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畏艰险的学问僧

证严法师  2012/04/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要精进,而精进需要忍辱与耐力;其实做什么事都一样,若不能忍辱、没有耐力,精进的心就无法保持恒久。忍耐的确是促进成功的一股大力量。

历经颠沛 求法不退

近百年前,日本有位年轻的学僧,他对佛法的研究十分专注。他知道佛经是来自印度,传至藏地、中国,再传到日本。所以都经过中文翻译后,再翻成日文。他常想:经过辗转翻译,经文译法是否都正确?内涵可有流失?他愈想愈怀疑;愈有疑问就愈想探讨究竟,找出合乎正道的佛法。

因此,他提起勇气,要前往保存经典最完整的藏地取经求法。当时藏地是个很神秘的地区,从不与外界来往,甚至有些外人到了边界就被抓起来。他只好设法先到尼泊尔之后,乔装成尼泊尔人,混入难民区和乞丐营里。他不惜在污秽恶浊的环境中生活了三年,学会当地语言,打听往藏地的路程,并了解藏地民俗,不敢让人知道他是外地人。

三年后,一切准备就绪,在春天时出发。喜马拉雅山一带的春天,山巅所见仍是白雪一片;夏天,远方山岭依旧白雪皑皑,但他为了要得到真正的佛法,不畏艰辛地继续走在崎岖的道路上。他立下坚定的誓愿,再辛苦的路也要向前走。到了冬天,天寒山危路难行,他虽然穿着很厚的皮靴,不过因长途跋涉,脚底起满水泡、皲裂,痛彻心髓。有时候雪深及膝,踏下去很难再举起脚来,可说是寸步难行。但他还是凭着无比的毅力,不断地向前走,虽然很辛苦,但心中唯有一个念头支撑着他――要取得真实、原文的佛法。

好不容易越过喜马拉雅山,看到前方有一个帐棚,他正高兴,要向前走时,忽然碰上强盗,粗声粗气地问他:「你来这里做什么?」当时他并未因惧怕而退缩,反而急中生智,说:「我要来找一位很久没见面的仁波切。」这位仁波切是大家尊敬的人,对方听到也是敬畏三分,变得很和善,还请他进帐棚,泡奶茶、拿点心供养他。

道路仍然崎岖,而且必须越过一座一座的高山,才能到达藏地平原。他咬紧牙关再向前走,体力几乎耗尽了。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终于到达目的地。

在拉萨,他想尽办法进入当地的大学,用功钻研,学习经典,终于学成,这位就是「河口慧海」禅师(1866~1945),后来回到日本毕生致力于弘扬佛法。

河口慧海禅师可说是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真实的佛法经典,这都是有无比的耐力、毅力所成就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法身大士为什么选择实相念佛这个难行道

问: 请益法师,念实相佛,非再来大士,难以即生亲证。...

修净土的人,不要修到最后像外道一样

净土念佛法门它的特色,是一个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

证严法师:为法忘躯

过去不知有多少宗教家,为了维护自己信仰的宗教而舍弃...

富贵修行难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有个弟子,名叫耆婆,医术高明,...

这才是有大善根的畜生

堕畜生道,你也闻不到佛法。除非有大善根的堕到畜生道...

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甚难甚难

原文: 接手书,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门所以,及与...

为何觉得净土很难去

问: 南无阿弥陀佛!善知识说现在能够学佛,是过去恒河...

【推荐】古人往生特别容易,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难

我等念佛行人,应当考实今时净土法门,与古时净土法门...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坚持良知,不说假话

人常常为自身的利益,不惜说假话,欺骗别人,有时候甚...

以妙音香花欢喜供佛,成就辟支佛果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有一天,许多豪贵长...

阿罗汉身具胜香的因缘

佛陀涅槃百年后的印度,崛起了强盛的孔雀王朝。其国君...

对父母做了少许不善,定得大苦报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诫诸位比丘说:供养父母哪怕仅仅一...

【佛教词典】十二缘起

(术语)一有情流转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缘起,分十二...

【佛教词典】取果与果

取果,梵语 phalaj pratigrhnāti;与果,梵语 phalaj...

天竺十二祖马鸣菩萨

今天要讲的这位祖师是西元一世纪时期的中天竺国人,人...

东林佛号是怎么个缘起

问: 请师父您给我们讲一下殊胜的东林佛号是怎么个缘...

学以致用,惭愧忏悔

我们修行,要修什么?最主要的是修对治自我的贪著。不...

惟贤长老《建立信仰并学菩萨》

一、建立信仰 你们参加法会做义工,你们都有信仰吗?...

从凡夫转变为圣人

五停心观中的因缘观,即观察一切法皆因缘生、因缘灭。...

明末高僧莲池大师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呢想给大家说说众所周知的莲...

如何在安逸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问: 如何在安逸的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梦参老和尚答:...

想了生死必须掌握正确的轨则

初学者必须由文字来做引导的,这以下举出一个实际的例...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出轨的配偶

问: 比如说,在家庭生活中有一些人,其配偶曾经受现...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佛教中说,依报随...

有人念佛多年病没好,便怀疑佛号不灵

《普贤行愿品》第四,忏悔业障: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

圣严法师《以勉励代替责骂》

问: 有些父母对子女说话都是疾言厉色,连关爱也是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