不良行为

佛陀告诉善生,有六种损耗财物的不良行为。第一是沉迷...

老先生与小偷

学佛要学习自度、度人,「自度」必须时刻反省自己的身...

佛说生病十因缘

《佛医经》提出,人得病有十因缘: 一者久坐不饭,二...

破戒的过患

持戒的功德不可思议,但是破戒的过患也很可怕,因此我...

能够信愿念佛是人中芬陀利华

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阿弥陀佛的光明、愿力、德行,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