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神通

2010/08/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讲到神通。大家就会联想到飞天钻地、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其实神通并非佛教的专利,因为只要有禅定功夫,那怕是邪魔外道,都会有神通的。佛家讲的神通有六种: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和漏尽通,其它外道则只有前五种(没有漏尽通,只有佛家证果圣人才有漏尽通)。

所谓六种神通为:

(一) 天眼:能知道未来及现在的远处和微细处。

(二) 天耳:能听到很遥远的声音。 

(三) 神足:能够飞行自在,来无影,去无踪。 

(四) 宿命:能知道过去世和未来世。 

(五) 他心:可以知道人的心在想什么。 

(六) 漏尽:断烦恼,证果位(阿罗汉或菩萨)。

在三种情况下,才有神通:(一)修持:通过修禅定功夫,如修道者;(二)咒力:借用咒力或以咒力谴使鬼神,如巫师;(三)报得:因为果报而得,但他们的神通很有限,如鬼神、天人或魔等。至于乩童(问米),是让鬼神依附在他的神经官能或耳根,以达到未卜先知的效果,其实只是附载式的神通,或传话式的神通。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这虽然可以多少让我们知道一些前因后果(不一定对的),但还是无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除非通过行善、修正自我的行为等。魔术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魔术并非神通,其实只是一种障眼法,它用快、精、准的技法和在你看不到的空间作变化。魔术界有一个定律,就是魔术师不可以揭发其他魔术师的魔术。

靠修持而得的神通,会因定力减退或破戒而消失。如念咒者犯禁忌或鬼神远离,神通也一样无效。至于报得的神通则是不会消失的。在《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记载,有一位被逐出僧团的比丘,在一晚遇到一位不得势的鬼。所谓臭味相投,他们互相合作欺诈百姓,以便获取供养和名利。每晚,鬼会用它的神力把这比丘扶着,让他高空飞行(因为人们看不到鬼,所以以为这比丘有神通,可以飞行自在,一定是得道高僧)。从此供养的人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响。有一晚,当鬼扶着比丘在飞行时,刚好四大天王出巡,司查人间善恶,鬼看到了吓倒,即刻逃跑,可怜的比丘在没有鬼的扶持下,立刻摔死在地上。《阿含经》里还有一则故事,说有一位有五神通的仙人,因为迷恋五欲(财、色、名、食、睡)而退失定力,失去神通,无法飞行。

神通不是我们学佛的目标,因为它不能违背因果(如用神通去救一个因业报将遇车祸的人,是没有可能的),也对我们的生死没有帮助的(即所谓“神通敌不过业力”)。所以在佛陀时代,佛陀不准许弟子们乱用神通。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是死于外道的乱石之下,但他知晓因果,从容以对。在中国佛教历史里,当某某大德显现神通后,他都会选择离开世间,或装疯颠,如金山活佛,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当然也是有例外的。

记得在广钦老和尚的问答录里,有这么一段有耐人趣味的谈话。有一个弟子问广钦老和尚说:师父,听说您有神通,没有的话,为什么您会先知道好多东西?到底您是否有神通?广钦老和尚答:我有吃就 有通(其实是指大小便通)。近代的虚云老和尚的传奇故事里,也有关于神通的介绍。有一天,虚云老和尚忽然看到小沙弥在水沟边露天小便(其实是隔一个墙壁),过后,虚云老和尚把小沙弥叫来问话;小沙弥觉得奇怪,因为他是确定没有人才在那里小便,不过只好认错。这件事过后,虚云老和尚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天眼通,他有神通的消息不小心给小沙弥发觉和走漏了。

至于魔通,在我们的天上有二十八重天里的第六天,叫他化自在天,就是欲界(天上分有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第六天,里头有天主(波旬魔王),专门破坏人间清净的修行者。在《维摩诘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晚,持地菩萨在静坐,忽然,魔王变现的帝释,即忉利天王,与万采女出现在面前,欲将此采女供菩萨差遣,服侍左右,以便影响他的修行。此时维摩诘居士及时出现,拆穿魔王的身份。这是关于魔王扰乱修行者的一则记载。

其实在邪 教里不难看到,它的教主自称某某(大妄语),以他的魔通(有两种情况,一是修到走火入魔,自以为有成就,其实是魔暗中依附身上,而有神力;二是心术不正,同样走火入魔,但以魔为礼拜对象,身不由己,任他摆布,提倡魔道)来吸引崇拜者。它们大肆提倡世界末日,乱搞男女关系,自杀升天等。这些情况,佛陀已在《楞严经》中的“五十二种阴魔”和“四种清净明诲”章节里头说得很清楚,并教道我们如何去辨别和提防。《楞严经》有如佛教的照妖镜。

当然,我们不需要去担心会不会着魔,因为只要培养正知正见,依法不依人,把自心的烦恼(内魔)处理好,把持着内心的正念,外魔是奈何不了我们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涅槃」与「往生」有什么区别

问: 在佛教为什么把人死了称为往生,但是又有听说过...

五戒与十善

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

是不是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

问: 是不是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号? 梦参老和...

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之心

问: 供佛时为什么要选择最好的供具和供品呢?为什么供...

「舍身心求往生」与「求加持痊愈」矛盾吗

问: 印祖说过,当人重病时,舍下身心求往生,若寿未尽...

勿使「菩萨」的真意义埋没

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庙宇的偶像为菩萨,从事烧香、礼拜、...

净土法门的修行一定要依照圣言量

问: 我听元音老人讲,修净土法门行者念南无阿弥陀佛结...

拜佛姿势图解

第一.站立姿势.轻轻合起双掌,手指并拢,手肘自然弯...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理解劫运的概念

劫是梵文劫波的简略。劫波,翻译成中文叫时分,是一种...

朝暮课诵的意义

课诵是寺院每天必不可少的修行仪式,即指定时诵经、持...

佛学之宇宙论——欲界

欲者贪欲,淫食二欲强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为欲界。此...

如是我闻

我们在每部经典的开头,都看到这样四个字:如是我闻。...

【佛教词典】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

(经名)四卷,唐金刚智译。说金刚界九会曼陀罗中,成...

【佛教词典】三大(二)

摩诃衍有法与义,所言义者,则有三种:   一者、体大...

一切法门中,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

十八罗汉

在佛教经典记载中,原是十六罗汉,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

忏悔有这三种方法

忏悔有几种方法,有取相忏,有作法忏,有实相忏。这里...

星云大师《婚外情》

人,是由情爱而生的;情爱助长了人生,也困扰了人生。...

【推荐】这种感觉找不到,恐难生净土

你在临终的时候要做到准备,准备好了这才可以往生净土...

知恩-感恩-报恩

两个同时进公司的新人,经历了三个月的试用期后,一个...

如何看待破戒僧和皈依僧

问: 对于破戒僧只能做到表面恭敬,做不到由衷地恭敬,...

慈法法师:拜药师佛能令见者欢喜

近代有这样的例子,这个法师的名字不太好讲,因为不太...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修行若不...

人缘不好要怎么办

人缘不好者往往有一个毛病,自以为是,瞧不起别人;看...

六根的结到底在哪里

这以下两段:第一个,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第二个,...

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

问: 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 知义法师答: 这个...