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净界法师  2021/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我们再看看什么叫涅槃,涅槃,梵语,此云“寂灭”、“无生”。谓由断除烦恼,尽除生死,所显清净无染、不生不灭之境界,于中具足无量无边微妙功德,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寂静无为之法乐,名为“涅槃”,亦名“断德”。

涅槃翻成中文有两个意思:第一个,从它因地的作用来说,叫寂灭。因为他消除了心中的烦恼,他没有烦恼的躁动相,叫寂灭;

第二个,从果地的受用叫作无生。因为他已经不再招感三界的生死——生命的那个生的力量,十二因缘那个生的力量被破坏了。他在因地断除烦恼,在果地了脱生死,所以他有一种清净无染、不生不灭的境界。他有什么好处呢?他是恒常受用这种寂静安稳的快乐,叫作涅槃。

所以一个修行人,开始在观照内心、调伏内心的时候,你的生命会有两个东西出现:

第一个,你的智慧慢慢地取代你的感情,你不再用感觉来引导你了,会用智慧来引导你。

第二个,你的身心会比较寂静、安稳。就是菩提涅槃这两个功德慢慢生起了。

我们来看看涅槃有三个差别。

一、有余依涅槃,子缚已断,果缚犹在。

二、无余依涅槃,子果俱亡,灰身泯智。二乘圣人。

三、无住处涅槃,般若大悲,万德庄严。佛、菩萨。

这个涅槃有三种,前面两个是小乘的涅槃。

我们先看有余依涅槃。我们先解释有余依这个“依”。这个依止就是所谓的色身。阿罗汉有两种:一种是他成就阿罗汉果以后,他的色身还在。也就是说,他的心已经成就了我空的菩提,他的智慧已经成就了,这种我执也被破坏了,但是他的生命还没有结束,他过去生的业力还在,这个叫“子缚已断”。“子缚”就是指他的因地的烦恼被破坏了。但是“果缚”犹在,他这个业报身还在。

那么这会有一些微细的问题,比方说他去托钵,天气热他可能会中暑;比方说他吃了坏东西,会拉肚子。当然他内心没有痛苦的感受,因为他内心已经有这种菩提的智慧来摄受他,所以他对那种感受的取着已经破坏了。虽然没有感受,但是他有那个相状出现,他也会示现很多的病痛出来,他该生病还生病,但是他不起烦恼,这个就是所谓的“有余依涅槃”。

第二个,子缚跟果缚都消失了,灰身泯智了。阿罗汉,从他证得阿罗汉果的那一天开始,我们看《阿含经》,阿罗汉的心只有一个,就是赶快趋向涅槃城,他对色身是极度的厌恶,但是佛陀规定不能自杀,所以阿罗汉只好等时间。他真的等得受不了了,他就入灭尽定休息一下,然后灭尽定时间到了,他又出来托钵,托完钵吃饭就打坐。

等到时间结束的时候,阿罗汉起大欢喜——“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他讲完四句偈以后,用三昧真火把身体烧掉,然后就进入偏空涅槃,就完全休息了,叫灰身泯智。灰身,就是他的三昧火把身体烧掉了,泯智,就是他的我空的智慧,把他所有的内心分别给停下来。所以,二乘的圣人一旦入了涅槃,他就跟众生完全没有接触了,就一潭死水了,只能够自受用。

我们看第三个,大乘的无住处涅槃。这个无住,包括不住生死,他也不住涅槃。他那个涅槃当中有般若的大悲跟万德庄严。大乘的涅槃,它有两个不同:第一个,他在入了涅槃以后有身心世界,就是他有生命的现象。一方面他有身,他一定有一个法身。有法身,他也就会有应化身跟报身,三身都具足。

另一方面,他有一个依报的国土。一定有身土的;第二个,他有一个大悲心来摄受众生。所以,大乘的涅槃,它是有自受用的万德庄严,跟他受用的般若大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比丘命终之后趣向何处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佛陀告诉比丘...

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问: 我在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

初学者应读的几部经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善孝为先,提倡这...

走路或做家务时,可否同时来完成每日的功课

问: 请问师父,弟子每天的课程有念佛持咒,在走路或做...

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

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

道生大师----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道生法师(355-434),中国东晋、南朝宋时高僧。亦名竺...

在家居士怎样正确称呼出家人

关于居士对出家师父的称谓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

信佛的人为何要供养佛像

其次一个问题,我们信佛的人,家庭里面为什么要供佛?...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

1.生平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

佛门敲钟的含义

佛门、佛事,钟用于祈寿、感化、超度众生。在一口佛钟...

何谓五眼

在佛教的名词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

天台八教丨别教

别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三教,主要的教化对象是三界外的...

【佛教词典】像想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第八观弥陀佛形像之观法也。...

【佛教词典】回峰

日本天台宗修验道之阿阇梨,巡回礼拜比睿山诸峰之堂塔...

劝人往生西方也等于成就自己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一个净业行人,当自己走向信愿持...

你能观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因缘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 我们前面以无...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而成功

人有竞争之心,绝非错误。竞争之心,至少能够体现人的...

切莫随便呵毁僧伽

僧众这么多,当然龙蛇混杂,有圣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

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的态度与方法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 待人无半...

为了这一大事因缘——往生西方

今天我们《莫到老来方修道》,要讲到关于第二个大的部...

生命的未来,就看你心里装进了什么

生命的境界,生命的未来,说是在迷中,其实也简单。它...

妻子甚狱

过去在耆闍掘山后面住有七十馀户的婆罗门,由于宿世福...

星云大师《如何坐禅》

一. 如何坐禅? 一般人大都以为禅的修练,一定要如老...

逞强好胜,终非道人资格

参禅人,只顾真参,只忙努力工夫,打失时,用头触柱,...

【推荐】愿力变事实--往生者的托梦

在肿瘤科当医师的时候,我总是拜托总机小姐白天上班看...

悟开法师念佛问答

问:《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